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司法局在河边镇浸口村开展法律咨询志愿服务活动
近年来,区司法局创新探索“四讲”工作法,通过培养“法律明白人”,以法理、道理、情理相结合,化解村(社区)矛盾,提升基层法治水平,推动法治与德治并行,构建起法治、和谐、安定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坚持法治思维是判断是非和调解矛盾的前提。区司法局积极探索基层法治建设,依托194个村(社区)共981名乡村“法律明白人”组成的法治队伍,逐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探索实施“四讲”工作法,将法治的光芒照亮到每一个角落,将法律的温暖与力量精准送至每一位群众心中。这支队伍不仅在普法宣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在化解群众矛盾、引导村民依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讲法律“法为首”
法治根基稳如磐石
“以规矩为方圆则成,以法教治民则安。”区司法局通过专题培训、购置工具书等方式,不断提高“法律明白人”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法律宣传和矛盾调解中发挥更大作用。
近日,福禄镇村民张某因准备修建房屋与政策法规产生冲突,司法所工作人员及时携“法律明白人”前往调解,普及相关土地管理法律,最终成功劝阻了违建行为,并为张某协调合法的宅基地,保障了法律与民生的双赢。
目前,璧山“法律明白人”平台用户数达63763人,解答各类咨询4729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00余件,为璧山的基层治理工作注入了新动能。
讲政策“信为上”
政策引领聚民心
当法律无明确规定时,如何引导村民支持党的方针政策?区司法局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将政策解读送到群众身边。
针对刑满释放人员卢某无家可归的问题,司法所不仅为其提供临时住所,还详细讲解了申请“特困供养”保障的政策步骤,帮助卢某顺利融入社会。这样的温暖关怀,让更多人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福祉与信任。
目前,区司法局已累计提供法律意见500余条,法律咨询1万余人次,开展法治宣传200余场次,提供其他法律服务1000余人次。在这里,法治不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温暖人心的力量。
讲道理“礼为先”
法理情理共融生
法治是基层治理的基石,但道德的力量同样不可忽视。区司法局在调解中邀请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参与“讲道理”,通过情理法理相结合,引导村民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
在璧泉街道,老孙和邻居老王因空调安装发生矛盾,经过“法律明白人”的耐心劝导,双方最终冰释前嫌,达成和解,切实做到了以理服人、以礼服人。这不仅是一次矛盾化解,更是一次法治与德治的成功实践。
区司法局的这一系列做法,不仅成功化解了矛盾纠纷,更在群众心中树立了法治与德治并重的良好形象,为璧山区的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坚信,只有法治与德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共同构筑起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石。
讲情谊“和为贵”
“和事佬”情解千愁
在一些法律难以q完全覆盖的问题上,情感调解成为有效手段。区司法局通过吸纳退休干部、乡贤、致富带头人等成立乡村“和事佬”队伍,利用他们在村中的威望和影响力,解决多年来积累的各类纠纷。
在三合镇,谷某因高压线赔偿问题纠缠多年,司法所邀请村中老队长王某作为“和事佬”,通过多次调解成功解决了这一棘手问题。
区司法局通过“法律明白人”“和事佬”等形式,将法治与德治的光辉延伸到基层的每个角落,实现了法理、情理、道理的交相辉映,形成了强大的治理合力。未来,区司法局将继续秉持法治精神,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深化法治实践,让法治成为村民心中稳固的支柱,为构建和谐乡村贡献更多力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