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街镇

河边镇:着力化解“办证难”历史遗留问题

日期: 2025-03-04
字体:

2月25日,一面印有“公正为民展担当,解决遗留有作为”的锦旗被爱民新村的几位村民郑重地交到了河边镇相关负责人手中。锦旗虽轻,情谊却重;笑容虽浅,感慨尤深。这面锦旗背后,是历时一年多的攻坚克难,是跨越18年的民生期盼,更是基层干部为民情怀与担当精神的生动写照。

时间回溯至2007年,爱民新村村民受灾后建房搬入新居。然而因政策原因、手续衔接不畅等历史原因,房屋产权证始终未能办理。近20年来,村民多次奔走于社区、镇、区之间,但问题涉及多部门政策冲突,始终悬而未解。“房子住得不安心,孩子上学、贷款抵押都受影响,这个证成了大伙儿的心病。”村民周尚书回忆道。

转机出现在2024年,河边镇党委、政府以为民担当为契机,将爱民新村“办证难”列入重点事项,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相关工作人员和区镇两级人大代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面对“历史政策与现行规定不符”的核心矛盾,专班没有退缩,而是以“新思路解决旧问题”。

代表们走访爱民新村52户家庭,梳理建房档案52余份,厘清问题症结;专班多次协调规资、住建、信访等部门召开联席会8次,按照“尊重历史、分类处置”的思路进行跟踪办理。

一年间,工作人员往返区镇50余次,召开村民答疑会3场,逐一核对材料、补办手续。2025年2月,首批7户村民终于拿到“迟到”的房产证。“本以为这辈子都等不到了,没想到政府真把这事办成了!”村民钱和川捧着红彤彤的证书哽咽道。

河边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将以此次办证工作为契机,梳理全镇5类12项历史遗留问题,建立“一案一策”化解机制,真正把“民之所盼”变为“政之所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