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杠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两山论”,积极探索林业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扎实推进璧山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青杠示范片区和云台田园项目建设,努力实现机制活、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目标。
创新改革举措
推动林业产业数字化经营
在试点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青杠街道实行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大力培育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业龙头企业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引导林业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不用自己跑手续,打开手机就能办理林权抵押贷款。”这是今年该街道塘坊社区林农张德光感受到的新变化。通过新上线运行的“数智林权”系统,“林权流转一件事”有了更方便、快捷和直观的操作场景。手指一点,相关证件和数据后台跑起来,线上就能完成所有审批和处置流程。“短短3个工作日,10万元的贷款就发放到了我手中,解了燃眉之急。”张德光说道。
“‘数智林权’赋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了林权数据全量归集,提升了部门监管服务效率,方便了经营主体办理林权事项,同时也赋予经营权抵押、融资等多种功能,实现涉林信息‘一屏掌控’,申办事项‘一键直达’。”青杠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该街道已创新办理林地经营权登记1182宗。
此外,青杠街道还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集体经济组织“三方协同”流转经营,探索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采取“央企+农户”模式引进市林投公司,完成一期森林改培、低效林采伐1866亩,补植桢楠357亩;正在实施二期森林改培8000余亩;积极打造中草药示范园,市林投公司、重庆缙云台公司种植黄精、白芍、石斛、淫羊藿、姜黄等共300余亩。
搭建发展平台
盘活集体林地资源
“现在不砍树也能挣钱,这是过去想也不敢想的事情。”青杠街道塘坊社区村民刘青玉说道。乘着集体林权改革的春风,该社区引入林业公司,对当地110余户农户集体林地进行了流转经营,不仅发展中药材,还养殖了观赏型梅花鹿。刘青玉将自家10多亩林地流转给公司后就收到3万多元的流转费。
去年,我区制定了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进一步稳定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引导林农森林资源流转、规模化联合经营,吸引社会多种主体参与,实现林业适度规模经营。目前,青杠示范片区已完成近1万亩集体林地矢量化工作,共颁发林权证20个,市林投公司计划收储青杠示范片区集体林地9525亩,实现林地资源的优化整合。
同时,该街道完善经营主体、集体经济组织、林农多方利益联结机制,将林下经济生产服务设施纳入直接为林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工程设施管理,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优良营商环境,盘活集体林地资源,促进森林康养资源市场化配置。
下一步,青杠街道将依法依规、科学合理配套用好国有土地、集体建设用地和林地,深入推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有序推动林下种植“山珍百味园”等项目建设,努力打造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城乡融合的新名片。全力抓好配套设施建设,启动步道、照明、停车场、乡村国学馆、山坪塘、古驿道修复、农房风貌改造等17个项目建设,确保实现项目区基本功能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提档升级,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改革经验,以点带面,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