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筑牢防灾减灾屏障 我区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科普活动
3月15日—23日,区气象局联合市防雷中心、区应急管理局、区农业农村委、区教委等部门,围绕世界气象日“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主题,以“科普+实践+互动”的多元形式,在全区掀起气象防灾知识普及热潮,助力全民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全面提升公众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沉浸式科普矩阵激活教育动能
3月17日,璧山实验小学学生走进区气象科普基地参观学习,近距离感受气象科学的魅力。活动现场,气象科普员详细讲解了温湿度仪、风向风速仪、翻斗雨量计等现代化气象观测设备的原理及作用,学生们零距离观摩气象观测设备,对气象知识有了直观的了解。在气象知识有奖问答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抢答,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对气象知识的探索热情,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意识。
全域渗透式科普网络精准触达
为提高居民气象灾害防御意识,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区气象局打造气象服务“移动科普站”,深入15个镇街开展定制化宣传。在河边镇文昌社区举办“气象实验小课堂”,现场设立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咨询台和展览区,向群众普及气象灾害的成因、预警信号及防御措施等基础知识,并指导居民制作简易雨量计,提升了居民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在区液化气经营者协会开展“防雷安全特训营”讲座,通过模拟雷击事故场景,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经营者防雷安全意识及应对措施。
云端科普生态圈释放乘数效应
此外,为提高公众对气象科学的关注度和认识度,区气象局积极开展线上宣传活动,利用“璧看天气”微信公众号推出“气象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增强群众参与积极性。同时,启动了“气象小达人”绘画作品征集活动,激发孩子们对气象科普的兴趣,展现他们对气象知识的独特理解与创意。
接下来,我区将持续开展‘世界气象日’进社区、进学校、进街镇等系列科普活动,以‘科普+实践+互动’多元形式,打通气象预警知识的“最后一公里”,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孩子们近距离观看气象沙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