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群众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优居”
规划有序的停车位、平坦宽阔的步行街、优美宜居的环境……走进璧城街道大旺社区洋河步行街,曾经“衰老”的模样已被靓丽的“新颜”所取代,居民们在这里健身、散步,尽享美好新生活。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更新。近年来,我区创新老旧小区改造模式,以“惠民有感”为导向,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坚持问需于民、问改于民、问效于民,“改”出城市新面貌,“造”出群众幸福新生活。去年,我区开工6个片区共87个老旧小区改造,包含璧城街道北门社区、璧泉街道南关社区等6个项目。今年,我区将启动实施8个改造项目,让更多群众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优居”。
在璧城街道建设宾馆——天怡街组团,曾经破旧的楼房外立面换上了“新衣裳”,道路重新铺装后变得平坦,重新规划的电动车停车位整齐划一……“以前大家都想着往外搬,现在却舍不得走了。”居民何阿姨看着改造后的小区满意地说道。
天怡街组团的改变只是我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在璧城、璧泉、青杠、来凤4个街道集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进行地面油化硬化,停车位、晾晒区规划,小区美化、楼道亮灯工程等。
“在整治提升过程中,我们聚焦安全宜居目标,夯实民生基础。针对建筑本体隐患,实施外立面修复、屋面防水加固、公共楼梯间改造工程,解决瓷砖脱落、漏水等安全隐患,同步规范空调冷凝水管布局,让‘旧楼焕新颜、安居更放心’。”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工程还涉及对水、电、气等“生命线”管网进行全要素检测更新,保障供应安全稳定;推进道路修缮拓宽、停车位科学增配,破解“出行难、停车难”问题;同步升级消防设施、建设智慧社区系统、加装适老化设施,构建“安全有保障、生活更智慧”的居住环境。
该负责人介绍,在整治提升过程中,我区还着力重塑公共空间,激活社区活力。依法拆除违建、盘活闲置空间,通过“见缝插绿、功能织补”打造全龄友好社区:新建儿童乐园、健身广场满足居民休闲需求,建设党群活动室强化社区服务功能,让“老社区有新温度”。
同时,我区还坚持“改造不忘本、更新有厚度”,在老旧街巷改造中融入璧山文化元素,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乡愁,通过艺术画廊、记忆长廊等载体,将老街故事、城市记忆嵌入社区肌理,实现“传统与现代共生,烟火气与艺术感交融”。
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中,如何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区住房城乡建委通过实施三项措施来化解这一矛盾:一是强化沟通,通过“坝坝会”、公告公示、入户走访等形式提前公开施工计划,做好群众解释工作;二是科学施工,分段错峰作业,优先完成地下管网工程,减少露天施工时段,提速关键环节尽量缩短工期;三是规范管理,实行全围挡封闭施工,严控噪音扬尘,安排专人负责协调临时停车区及垃圾清理。
老旧小区改造,改的是环境,聚的是民心。接下来,我区将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积极破解改造中的难点堵点,努力改出新模式、新机制、新面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实干担当推动“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