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街镇

区交通局:筑梦交通 服务发展

日期: 2020-07-02
字体:

璧山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东向紧紧“粘附”中心城区,西向广泛辐射成渝轴线城市。璧山区交通局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署,聚焦基础设施补短板,在“外联”和“内畅”上双管齐下,加快构建互联互通、快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做好交通建设服务经济发展的“一盘棋”。

(一)着力畅通外联通道。着眼建设开放大通道,积极构建东融西进、北连南合的现代交通体系,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促进互联互通。推动东向融合,提速金凤隧道建设,加快推动凉亭关隧道、曾家隧道建设,提升地铁1号线尖璧段能级,促成轨道交通15号线、27号线早日开工,进一步缩短同城化时空距离。推动西向拓展,做好成渝中线高铁、渝自城际铁路建设,实施渝遂高速扩能、成渝高速拓宽、渝蓉高速内环连接线、璧永高速等重大项目,争取渝安高速尽早启动,畅通直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要节点城市的快速通道;围绕打造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加快推进璧铜快轨建设,谋划建设璧大(足)快线、璧永快线,提高连接周边地区的通行能力和效率。推动北向贯通,有序推进兰渝高铁建设,规划实施合永城际铁路,加快推进璧山至北碚、璧山至潼南、七塘至合川草街等高速公路建设,促进与毗邻地区快速直达。推动南向提质,做好渝昆高铁、渝毕城际铁路建设,实施璧山至永川高速项目,争取市级规划建设纵贯璧山南北的轨道线路,积极连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便捷通达云黔地区。加快开行城际公交线路,打造“1小时公共交通圈”。

(二)着力畅通内部循环。建强城市干线,加快建设双星大道西延至大兴段、正兴互通至金凤隧道连接线,实施黛山大道北延至八塘段、南延至来凤段项目,提速合璧津高速建设,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动合璧津高速璧山段客运免费通行,共同形成横贯东西、纵穿南北的大通道,拓展区域开发轴线。开通连接高铁站与地铁站的云巴线,并逐步向南北延伸,衔接地铁线等城市轨道,跨越茅莱山构建“日字型”轨道网,打造“轨道上的璧山”。推行绿色出行方式,布局城市慢行系统、人行系统,推进智能交通建设,让市民出行更加高效畅达。推动高速公路、普通国道省道、城市道路融合发展,在过境高速途经镇街处开设下道口,实现所有镇街通高速,打造“30分钟交通圈”。建设“多式零距离换乘”交通枢纽,促进机场、高铁、轨道、公交和社会车辆停车场的无缝接驳。畅通加密镇街进出城区主通道,建设一批公交站场,调整优化公交线路,构建干支衔接、层级清晰的公共交通线网,实现公交“1小时免费换乘”,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服务水平。按照国省道二级以上、县乡道三级以上标准,大力实施路网升级改造,提高干线道路技术等级。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实施进村入户道路建设,畅通城乡路网“微循环”,实现村(居)民小组通畅率100%,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

(三)着力畅通物流运输。发展多式联运,加强以公路、航空为主的物流运输通道建设,构建多级物流网络和完善的集疏运体系。依托重庆正兴国际机场,布局建设航空物流基地,拓展国际货运航线网络,形成国际物流枢纽支撑。统筹规划建设铁路枢纽西环线,连通渝新欧班列和长江货运港口,增强物流集散功能,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畅通直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快速线路,提升出境通畅能力;强化与沿线城市的沟通联系,提升物流运输能力。发挥地域优势,强化与西永综合保税区、江津综合保税区、白市驿—双福农产品物流园、合川渭沱物流园等重点物流园区的合作联系,加密璧山进出周边地区物流园、港口的快速通道,打造协同发展、联动共赢的物流动脉。做大现有物流园规模,拓展镇街客运站物流功能,科学布局现代物流产业园、专业物流配送中心,引进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集团,提升物流运营组织效率和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

(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我区交通“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四好农村路”942公里,其中通达项目168公里,解决69个村民小组通达问题;通畅项目774公里,解决372个村民小组通畅问题,到2020年底,全区村(居)民小组通达率、通畅率均达到100%,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因地制宜、便捷畅通、安全环保”的“四好农村路”网络体系。截至6月底,截至6月底,通达里程168 km已全部完成;通畅工程一期340公里已全部完成,通畅工程二期380公里,其中路基工程量已基本完成,路面硬化铺装完成130公里。预计今年9月完成全年“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

(五)大力推动智慧绿色交通发展

我区积极响应国家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的号召,在购置、充电设施建设、充电费用、加氢站建设四个方面做足功夫。截至目前,全区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情况:现有混电新能源车69辆,纯电新能源车183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共有248辆,占比79.23%;新能源班线车4辆,占比1.8%;出租车现目前还未推广使用新能源纯电车。其中,新能源车的车型结构情况为:8.5米类型新能源车64辆,10.5—10.7米类型新能源车164辆,12米类型新能源车24辆。

结合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一体化发展思路和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的发展定位,璧山区交通局将积极谋划“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立足璧山区产业特色、功能定位,从群众满意、支撑有力等角度出发,积极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