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现代农业增产增效 乡村振兴绘出新景 前三季度璧山农业总产值达45.7亿元 增长2.7%

日期: 2022-11-11
字体:

七塘镇将军村蔬菜基地整齐划一(资料图片)


眼下,大兴镇万民村迎来了“繁花似锦”的美丽时光——种植的65亩金丝皇菊进入采收期,其兼具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亩产值可超过2万元。遍地“金黄”,是万民村村民不负农时辛苦劳作的最好表达。

万民村的发展,是全区农业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璧山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不断擦亮“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金字招牌,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农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5.7亿元、增长2.7%,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3亿元、增长2.5%。

抓生产稳供给

初冬时节,在璧北蔬菜基地核心区,村民们正在地里劳作,忙着采摘各类蔬菜。“这一季蔬菜马上收尾了,我们得抓紧时间把最后一批菜收回来,为接下来种水白菜、莴笋等叶类菜腾地。”七塘镇蔬菜种植大户谭伟介绍,现在每天都会组织六七辆货车拉往主城,日供蔬菜超3万斤。

粮稳天下安。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把粮食安全摆在重要位置,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在春耕备耕、三夏生产、秋收秋种等关键农时,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确保颗粒归仓丰收到手,牢牢稳住农业基本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预计我区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1.5万亩,增长1.9%,粮食总产量可达16.6万吨;前三季度,蔬菜产量59.1万吨,增长1.1%;生猪出栏16.4万头,增长6.2%;水果产量12.5万吨,增长10.1%。

与此同时,今年我区还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推动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6万亩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垦造水田”项目即将完成试点区域建设,预计年底完成3000亩建设任务;完成5亩以上撂荒地综合整治,复耕面积1153.7亩;5亩以下撂荒地复耕进度86.8%,预计11月底前完成。

推项目强发展

从璧山城区出发,驱车40分钟,就来到了七塘镇将军村。村里的“莲花穴”农家院落格外引人注目:十几栋闲置的老房子,在保留原始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化设计改造,并引入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大师工作室、图书馆、民宿等文旅业态。

同样,在丁家街道莲花坝村、正兴镇沙塝村等村庄,住原乡民宿、购农副特产、赏乡村民俗,可观、可食、可赏的乡村生态旅游,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今年以来,我区将城市文旅的触角向乡村延伸,以项目建设推进“农文旅体康”深入融合发展,增强农业发展的质效。

实施以“云雾花涧”为代表的“农文旅体康”开发项目,启动“万亩梯田核心区”“浪漫亲水步道”等10余个子项目建设。举办第二届重庆“乡村艺术集”“樱桃节”“葡萄采摘节”等农业特色节会。与市农科院紧密合作,成立重庆市农科院璧山分院,在原有蔬菜、水果研发中心基础上,新成立粮油研发中心,通过三个中心的实体化运作,倾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示范院地合作标杆。新建标准化果蔬园8个,建成金丝皇菊、优质伏淡季水果等冷链及农产品加工项目22个,启动建设1.5平方公里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重改革促深化

每天早上,在河边镇新四村的新四天枢商贸有限公司内,一辆辆满载蔬菜、土鸡、粮油等食材的配送车就完成分装,有序驶向城区各合作单位的食堂。“我们依托村里的农产品资源开展‘菜篮子’直通车直销配送,2021年便实现经营性收入69.58万元,占全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93%,今年预计全年经营性收入将超300万元。”新四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冉太伟介绍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今年以来,我区以改革为抓手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农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化运营改革、农村闲置宅基地(房屋)利用改革等,进一步放开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手脚”,激活了农村集体经济的“一池春水”。

目前,全区“三变”改革试点村占比达到35.1%;前三季度,村均经营收益达7.9万元;新申报认证“绿色食品”32个、重庆名牌农产品12个。

  产业兴旺、环境更美,今年我区还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效能,使农业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前三季度共投入资金3500万元,改造提升8条主干道、10条乡村旅游路;全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92.1%,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