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2021年度

重庆市璧山区文化馆

日期: 2022-05-19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450698434M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璧山区文化馆

法定代表人

邓毅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文化馆

宗旨和

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化活动组织、相关培训、业余创作等。

住    所

重庆市璧山区璧泉街道双星大道47号

法定代表人

邓毅

开办资金

78(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璧山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0

66

网上名称

璧山区文化馆

从业人数

13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区文化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突出主线,唱响主旋律,围绕“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等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事件、重要决策,组织开展系列主题群众文化活动,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推动我区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文化自信。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加强党史学习教育,2021年支部开展9次党史学习,2次读书报告会,2次党史知识竞赛,2次红色党课学习,进社区志愿服务5次,并联系实际,将学习教育活动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文化法律法规,坚定文化自信。 意识形态工作常抓不懈,围绕工作实际,加强排练厅和辅导室阵地监管,强化文化云平台、微信公众号信息发布监管和审核,严格职工学习制度,每月按时报送意识形态报表。 严格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定期开展廉政约谈并签订承诺书,按照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内部财务监管,召开民主生活会,每季度召开警示教育。加强党员和职工学习。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水平。 发挥文化馆文化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健全文化服务机制,巩固阵地建设,免费开放培训活动,2021年举办培训班100余个,培训学员1500余人;开展全区文化干部和文艺骨干技能培训,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教跳广场舞《永远跟党走》;深入华龙社区、大兴镇村社、学校、三合镇二郎村、正兴镇卫寺村等基层,广泛开展“璧山鼓乐”、群众合唱、美术书法摄影、民间舞蹈、党史宣讲等培训辅导讲座60余场次;举办2021年璧山区文化馆免费培训学员美术书法摄影迎春展、璧山区“脱贫攻坚 决胜小康”书法美术摄影联展秀湖公园巡展、重庆市璧山区文化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永远跟党走”重庆市璧山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主题作品展——璧山区第三届摄影艺术展等;深化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促进文化资源产品均等化,到镇街送文化下乡演出60场,到来凤街道、八塘镇等开展“巴渝儿女共产党”重庆市璧山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志愿演出8场;组织参加“欢跃四季·舞动山城”2021重庆市街舞大赛、“和谐社区·幸福生活”第六届重庆市社区艺术节;筹办“成渝地、巴蜀情”——川渝民俗民间歌舞展演活动,当好东道主,充分展示璧山特色文化;区文化馆职工同时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及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 (三)文化活动围绕中心丰富多彩。 成功举办“巴渝儿女歌唱党”重庆市璧山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暨“唱支山歌给党听”重庆市璧山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欢跃四季·舞动山城”重庆市璧山区广场舞展演活动、“颂歌献给党”重庆市璧山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快闪活动,得到群众广泛参与、媒体广泛传播、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参加重庆市广场舞展演全市集中展演,获得优秀队伍奖和组织工作奖,参加重庆市群众歌咏会片区赛,获得优美队伍奖。 《璧山鼓乐》参加重庆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重庆市主要领导及各区县主要领导观看了演出,重庆卫视进行了直播和录播,在重庆市最高层次、最大范围传播推广了璧山特色传统文化,得到各界好评。 参加“永远跟党走”第二十届重庆市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获得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三个。 参与重庆市璧山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暨党员形象展示活动,承担策划、导演、节目编排及视频制作等工作。 举办璧山区“民俗过大年、非遗进万家”视频展播活动,评选出一等奖《有年有味》等3部,二等奖《来凤驿的甜咸年味儿》等5部,三等奖《璧南吹打》、《打莲厢》、《彩龙船》、《欢欢喜喜过大年》等7部。 参加“成渝地·巴蜀情”2021年渝西·遂宁文化馆联盟送文化进基层演出活动,《璧山鼓韵》获得群众好评。 创作演出《璧山呜呜腔》特色民歌、《田园欢歌》系列特色广场舞、持续壮大《璧山鼓韵》曲目、队伍。 (四)非遗活动精彩纷呈。 申报第五批璧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第七批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工作,收到区级申报材料15项,评审通过12项。 组织《手工皮鞋制作工艺》等项目参加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春夏)—全市非遗大集活动;组织参加在黔江举行的重庆市非遗购物节——第六届非遗暨老字号博览会。 举办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庆非遗购物节(璧山)活动。在秀湖水街举办非遗产品、扶贫产品、老字号产品展销会,《璧山草龙》、《璧南吹打》、《大兴鼓乐》、《川剧》等非遗项目进行了现场展演,并通过网络进行非遗知识问答和线上销售活动。 (五)创文工作全面推进。 高度重视创文工作,成立由馆长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全面推进工作;承担演出、宣传、文艺培训等重要工作任务,积极完成创文材料申报和实地考察项目软硬件准备。 (六)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 积极融入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推动我区公共文化服务数据与重庆市文化云系统实时对接共享;持续建设璧山特色文化类系列资源,充分利用文化云平台和文化馆微信平台,广泛开展线上文化宣传、文化教育、文艺培训、文化志愿服务、文化产品推广等活动,全年区文化馆平台关注量达到30万多人次。 推进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开展老年人手机操作、摄影等培训,为老年人预留线下服务通道、惠民演出门票等,让老年人更加便捷享受线上线下公共文化服务。 (七)安全生产常抓不懈。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定期进行安全风险研判和防控,全年召开安全工作会5次,消防讲座3次,进行安全检查5次,消防演练2次,特别注重加强文化活动的安全预案制定和监督检查,无任何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6年11月17日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填表人:  肖利丽  联系电话:13206111238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16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