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对饮用水进行水质监测
近段时间以来,受连晴高温天气影响,居民对于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求进一步增加。面对这一挑战,区水利局主动作为,全面部署,始终将饮水保供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和中心工作来抓,全力以赴确保群众用上安全水、放心水。
护好源头水 保障水质安全
9月2日,在位于河边镇的盐井河水库,区水利水库服务中心副主任夏文全和同事正顶着烈日奔忙在水质巡查等工作中,以“脚步”守护群众的用水安全。
“水源地巡查是保障水源安全的关键一环,因此我们日常巡查更要细而又细。”夏文全介绍,在巡查过程中,他们既要防范偷溜进去的非法钓鱼者、违规下水者,又要注意查看水面清漂执行是否到位以及是否存在破坏水质的行为,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要立即进行处理并及时上报。
饮用水源水库,是群众生活用水的源头。为保证这一源头的水质安全,区水利局一方面持续加大对全区14座饮用水源水库的巡查与保护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开展清漂保洁工作,并依法依规打击饮用水源周边违规生产等行为,有效确保源头水源水质不被破坏。另一方面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对饮用水源水库水质进行动态监测,确保水源水质达标。
不仅如此,区水利局还充分利用前期降雨时机,加强蓄水保水工作,最大限度地储存水资源。“目前,我区饮用水源水库蓄水量达到4064.44万立方米,占正常蓄水量的77.8%,区内源头水源基本处于可控状态。”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调好外域水 优化资源配置
在连晴高温的考验下,本地水资源的压力与日俱增,加强原水保障显得尤为关键。为此,区水利局积极协调重庆市西部水资源公司及渝水股份润龙公司,将铜罐驿提水工程和长江德感临时提水工程并联使用,使近期长江原水供应量增加至约13万立方米/日,极大地充实了供水水源。
为了更加科学地利用水资源,区水利局精心编制了水库运行调度方案。本轮用水高峰期过后,还将严格控制水库取水,进一步优化水源水库调度,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用好机制水 倡导节约用水
在努力保障供水的同时,节水也至关重要。基于此,区水利局、渝山水资源公司联合发布了节水倡议,呼吁全区群众增强节水意识,优化用水时间,充分做到水循环使用、错峰用水,共同为抗旱保供水贡献力量。
为确保倡议的有效落实,区水利局告知区城市管理局、区消防救援局以及相关用水单位,城区绿化、消防用水一律采用中水和河道、湿地水源,以有效节约水资源。
在农村供水方面,区水利局全面开展供水问题大排查,充分发挥水价治理建立的1+N水管员队伍和网格员作用,进一步加强对供水管网的巡查和管理,及时发现并维修养护好加压泵站、消毒设备等供水设施,确保供水设施正常运行。
“面对水压不足、季节性缺水等问题,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措施。”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二季度管网漏损率超过20%的村(社区),将会同区委组织部、区委社会工作部进行“一村一策”挂牌督办,力争将漏损率全面控制在20%以内。
而针对全区约3500名分散式供水居民,区水利局全面开展走访摸排工作,并制定了蓄水保水和拉水补水等全面预案,以有效延长现有水源的供给时间。此外,对于缺水的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共计88人,区水利局也已安排专人负责送水上门,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管好末梢水 保障水质安全
饮水安全的“最后一公里”,在于末梢水的管理。区水利局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积极督促两家供水企业定期检查水质净化消毒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严格执行水质净化消毒制水工艺流程管理。同时,根据原水水质情况,科学合理调整消毒剂投加量,严禁随意减量加量,以确保水质处理过程的科学和规范。
与此同时,区疾控中心还联合区水文水质监测站实施高温干旱期间农村供水水质抽检工作,积极推动渝山水资源公司、重庆市璧山村镇供水有限公司全面加强水质自检,全力督促全区各水厂,特别是包括大路街道大沟村、大兴镇高桥村及广普镇坪中村在内的三处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全面落实供水管理责任,系统化记录并持续监控日供水量、消毒剂投加量及水质检测数据,确保供水水质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打好保障供水“组合拳”,区水利局不仅用责任与担当筑牢了全区供水“安全线”,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水为民生”的承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