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450699955E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璧山区丁家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白涛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璧山区丁家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促进农村发展。负责农技、农机、林业、水利水保、水产、畜牧、气象、土地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农项目、惠农政策、农村饮用水安全、乡村振兴、扶贫开发等相关事务工作。 | |||
住 所 | 重庆市璧山区丁家街道惠民路 | |||
法定代表人 | 白涛 | |||
开办资金 | 31(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丁家街道办事处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 | 31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璧山区丁家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 从业人数 | 41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1年,丁家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工作部署下,在区级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团结中心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持续推进各项工作。现将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一)积极开展品牌申报。引导农业企业申报2021年葡萄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1个,申报2021年重庆市乡村振兴融资需求项目。完成渝西园林、海景园林、四通园林公司等3个市级龙头企业监测,渝川园林申报为市级龙头企业。开展莲花坝村市级休闲农业监测,加厚地膜推广实施450亩。完成林湾村(一村一品)示范村申报。 (二)持续推进招商引资。石垭村民宿业态经营项目投资计划总投资1.9亿元,已完成投资300万元对32户农户房屋改造,推进企业参与民宿业态经营。完成重点乡村振兴招商项目――云雾山石斛(小镇)产业园规划设计,土地流转推进中。 (三)“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全覆盖联系服务农业企业10家,建立问题台账,收集问题诉求20个,办理落实率实现100%,进一步促进农业企业产业化建设。 二、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常态化开展“回头看”排查问题。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回头看”工作,覆盖全街道脱贫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户、突发困难户和农村低收入群体,发现疑似问题8个,均已在第一时间整改完成。二是走访慰问全覆盖。深入开展2021年慰问走访活动,组织全体机关、村级帮扶人深入贫困户家庭,倾听贫困户心声,了解贫困户需求,听取他们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按照40元/人的标准,贫困户慰问资金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户。三是信息动态管理。切实掌握脱贫人口、易致贫边缘人口的就业情况,每周采集信息1次,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相应模块,及时更新信息。四是问题整改及时。扎实开展国家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和2020年市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明确责任分解,按时报质抓好整改。五是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地走访3个村、2个企业,访谈脱贫户12户,获取第一手资料。石垭村衔接项目正有序推进。同时做好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市级专项督查的迎检准备工作。继续督促做好两级帮扶人每月一次入户帮扶,小额贷款,产业扶持,医疗保险事后补助、档案整理与归档等有关事项。此外,常态化做好“以案四改”“扶贫小额信贷核查”“扶贫领域失信排查与治理”等报表的收集、核查和上报工作。 三、持续打好污染源防治攻坚战 (一)紧盯重点。有序推进原整治范围外43口养鱼池关停整治,其中关停11口,复耕4口,转产28口(清水养鱼10口);对辖区内141户养殖场常态化开展巡查监管,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坚决防止粪污外漏。全面完成579口山坪塘整治,通过栽种水生植物、水质提升整治验收,全街道整治合格率达98.56%。持续开展生态湿地建设,召开生态湿地建设管护现场会,加强已建生态湿地管护,新建生态湿地49.7亩。扩面清水养鱼,累计清水养鱼成品鱼面积达820亩,监控安装68个。开展长江“十年禁捕”,守护河流生态,建立常态化巡河机制,建立巡查执法队伍,街道领导每月带队开展巡河不少于1次,开展地毯式排查,护渔人员每周对护渔河段进行巡查并严格以身作则,现场巡查发现涉渔违法违规行为46起,劝离垂钓46人次,配合区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开展专项行动1次。积极推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完成新增绿化面积854亩,其中新造退耕还林面积754亩。