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2018年度

重庆市璧山区报社

日期: 2019-05-15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4506986530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8  年度)

单 位 名 称

璧山报社

定代表

张伟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璧山报社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服务。负责内部赠阅刊物《璧山报》以及《璧山报数字报》和《璧山手机报》的承办工作,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宣传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住    所

重庆市璧山区璧城街道双星大道369号

法定代表人

张伟

开办资金

54(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举办单位

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0.52

224.08

网上名称

璧山报社

从业人数

30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2018年度本单位按照宗旨和职责开展的业务活动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等,即: (1)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 一是坚持党报姓党原则,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的“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的新要求,报社先后开设“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璧山篇 ——把党的十九大精神扎根于璧山”“推动重庆各项事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兴调研 转作风 促落实”“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乡村振兴看璧山”等专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讲到位,以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二是不断提升舆论引导力,宣传好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舆论先行、舆论引导作用,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今年已先后策划刊出了“千年璧山·文化塑城”“聚焦重点民生实事 ”“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党风廉政看璧山”“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 ”“绿岛论坛”等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的新闻专题报道;充分发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作用,抓好价值观建设宣传报道,开辟了“德润巴渝·新时代重庆人”“惠民政策”“法润万家”“新闻故事 ”等主题宣传栏目,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三是强化外宣工作,讲好“璧山故事”,扩大城市影响力。在抓好对内宣传的同时,根据区委主要领导“营销璧山”的要求,在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报社努力加强和上级媒体沟通协调,将对外宣传推介璧山作为重要职责,制定奖惩措施,加大投稿力度,较好地完成了外宣工作任务。同时,积极加强与华龙网、重庆日报区县头条等网络媒体的沟通协调,拓宽宣传渠道,加大营销璧山力度。 四是守正创新,强化新媒体建设,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在做好纸媒宣传的同时,报社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和宣传形式,探索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把传统纸媒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7月,原区党政信息中心运营的“和美璧山”APP、“和美璧山”微信公众号移交璧山报社运营。报社积极探索,以新的视角和表现形式,将无人机航拍、VR全景拍摄、H5互动场景和现场直播等最新的新媒体技术融入到新媒体产品中,并屡屡产生“爆款”产品。 (2)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与我区的高速发展相比,《璧山报》的发展还相对滞后,主要在报纸质量、思想性、影响力三个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在于因体制和机制因素,无法有效实施稿酬制以激励编辑记者工作积极性,加之待遇较差、工作清苦、报考公务员等各种原因,报社辛苦培养的主力骨干记者大量流失,导致一线采访力量薄弱,编辑人员严重老化,队伍建设存在青黄不接等问题。为此建议,在人员编制、经费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多给予关注和支持。 (3)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继续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二是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报道。三是加快人员素质提升,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四是推进融媒体中心发展,大胆创新报道形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0年03月25日。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填表人: 罗雪芹  联系电话:13509408836  报送日期:2019年03月19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