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向“数”而行 向“数”而兴 璧山 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化的翅膀”

日期: 2024-04-15
字体:

数字乡村就是乡村发展的数字化。当前,数字技术与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了重大机遇。近年来,智能监管、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数字技术在璧山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深度应用,不仅促进了我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还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有效提升了数字化治理能力。

去年以来,我区围绕推动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加快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强化农业科技和智能装备支撑、培育壮大乡村新业态新模式、加强乡村治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持续实施《璧山区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多措并举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了全新动能,绘就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现代数字化图景。

加快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推动基础设施优化升级

“自从有了智慧农业系统,柑橘的品质得到了实际提升,成本也降低了许多。”日前,广普镇坪中村果农何均超一边查看果园虫害情况一边说。

回到办公室后,何均超又指着显示屏介绍:“显示屏上能看到果园的实时光照及降雨量、负氧离子等数据,这样我们随时都能了解果子生长情况,真的太先进了。”

何均超口中的“先进”,是我区结合坪中村柑橘产业发展现状,为其部署的智慧农业系统。该系统依托现场采集设备监测大棚土壤,通过云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实现土壤墒情预警。同时,通过虫害监控、作物苗情及气象监控等数据的采集,可提前应对即将发生的农作物病虫害和农业气象灾害,并作出应急处理,减少农作物损失。种植的数字化,为坪中村20多户果农提供了科学种植服务,这是我区数字技术应用到农业产业中的一个缩影。

去年,我区以打造智慧农机应用场景、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为目标,围绕“四改一化”(改大、改水、改路、改土、全程机械化),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1.55万亩。配合国隆集团实施璧山区城乡冷链物流项目一期(农产品供应链项目),项目通过掌握销售终端大数据,指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支持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统筹资金240万元,实施广普镇柏杨村2023年农产品保鲜冷冻加工车间建设项目。

同时,我区还围绕乡村产业“一主两辅”,推动蔬菜、柑橘、生态渔业等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以番茄、儿菜产业为抓手,与中冶赛迪产业联盟合作,积极申报农业农村部数字农业建设项目,规划建设西部(璧山)番茄小镇。启动乐品佳数字化农场建设,已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2套、建设连栋大棚1.6万平方米;在橘为智慧生态果园,通过布局水肥一体、晴雨感应自动开闭智慧大棚、自动果品清洗分选设备、智能农业机器人等设施、设备,探索建设无人果园,引领我区柑橘产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实施智慧渔业项目,在健龙镇新石村、大路街道福里村、七塘镇四合村等地利用192亩现有池塘建设高位池养殖设施,养殖黄颡鱼、青波等名优鱼类,目前已上市销售3000余斤。

强化农业智能装备支撑 筑牢高质量发展“耕”基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的托载下一飞冲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随航天员一起“飞天”的还有来自重庆市农科院璧山分院和制种企业的水稻、儿菜、番茄等农作物种子,它们将开启为期约5个月的太空辐射诱变,为后续研究、培育更加优质、高产、抗病的新品种提供样本。

其中,我区选送了水稻、绿豆、油菜、儿菜、青菜头、番茄、萝卜、甘蓝、莴苣等10大类璧山本土特色蔬菜、粮食作物,包括水稻—渝红稻5815、正早一号儿菜、糖晶萝卜等多个优异品种,共计200余克种子参与航天育种实验项目。

璧山区渝西蔬菜研发中心研究员张谊模介绍,这些种子都是具有当地特色的优良农作物品种,具有产量较高、抗性较强、老百姓喜欢种、市民喜欢吃等特点,且适合重庆以及西南地区大面积推广,所以通过此次搭载上天进行诱变,以创造更加优异的育种材料,为今后育种创造条件。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参与太空育种实验是璧山区做强种子“芯片”、打造现代化农业的积极探索。去年,我区还积极开展与西南大学合作,在乡村振兴上开展共促璧山乡村振兴、共建璧北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与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签订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协议;与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七塘镇喜观村开展“智慧农业数字乡村”试点,综合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摸清全村土地、作物、水体、产业等农业资源家底,建设数据管理平台,大尺度、高频次观测全村三农环境基础数据;建立“天空地”一体化三农监测体系,面向全区农业资源利用、产业发展指导、作物生长监测、特色产业展示等领域进行社会化服务,目前系统已建设过半,拟于年底交付投用。

