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年度报告>2020年度 > 年度报告

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日期: 2021-08-10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4506961056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定代表

廖万华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实施高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重庆市璧山区璧城街道新生街79号

法定代表人

廖万华

开办资金

4568(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璧山区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3689

50366

网上名称

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从业人数

772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重庆市璧山中学校系重庆市重点中学,分为双星校区(高中部)、东林校区(初中部)和枫香湖校区(初中部)三个校区,共有209个教学班,学生1万余人,在编教职工772人。 2020年,学校以“一校三区、板块统筹、校区自主”为管理总策略,继续牢抓疫情防控,夯实教育教学,推进学校发展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在区委区府、区教育工委、区教委的关心支持和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有思想、有底蕴、有质量、有品牌。 一、思想引领:把好政治风向标 2020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区级会议部署,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一)推进党建制度化 学校抓细抓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风廉政等12项党建常规工作,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坚持重大问题票决、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学习强国”考核、廉政谈话、“以案四说”等制度,教育引导全体教职员工严公德、正心性、重品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坚持学习常态化 一是开展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和中心组理论学习研讨活动,学校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区委具体要求落到实处。二是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常态化,以专题讲座、辅导报告、交流研讨等形式定期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党纪国法教育,本年度参与党课学习共计22人次,区管领导干部完成调研文章5篇。三是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专题学习,积极组织全校教职工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 (三)基层党建规范化 学校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2020年,吸收1名青年骨干教师为预备党员,完成11位预备党员转正工作,五个支部完成了增补委员工作,两个支部完成了成立选举工作;启动党员骨干与年轻教师青蓝结对工程和师生结对工程,教师结对75对,团堡社区师生结对155对;动员全校党员教师参与“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309名在职党员全部完成小区报到工作,2名党员担任小区支部书记及委员,1名党员成为小区治理骨干;开展“先锋工程”评比活动,建有6个特色党小组,共设6个先锋岗位,共评出105名优秀先锋。 二、疫情防控:防疫抗疫常态化 本年度,学校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和重点工作来抓,制定了《2020年秋季开学工作方案》《疫情常态化要求》《2021年元旦晚会疫情防控方案》《寒假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等10余项工作方案,科学精准防疫、有序复学开课。 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防疫抗疫过程中,学校一把手亲自指挥、率先垂范,全体璧中师生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向上级党组织报送了廖万华、张旭、荣胜等25位同志疫情防控先进事迹和2个先进党组织事迹,张旭老师也被评为璧山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美巾帼奋斗者”。 二是数据摸排全覆盖。本学期共接收上级相关文件39个,摸排我校师生及同居亲人从青岛、天津、北京、黑龙江、成都等地来璧人员情况共计30多万人次。同时还坚持晨午晚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制度及病愈复课查验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学校通过官方抖音号、微信平台、QQ群、短信、线上(下)会议等方式,持续性对全校师生和家长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工作100余条。在2021年元旦晚会中,学校以疫情期间涌现出来的真人真事为依托,着力打造节目《守望、奉献、筑梦》,展现了抗疫“逆行者”的精神品质。 三、人本管理:构建服务新格局 一是严格选人用人制度。2020年,学校协助区委组织部选拔校级领导5名、引进高层次人才2人,招聘入编教师75人、员额教师15人,完成了61名新进本科生的转正、定级和岗位聘任工作,完成50位教师的职称评定,考核晋升副高17人、正高1人。 二是优化管理架构。学校从宏观上立足发展大局,明确校级分工、优化管理机制、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形成了年级AB部良性竞争局面;从微观上强化制度管理,制定了师德师风制度、上课评课标准、阅读素养方案、学籍档案管理、物资采购规范、食品安全卫生等多种制度,形成了从整体到局部、从教学到后勤,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管理格局。 