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区住房城乡建委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47号提案的复函
陈春梅委员:
由于城区内学校、医院区域路段人车流量大,高峰时期交通拥堵严重。因此在城区学校医院旁架设人行天桥实现人车分离是十分必要的。
(一)加强学校医院旁人行天桥的建设规划和论证为缓解城区道路交通拥堵情况,提高行人出行安全,我委开展了璧山区城区交叉路口交通组织研究工作,并最终形成《璧山区立体人行过街系统与重点道路交叉节点交通组织规划》,规划中科学合理的提出了璧青路、金剑路、黛山大道、东林大道和双星大道等重要路段建设人行过街设施的近期、中长期和远期计划。根据规划,我委走访了红宇大桥桥头、金剑路与文星路交叉口以及璧山中学、金剑小学等行人过街需求较大的路口,开展了金剑路与文星路交叉口建设人行天桥的前期工作,建成了金剑小学、北街小学以及黛山大道沿线5处人行过街智能控制系统,金剑路与文星路交叉口人行天桥因受既有建筑物影响未能实施。对东林大道沿线及周边包括城北小学、北街小学、璧山中学、璧山实验小学以及泉山路交叉口、红宇大道交叉口等地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并开展了文星路与金剑路交叉口人行天桥前期工作。经多方论证,东林大道老城区段大部分地方由于建筑物密度大,且人行道较为狭窄,建设人行天桥不能达到规范要求与周边建筑所需的安全距离。目前,正在实施璧山区枫香湖儿童公园人行天桥项目,已完成桥梁主体吊装,桥面安装,正在进行栏杆、梯步安装、电梯安装、桥面铺装及人行道恢复,预计2024年底前完工。
(二)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
1.在主干路,快速路交叉口(黛山大道沿线上的儿童公园人行天桥项目)融合公园、儿童元素,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将其巧妙地融入枫香湖儿童公园建筑与环境之中,并与时俱进配套无障碍垂直升降电梯,确保行人通过时方便快捷。
2.学校医院道路大多狭窄,交叉路繁多,拟以简约、精致的简易钢架结构人行天桥为主。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条件人群的使用体验。让人行天桥能够有效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在满足适用性要求的同时,控制建设和运营成本,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对行人的引导,提高通行使用率
1.我委将协同公安局在建有人行天桥的路段,取消斑马线,适当封闭路口,加强引导,不许行人随意穿行,确保人车分离。
2.在城市主干路,人行道或后退绿地较宽,有条件的道路面(儿童公园人行天桥项目)修建垂直电梯,保障老弱病残群体的通行利益,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新建城区协同区规咨局做好天桥及楼梯的规划,并结合实际情况,设置斜坡等方便自行车骑行者上下天桥,便于推行。
3.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对市民的出行安全教育,宣传人行天桥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提醒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过马路,减少“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人行天桥建设按照国家化解地方债务要求,严控新建政府投资项目,2024年政府投资项目主要以2023年未完工且资金已到位的项目作为续建项目,新开工项目应符合国家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的项目。由于区财政资金困难,新建人行天桥项目建设资金暂未落实。为了缓解资金短缺的问题,我委正在积极探索多渠道筹集资金的途径。考虑吸引社会投资,引导天桥周边受益企业出资或集资建设、发行专项债券、拍卖人行天桥广告牌位使用权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人行天桥建设。后续我委将进一步探索筹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科学评估和管控风险,从而为人行天桥建设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同时我委将结合人大意见、政协提案及群众反馈,争取于2024年对需求大、呼声高的双星大道与金剑路、剑山路、仙山路交叉口,黛山大道与泉山路、黛山大道在东林智慧学校处人行天桥列入前期研究。并根据国家发改委政策调控要求,结合璧山区财政资金情况适时实施城区重要交叉节点的人行过街设施建设工作。
重庆市璧山区住房城乡建委
2024年6月27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