据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区将继续加强校(院)地合作,提升“数字乡村”支撑能力,加强与西南大学、重庆市农科院等院校地合作,提升农业数字化应用支撑水平,构建集应用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一体化服务的特色智慧农业管理体系。

培育乡村新业态新模式 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目前数字化经济时代下,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激发乡村振兴潜力,直播电商凭借其优势,抢抓直播红利期,创新电商经济新模式,带动了农村电商、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也帮助农民增加了农产品的曝光度和知名度。通过直播平台,农民可以将农产品展示给更广泛的消费者,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

“老表们进来扎起,我们现在在璧山七塘万亩血橙基地,看我们的血橙巴不巴适……”近日,在七塘镇跃进村,百万粉丝主播“七哥”正面向手机直播镜头,一边介绍村里的血橙,一边回答直播间网友的提问。

今年1月中旬,七塘镇的万亩血橙迎来了丰收。在跃进村的血橙基地,一棵棵血橙树枝繁叶茂。

“七塘万亩血橙大部分在我们跃进村,1200多户村民家家户户种植血橙,年产量3000万斤。”跃进村党总支书记胡俊介绍,有了好的产品和稳定的产量,七塘镇邀请拥有290多万抖音粉丝的美食博主“七哥”肖富兵来为美丽乡村代言,通过直播带货为农产品“找出路”。

这天的直播是“七哥”及其团队的第三场血橙专场,3人在镜头前卖力吆喝,直播间不停有粉丝下单。肖富兵说,粉丝购买最踊跃时达到了1个小时卖出2万斤血橙的佳绩。

跃进村村民程宗德家里有300多棵血橙树,每年产量3万斤左右。他说,过去自己销售血橙,要么担去公路边卖,要么等村里介绍客源。“‘七哥’直播几次,我两天卖了6000斤血橙,既不用自己费心,还卖得飞快。”程宗德说,“网红”直播团队的到来,解决了村民们的“心头大事”。

去年以来,我区依托璧山发布、各类视频号等平台载体,结合“梨花春茶节”“樱桃采摘节”“葡萄采摘节”“乡村艺术集”等契机,开展品牌推荐、在线直播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事节庆活动。举办璧山区农村致富带头人“电商+直播”高素质农民培训班3期,累计培训152人,通过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增强参训人员对“电商+产业”发展模式的信心。依托各类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的模式,持续带动我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截至目前,全区农产品电商网络销售零售额达3.4亿元。

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提升乡村治理管理效能

“从提出建房申请,到完成审批发放许可证,前后总共才10来天时间。”日前,大兴镇高桥村,看着昔日的老宅正在被改造成新房,村民黄觉明心里乐开了花。

通常情况下,从提出申请到完成审批,整个流程下来需要近2个月。上个月底,黄觉明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来到大兴镇办理宅基地旧房改建业务。

“系统显示,黄觉明的宅基地土地未占用耕地等区域,属于建设用地。”大兴镇相关工作人员在系统上查看两人的信息后说,待现场进行二次地类核查无误后,两周内就能为他们发放农村宅基地用地批准书和建设许可证。

宅基地审批管理效率的提高,得益于——农村宅基地数字化审批管理系统。过去,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还停留在纸质化办公阶段,大量审批信息没有形成数字化数据,导致宅基地占地模糊、管理不到位。同时,农户提出建房申请后,相关部门需要多次实地审查申请人拟用地的地类,从审查到完成审批,整个流程大约需要1—2个月。去年,为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区农业农村委投入资金19万元,采购农村宅基地数字化审批管理技术系统和服务,协助各镇街开展农村宅基地“带坐标”审批及日常巡查管理工作。该系统还可用于日常接件、资料审查、选址、数据归档等,实现线上业务办理,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流程。通过该系统地图,还能预警农户违法占用耕地建房,为确保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筑牢防线。

去年,我区还充分发挥大数据智能化作用,会同青杠街道、福禄镇、七塘镇等推广试点积分管理系统。同时,组建区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公司,规范农村闲置资源交易管理,助力盘活农村资源要素,引导在线上平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交易。

今年,我区将强化数字应用,提升乡村治理管理效能,着力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创新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助推村级组织建设管理规范化,充分释放“互联网+四治融合”新效能。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打造线上、线下智慧政务大厅,推进事务服务一体机向农村覆盖,完善“服务渠道多样、群众办事便捷”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加快实现事务服务网上办、村里办。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