三是以铁的纪律护航脱贫攻坚。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每月对八塘镇22户贫困户入户帮扶,送去慰问品共计12187元;强化扶贫扶志工作,资助初、高中学生共14264人次,资助金额共384.92万元,还加强了397名 “七类生”的结对帮扶工作;开展工会慰问活动,慰问37位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共计1.11万元,对教职工的各种节日慰问共计883人次。 四、创新赋能:争做教育领头羊 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成为时势。学校主动作为,把握时代机遇,与川师大附中、巴蜀云校牵手,还柔性引进了顶级专家资源和课程资源,实现了与直属名校同频共振的无差异化培养目标。 今年,学校新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副理事单位”“卓越联盟高校优秀生源基地”“重庆市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重庆市校本教研基地”“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2019-2020学年度学校督导评估暨绩效考核一等奖”“教育系统脱贫攻坚工作最美帮扶集体”“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示范点”等荣誉,在2019年度区属部门和镇街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学校领导班子被评“优秀”。  今年,学校科研硕果累累。教师获国家级赛课一等奖8人次、微课国家级一等奖4人次、“一师一优课”获部级优课11人次,获重庆市优质课赛课一等奖8人次、重庆市优秀班主任1人次、学科名师称号1人次、骨干教师称号13人次、优秀教师11人次,获区级优质课赛课和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0余人次、学科带头人10人次;教师发表论文230余篇,论文获奖270余篇。此外,还成功申报3个市级精品课程、1项市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市级一般规划课题、1个重点课题、2项改革课题,1个市级学科基地结项。 今年,国际教育稳步推进。一是顺利完成2个卓越班和1个海外名校AP班的招录目标,总计招生人数为64人。二是成功申请到美国大学理事会认证的AP课程认证资质,成为重庆市少有的几所拥有该资质的公立中学之一,还成功申请澳大利亚数学竞赛、加拿大数学竞赛、英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的考点。三是首次参加了加拿大数学竞赛、澳大利亚数学竞赛、NEC全美经济区域挑战赛等国际比赛,31名学生在大赛中斩获佳绩,实现了璧山中学国际竞赛获奖“零”的突破。 英才战略落地生根。布局高端人才培养策略,从小学六年级到高三毕业,全链条规划,一贯制培养,实现优质生源的优进优出;深研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录取政策,43人次前往市内外名校学习强基计划政策及课程;开展“正心大讲堂”,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等名师大咖来校讲学,实现高校高中“双高”合作;学生参加四大学科竞赛成绩优异,获得数学省二13人、省三24人,物理省二 16人、省三2 人,生物省二6人、省三6 ,化学省二10人、省三13人,信息省二2人、省三2人。 素质教育成果丰硕。我校乒乓球队在“重庆市青少年乒乓球比赛”和“2020年重庆市中小学生乒乓球赛”中均获得全市团体第一名;我校女子篮球队在“2020年重庆市中学生篮球比赛”中分别获得初、高中团体第二名和第三名,12位同学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在“2021年重庆市青少年篮球锦标赛(甲组)”中,我校高中女子篮球两支参赛队伍分别获得全市第一名和第五名,4名同学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资格;在“重庆市中学生田径锦标赛”“重庆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两个比赛中,我校获得市级单项前三名,共有7名同学获得二级运动员资格;在2020年重庆市中小学艺术活动月市级决赛中,我校初、高中合唱与初中器乐大组合、小组合4个项目均获得市级一等奖;在璧山区体育、美术、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校15位教师获全能一等奖,多人获单项一等奖;陈艾椤同学在第六届“紫荆杯”两岸暨港澳青少年书画大赛中获市级一等奖。 品牌战略竿头日上。一是邀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继星教授莅临指导编写《文化战略纲要》,现已形成《文化战略纲要》(终稿)。二是利用融媒体平台,综合管理运营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QQ工作群、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把强化网上正面宣传作为主攻方向,2020年,我校元旦晚会通过华龙网直播,观看量近50万人次;今年,共制作微信公众号43期、制作抖音57个、校网报道89篇,增强了学校的综合影响力和品牌辐射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4年07月08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1.绩效情况:2019-2020学年度学校督导评估暨绩效考核一等奖。 2.受奖惩情况: (1)在2019年度区属部门和镇街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学校领导班子被评为“优秀”。 (2)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示范点。 (3)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 (4)重庆市校本教研基地。 (5)重庆市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 (6)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副理事单位。 3.诉讼投诉情况:无。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雷涵  联系电话:15826034866  报送日期:2021年03月05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