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2022年度

重庆市璧山区福禄镇农业服务中心

日期: 2023-06-21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798002696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璧山区福禄镇农业服务中心

法定代表人

韩伟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福禄镇农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促进农村发展。负责农技、农机、林业、水利水保、水产、畜牧、气象、土地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农项目、惠农政策、农村饮用水安全、乡村振兴、扶贫开发等相关事务工作。

住    所

重庆市璧山区福禄镇文丰街56号

法定代表人

韩伟

开办资金

6(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璧山区福禄镇人民政府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

15

网上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福禄镇农业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10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在各位同事的协调配合下,在村社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镇农业服务中心立足职能职责及工作实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深化农村改革、美化农村环境、发展农村经济等为重点,认真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惠民惠农政策、加强改进乡村治理等各项工作,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认真梳理问题,从实推进整改。对2021年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7个问题,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市级考核评估反馈问题12个,细化29条整改措施,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时限要求,实行对账销号,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二)构建返贫防线,开展分类帮扶。一是健全防止返贫监测机制,为防止返贫致贫,对61户脱贫户、1户边缘易致贫户,3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解决、解决好。2022年新识别监测对象3户3人,并制定帮扶措施。二是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行动,制定并印发《福禄镇“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行动工作方案》,共计走访排查6377户18294人,其中脱贫户61户,边缘易致贫户(已消除风险)1户,新识别监测对象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一般农户6314户。面访4147户面访率达65%,电访1543户电访率达24%,代答687户代答率达11%。对排查出的问题精准研判、分类汇总,建立镇村两级问题台账。召开研判会2次,对发现的疑似问题逐村逐人进行分析研判并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共上报问题4个,其中稳定就业问题1个,卫生厕所类问题2个,饮水问题1个,新识别监测对象1户。目前,4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新识别监测对象已制定整改方案。三是市级中期评估迎检工作。聚焦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提升、产业帮扶、稳岗就业、乡村建设、考核发现问题整改等重点环节,全覆盖入户走访脱贫户、监测对象和低保户、大病户、特困户426户。 (三)加大帮扶力度,做好后续巩固。一是继续加大产业扶持,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享受农业产业奖补政策,巩固脱贫成效,2022年 1-9月35户脱贫户申报农业产业发展奖补,销售总金额343417元,申报奖补金额85370.1元。二是持续开展脱贫户小额信贷工作。2022年新增贷款5户18万,到期还款未出现逾期。三是拓宽消费扶贫渠道,个人采购扶贫产品10.105万元,单位采购3.1778万元。四是加快衔接资金项目建设进度。投入150万元实施璧山区福禄镇2022年产业发展设施配套项目,新建200吨冷冻保鲜库,年贮果能力500吨;新建沟带路1450米。投入209.5万元实施2022年水果示范园建设项目,整治土地80亩、改良土壤80亩、新建排水沟1606米,沉沙凼4个,新建道路963米,新建生产便道210米,生态防护网1289米;新建水肥一体化系统、智能检测系统、绿色防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智慧管控中心等,土建工程于2022年10月10日完成,系统设备部分于11月10日全部完成。福禄镇果然美果园改造项目投资50万元,现正在财评中,力争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申报入库2023年衔接资金项目3个,共计306万元。 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编制“福禄果园”发展规划;集中打造沃柑、血橙、大雅、枇杷4个示范带。成功注册商标“福禄果”、“福禄云雾山”。 (二)农村改厕摸排。制定并印发《福禄镇“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有序推进2021年农村户厕摸排问题整改。持续开展2022年度农户户厕基本情况摸排,全镇共摸排7225户,填报问卷调查158份。2022年我镇187户户厕改造工作已于2022年10月30日前全部完成待镇区验收。 (三)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32.98万元,分别:新建红山村洗车场一个,投入资金80万元,现正在财评中;红山村产业服务中心扩建项目,投入资金52.98万元,进入抽选确定施工单位阶段。二是对我镇集体经济项目类别进行了梳理,建立了台账,做到底数清楚,情况明朗。