建立绿化管护机制,绿化树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 (二)科学管理。初步建立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科学施肥水平提升,主要粮油作物施肥结构更趋合理,蔬菜、柑橘等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加强秸秆禁烧管理,常态化巡查监管,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83%。 (二)绿色防控。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切实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加快推进农药使用减量化,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的要求。通过大力推广生物(芽孢杆菌等)、物理防治病虫技术防治方法,采用太阳能杀虫灯灯光诱杀、黄蚜色板诱杀,性诱剂诱杀、采取绿色防控技术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指导种植户建立完善农药化肥台账记录。 四、筑牢农村基础设施 (一)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移民后扶项目、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全街道移民安置区基金补助项目2个(天灯村、凉风村人行便道建设13公里),财政奖补资金计128.8万元;村级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个(大岚坳村8公里、竹林湾村6公里人行便道建设项目、大岚坳村5组灰包土山坪塘、李家山坪塘整治项目),财政奖补资金计115.71万元;争取到位待实施上级补助项目资金林业96万元、人居环境整治资金370万元、房屋立面改造(石垭村)76万元、扶贫项目(石垭村核心区彩色连接道路)项目80万元,项目涉及2个余村,项目总投资约622余万元。 (二)夯实农村基础。一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实施后水土治理,完成三五村水土流失治理360亩、山坪塘2口、蓄水池2口;有效解决用水短缺问题,从天河水库调水100万立方米,持续推进“党建引领、水价治理”申报2021年维修管护项目资金78万元,改造管道1.8万米,推进龙安等7座电力提灌站改造。二是加强水旱灾害防御。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山洪灾害等应急预案,在马坊桥社区开展防洪薄弱区应急演练1次。三是常态化人居环境整治,召开农村田间废弃物清理现场会,结合村庄整洁日、整洁周活动,改善提升农村环境。四是加强基层供销社建设,有序推进丁家石莲供销社经营性资产项目整修,实施凉风、杨寺农村星级综合服务社建设。 (三)强化日常服务。一是动态管理移民。累计核减转非、死亡等移民154人,现全街道共有后期扶持农村移民431人,其中:三峡工程移民381人;其他大中型水库工程迁入移民49人。二是农业补贴有效。核实补贴农机具,办理补贴26台,补贴资金2.6万元;核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户1.53万户,面积37.3万亩;推进农业保险,累计参保2690亩。三是报废处理变型拖拉机5台,现有变型拖拉机18台,已完成全年报废任务。四是做好森林三防,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强宣传引导,强化防火措施,建成森林防火标准化检查站1个,严防松材线虫、竹蝗等病虫害,为全街道102家苗木种植经营户办理的苗木检疫合格证。推进森林工程建设,加强成渝高速路、渝隆路通道绿化等森林工程管护。 五、狠抓动物防疫生产 一是加强疫病防治。普防与重点防相结合,加强生猪口蹄疫注射,全覆盖佩戴耳标。开展春季防疫,对辖区内犬、猪、牛、羊、鸡等畜禽实施防疫消毒,实施生猪面积3253头、牛99头、羊80头、犬2209只,鸡2.6万余只、鸭6200余只,消毒6400余户;采集样血液经区动物疫病控制中心检查,抗体全面达标,保障了辖区内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二是推进检疫执法。加大对各类畜禽贩运户及养殖大户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引导其自动报检;加强屠宰场、鲜肉市场及活禽交易市场监管,控制疫病传播途径,不定期抽查饲料、兽药市场。 六、加强农村经营管理 一是全面完成18个村级、126个社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系统的更新,二是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街道档案的整理,整理并填制股权证书1.9万余本;指导铜锣社区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并在区农业农村委登记赋码。三是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发放确权证书已1.65万本,及时摸排遗留问题,推进整改。四是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新(补)批农村宅基地540余户。四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17个村及涉农社区经营性收入均实现10万元。 七、狠抓安全稳定 扩面推进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常态化开展活禽市场、农机、河道、水库、森林防火等安全检查,及时化解老农技、畜牧人员、移民等群体信访纠纷,未出现非访和越级上访现象,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4年12月25日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填表人: 白涛 联系电话:13983297699 报送日期:2022年02月15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