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2021年度

重庆市璧山区干部档案中心

日期: 2022-05-20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3586931396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璧山区干部档案中心

法定代表人

张平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干部档案中心(重庆市璧山区人才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全区干部档案提供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运行保障,为全区人才提供服务保障。负责干部档案日常管理事务工作;推广、应用干部档案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负责全区人才服务工作。

住    所

重庆市璧山区璧城街道双星大道369号(1号楼6楼)

法定代表人

张平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举办单位

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组织部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

10

网上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干部档案中心(重庆市璧山区人才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7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2021年9月2日对法定代表人进行变更,理由是:根据2021年6月25日《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组织部关于杜微等3名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璧山委组〔2021〕102号文件),免去杜微同志重庆市璧山区干部档案中心主任、重庆市璧山区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兼)职务;2021年7月29日《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组织部关于罗宇等9名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璧山委组〔2021〕125号文件),张平同志任重庆市璧山区干部档案中心主任(试用期一年)、重庆市璧山区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兼)。

一、扎实抓好干部档案工作 第一,严格标准,扎实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一是做好新进入专项审核范围的档案审核工作,切实做到应审尽审、不留盲区,2021年共完成236卷新进入专项审核范围档案的审核工作,收集归档2100余份档案材料,把好档案“入口关”。二是扎实推进全区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回头看”工作,截至2021年底,已完成全部区管干部人事档案和71家单位一般干部人事档案共3400卷专项审核工作,大概完成总量的四分之三。三是积极做好新任市管领导干部档案报送工作,准确把握档案审核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归档收集、制作完善相关材料,2021年向市委组织部报送档案2卷,反馈结果均为优秀。四是积极推进教育、卫生系统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回头看”工作,统筹指导区国资中心开展国企系统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 第二,结合实际,稳步推动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严格按照《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进行干部人事档案信息采集和数字化加工,对入库信息把好档案材料关、扫描采集关、复核抽查关,截至2021年底已完成约1500卷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工作,大概完成总量的三分之一。 第三,建章立制,不断提升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水平。制定《干部人事档案收集归档材料清单》、建立档案材料收集登记制度等措施,针对性解决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缺失、材料收集时效性差等难点问题,更好地为精准科学选人用人提供服务。 二、创新推进人才服务工作 2021年,区人才引进服务中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全面落实中央、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用“来了就是璧山人”的城市性格吸引人才,用集聚创新要素的平台队伍凝聚人才,用优质精准高效的贴心服务留住人才,持续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为建设“高质量发展样板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第一,倾力搭建引才平台,人才资源要素集聚显著提高。一是创新建立“飞地”模式。提升“海外+重点城市群+高校”引才“飞地”体系效能,搭建“企业—前沿城市—高校”对接机制,共收集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信息300余条,成功匹配50余条,引进各类专家人才200余人次。二是促进校地深度融合发展。与北大、复旦等20所“双一流”高校签订人才合作协议,共接收27所高校的220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来璧顶岗、实习,获评重庆首批新时代大学生“走进重庆·筑梦双城”实践基地。三是做靓特色品牌活动。积极落实“百名博士璧山行”“百名专家璧山行”“重庆·璧山英才大会”等品牌活动,新增博士研究生8名和硕士研究生117名。 第二,构筑科技创新新高地,人才成长成才沃土不断厚植。一是引育创新创业主体。新培育独立法人研究院公司3家,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孵化出高科技企业19家。积极支持企事业单位建立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区内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达到249个,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1个、市级研发机构137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众创空间(星创天地)7个,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151件,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6%,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二是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积极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创新生态社区、双龙科创小镇等载体建设,围绕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大健康等四大产业集群,大力引进集聚知名高校高端科研机构、一流科创团队。比亚迪“刀片电池”获评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康佳光电研究院蔡明达带领300人的团队实现面射型激光器芯片国产化。三是搭好成长成才载体。实施“千人引才计划”“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遴选高层次人才共4批45人到区内重点部门脱产培训。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清华十四期高级研修班”,做实乡村振兴主题培训1200人次。支持三友、宇海等6家企业与璧山职教中心、机电大学等学校签约合作,开展企业技术工种“订单式”培训班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450余人。 第三,加大科技人才政策供给,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有效激发。一是“一企一策”精准支持。聚焦比亚迪、康佳、中科曙光等重点企业发展需求,围绕安家补贴、个税优惠、研发支持、住房保障等加大“一企一策”精准支持力度。截至2021年底,比亚迪“一企一策”共支持高层次人才110人,累计为15名企业高管子女解决就学问题。二是强化创新政策支撑。出台鼓励科技创新25条等7个政策,修订《璧山高新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优化“企业创新型人才”评选机制,建立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攻关机制,探索建立完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三是加大人才激励力度。先后命名“璧山英才”“璧山工匠”64人,资助“企业创新型人才”129人,发放各类人才资助6000万元。 第四,提供“管家式”服务,“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全面优化。一是整合部门职能“一窗受理”。建立动态化的全区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打造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整合部门职能,实行服务专员AB角,累计受理人才服务需求8000余人次,服务企业300余家。二是人才服务质量“一体提升”。实施高端人才、顶尖人才“量身定制、一人一策”,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区领导“一对一”联系,区委直接联系服务专家268名。高水平打造景山人才社区,投用人才公寓达1400套,高品质配置集论坛沙龙、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复合式生态,实现人才集聚式再成长。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5年3月30日。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填表人:  张平  联系电话:15215043818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21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