三是全面摸排辖区各村(社区)现有的集体资产,掌握经营状况,建立台账,为进一步挖掘集体经济潜力打基础。2022年三季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益达到54万余元,平均收益7.7万余元。 四、认真落实惠农惠民政策 一是实施完成2021年第2、3批“一事一议”项目安装太阳能路灯190盏、修建蓄水池5口、生产便道3.45公里。实施2022年第1批“一事一议”项目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修建人行便道5公里,已完成镇区两级验收。正在组织实施2022年第2批“一事一议”项目安装太阳能路灯322盏、修建人行便道2.4公里、新建公路桥1座。共计投入资金300万元。 实施5个业主1408亩的有机肥推广示范项目、5个业主的农业科技示范主体项目、36个业主2687亩的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2个业主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项目。 二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按照一卡通管理要求,收集完善所涉近6000户农户的一卡通信息比对,更正、增减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全镇农户补贴数据的申报核查工作,共计申报发放资金近150万元。做到每户的面积准确,确保不错发、不漏发,维护农户权益。 三是抓好实际种植粮食一次性补贴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全镇2866户农户一次性种粮补贴数据的申报核查工作,第一批申报资金22万余元。第二批申报资金10余万元,第三批申报资金近11万元,共计43万余元。 四是完成670户1209亩水稻、660户1064亩玉米的农业保险,695户17166头生猪保险、456户568头能繁母猪保险。继续实施“职业橘农培育工程”,柔性引进专家2名,开展4期培训共300余人次。坚持执行宅基地审批“三到场”、受理审批95户。 五是完成退耕还林政策补助340余万元,涉及全镇近3000户林户共计4000余亩的退耕还林直补分户现场确认、一卡通直补申请等工作。完成公益林生态补偿10000余亩补贴12万余元。落实专人负责林业有害生物尤其是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签订松材线虫病日常监测合同和松材线虫病防控目标责任书。投入16万元建设标准化林业站,建设完成通过验收。 五、加强改进乡村治理工作 (一)改善人居环境。一是深入推进“五清理”工作。印发《“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将区级明确的主干道来福路、产业路河福路沿线作为重点整治路段,沿线可视范围作为重点整治范围,集中开展“五清理”工作。全镇共清理“蓝棚顶”70处,废旧房225处、房前屋后的杂物堆345处、田间地头的废弃物386处、管线“蜘蛛网70余处,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9次。二是全面实施“三个重点项目”。累计投入300余万元全面推进重点示范项目建设。完成河福路、橘香大道至红山村办公室沿线、主干道来福路沿线3.5万平方米房屋外立面改造,整治房屋184处。完成重点路段沿线111个禽舍、柴棚建设。完成河福路、橘香大道至红山村办公室沿线40余户庭院美化绿化项目。三是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理农村生活垃圾708吨,清理水塘26口,清理沿线沟渠15公里,清理沿线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数量3.6吨,建设垃圾分类房20个。完成河福路、空间太阳能实验基地沿线道路绿化7600平方米,建设景观墙50米,修建花台890米,安装绿化带护栏2104米,沿线道路硬化美化1750米,添置20余组立体绿化小景观,村容村貌极大提升。 (二)常抓安全工作。在塘、库、堰安装警示牌、发放救生圈、绳,开展防溺水工作;全力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保持对种子、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高压监管,抽样农残检测样品300余个;落实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做好春秋动物重大疫病防疫,加强畜禽调运备案监管及畜禽产品检疫,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防止动物疫病发生传播。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定期摸排并及时整治防汛隐患,全力确保汛期安全。投入7万元完成6.23洪灾水毁河道恢复工程。 六、狠抓耕地保护工作 一是积极争取高标准基本农田、宜机化改造项目,配合区农促中心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我镇龙宝村和红山村将建设沟带路1800米,目前已完成1200米;联合社会组织与村联合申报宜机化改造项目100亩,目前斑竹村80亩宜机化改造项目已完成。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加强种粮管理水平,提高粮食产能。 二是认真落实统筹利用撂荒地工作。根据市卫星图斑数据,我镇排查出单块5亩以上撂荒地可复耕面积76.3亩,单块5亩以下撂荒地可复耕面积36.2亩,共计112.2亩撂荒地全部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整治,目前已全部复耕,全部种植玉米、大豆、红薯等粮食作物。 三是积极推动耕地复耕。对各村符合复耕条件的养鱼池、山坪塘、生态湿地、水淹地、果林地等,因地制宜地种植水稻、大豆、莲藕等作物。目前已完成耕地恢复整改并通过验收329亩。 四是培育发展种粮主体,为解决农村无人种地问题,积极培育发展和平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和斑竹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各流转50亩耕地种植水稻。 五是加强化肥农药“双减”。切实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制作宣传横幅7幅,宣传单5000份,开展化肥农药使用培训10余次,入户宣传20余次,总计宣传农户上千人次,树立科学用肥用药新思想。完成400个农药残留抽样检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4年09月04日。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填表人: 易华珍联系电话:17723589872  报送日期:2023031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