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双星大道与剑山路的交叉路口,随着交巡警的手势引导,一辆辆车辆有序通过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记者从区交巡警支队了解到,今年以来,交管部门着力排查整治城区交通堵点乱点,目前已经有20余处的交通运行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是我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举措之一。道路拥堵问题是广大群众最烦心的事儿之一,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区聚焦“一堵一安”(疏堵保畅和道路交通安全)这一民生问题,想方设法疏堵治乱,保障城市交通安全通畅,让市民出行更舒心。
据了解,为打通交通“梗阻”,我区整合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区城市管理局停车规划监督科、区交通局交通运输执法支队的执法力量,组成了“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行动组”,将城区划分为3个执法片区,按照分组执法、合力整治的原则,最大程度地提升执法效率,保证交通要道的畅通性。
“感觉比以前好多了,红宇大道、双星大道都畅通了很多。”“早高峰也比以前快多了,效果很明显地看得见。”堵点周边的群众表示整治后的优化效果明显,极大地方便了出行群众。
畅通城市交通,要铁面执法,也要智慧管理。“目前,我们已经完成城区90条路段和62个路外停车场(库)的超2万个泊位的智慧改造,实现数字化智能管理。”据重庆必好行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苏龙山介绍,智慧停车平台运行以来,城区路内停车日周转率从2次提高到了8次,切实缓解了停车乱、停车难等问题。
车辆乱停放、车位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导致交通堵塞,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区建设了智慧停车管理系统,结合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应用、云计算、移动支付等现代技术,对全区公共区域的路内泊位、生态停车场、地下车库进行专业化运营管理,让智慧停车平台具备精准感知、大数据分析、车流预测、智能停车诱导、交通监测、安防监测等功能,实现“全区停车一张网”。
此外,我区还充分利用城区可利用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空白留地等建设生态停车场89个,增加停车位15088个;在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老旧小区人行道增划停车位160个;在城区核心圈周边建成货车、市政专用车、交通处罚留置车等专用停车场4个……从源头上缓解因停车位少导致停车难、停车乱及由此产生的交通堵塞等问题,让市民出行更顺畅、停车更省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