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优秀个体工商户刘先才:匠人精神成就口碑好店

日期: 2018-10-08
字体:

刘先才正在调佐料

“财财,来一只兔!”在璧城街道向阳街,有一家远近闻名的白砍兔老店——“财兔”, 店里的老顾客都亲切地称呼老板为“财财”。

  “财财”名叫刘先才,家里三代人都有着卤制烧腊的手艺。19岁那年,他断然从国营饭店辞职,打算靠自己闯出一番天地。“我在实地考察重庆解放碑、成都春熙路等地的烧腊店,观摩、对比各地的凉菜做法后,结合‘口水鸡’和璧山传统‘凉拌兔’的口味,制成了‘白砍兔’。”刘先才说。

  经过一年的调查学习,1986年,刘先才用一百元钱买好了原材料后,又用一张桌子、一块木板搭好了一个小摊,他的烧腊店就开张了。

  从那时起,刘先才的店就与众不同。“当时,璧山城里的凉拌兔是没有单独的调料包的,每斤4元。”刘先才说,“但我的白砍兔由于多了一个调料包,所以是4.5元一斤。”调料包是由姜、葱、草果、山奈等十余味调料混合在一起调成的料汁,酸、甜、麻、辣四种味道同时刺激味蕾,让人回味无穷。虽然价格略贵,但出众的口味为刘先才博得了许多“忠实粉丝”。

  1997年,刘先才的烧腊店由“小摊”升级为正式的店面。“那时候我年轻,遇到其他人好的做法很快就会借鉴。”当时,璧山的零售店普遍用的是老式秤,手工测量的方法难免会出现缺斤少两的情况,刘先才花1700元购入了当时重庆主城流行的“大合牌”电子秤,有效地避免了误差。

  此时,凭借着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服务,刘先才也积攒了良好的口碑。一传十、十传百,“财兔”慢慢就拥有了很多外地“粉丝”。

  刘先才说:“我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精、做好。”步入21世纪,人们的饮食口味也发生了变化,不再追求过分的麻和辣,刘先才也在味道上进行了相应的改良,调制了“荔枝型”调料,口味较为清新,在保证以前良好味道的同时,也减少了油腻和麻辣。 “财兔”的生意因此越来越火爆,每天都会有人排队购买。

  无数的荣誉也随之而来。2001年,“财兔”获得由重庆市政府颁发的“地方风味名菜”奖牌,2014年8月,又获得“重庆市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如今,“财兔”渐渐变成了亲朋好友之间赠礼之佳品和璧山的一张名片。

  “专注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如今作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我更加感到多了一份责任。”刘先才说,“我要让这种手艺传承下去,努力打造百年老店,让更多外地人品尝到璧山的味道。”

  (记者 甘源静 文/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