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5号提案的复函
荣莉委员
一、推进“四融发展”,扩容家政服务业增长空间。一是融合基层党群服务业务。持续将城市生活馆作为推动家政进社区的主阵地。落实“城市生活馆”与63个社区党组织、280个小区党组织、35个业主委员会以及12个物业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内容,全覆盖促进社区协作,积极融入参与社区服务。二是融合生产生活服务业态。将400余个(家)家政业态市场主体,30多个协会、商会和12个社区社会组织,28个市场中介组织推介给3家平台型家政龙头企业,整合发展会员制家政企业33家,推动互设联络、联合营运站点,构建起交叉互补一站式生产生活服务体系,推动家政服务业多业态、多元化发展。三是线上融合“城市生活网”。在线上平台“城市生活网”强化“社区服务”元素,打造线上服务渠道和社区服务场景,吸引商户入驻。居民可下载“众享城市生活APP”或者关注“重庆城市生活网微信公众号”,一键获取家政服务、生产服务、社区服务等便民服务。运营好7×24小时服务热线“96006”,与“城市生活网”联动构建高效便捷的服务矩阵。四是线下融合“城市生活馆”。按照“每万人一个家政服务网点”,鼓励民间资本投建以家政服务为主的“城市生活馆”,植入快递、干洗、超市、配送等业态,承接“小区吹哨 部门报到”、就业信息登载、家政培训、社情民意征集等服务,切实增强社区家政服务宽度,成为了社区、小区里名副其实的“生产生活综合服务中心”。
二、实施“五化建设”,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发展规范化。制定《家庭保洁服务规范》《家庭烹饪服务规范》等14个本地区家政服务业标准,规范服务、市场和培训标准。成立全市首个信用协会家政专委会,对家政培训单位实施信用监管。为通过培训的社区居民提供官方认证的“信用评价”,发放集成服务信息和信用信息的上门服务证500余个,培训成绩优异、服务质量优质的从业人员,可根据评价结果获得业务优先推荐资格。二是发展职业化。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护理职业学院、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培训计划,全方位了解每个社区实际需求,利用社区共享办公、培训空间,建立“菜单式培训+社区实景化实训”培训机制,开展包括职业经理人培训、老年护理培训、病患护理培训、家庭保洁培训、母婴照护护理培训、“回炉”培训等在内的职业技能岗前和提升培训1.5万余人次,不断提升家政培训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出台社保、岗前免费体检等补助政策,职业价值认同持续提升。三是发展智能化。实现“城市生活网”“信用璧山”“政企通”等线上平台互链互通,结合“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家政服务精准监管、家政企业分类入库、家政员工单独建档、企业服务笔笔留痕的数据归集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家政服务供需体系。社区居民通过家政培训后,即可加入家政服务“人才储备库”,优先推荐至家政企业,或被认证为会员制个体,优先为其在所在社区派单,促进社区家政服务“内循环”。四是发展品牌化。积极融入品牌化理念,坚持“内联外引”,推动区内6家家政龙头企业与京师律所、华龙信用、金科物业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在法律咨询、信用评估、物业服务等方面协作互促,提升管理营运水平、扩大品牌影响力。不断夯实产教融合发展基础,深化开展校企合作,联合打造一流家政服务品牌。五是发展跨界化。立足“城市生活馆”,整合不同业态提供丰富的跨界服务项目,累计发展67家会员制家政企业,吸纳14大类、167小类业态共计174家市场主体入“馆”,建成“家政+党建”“家政+养老”“家政+托育”“家政+信易贷”“家政+法律”等特色跨界服务板块,不断完善“生产+生活”服务链条。
三、放大试点“外溢效应”,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一是助力“一老一小”建设。“城市生活馆”与15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共建共享,合作打造“孝心食堂”特色养老服务品牌。培育发展社区托育服务子品牌“童幼堂”,建设社区服务网点6个,累计接收0-3岁儿童1000余人次。二是联动“小区吹哨 部门报到”。建立“小区吹哨 部门报到”联动机制,社区群众可线上线下通过“城市生活馆(网)”和“96006”热线反映“急难愁盼”问题、咨询社区业务、了解政策资讯、预约家政服务等,相关单位按照规定程序及责任分工,在规定或承诺时间内“报到”,协调、解决、回复事项,切实推动“小区的事不出小区”,拓展了政府、社区与群众的交流渠道,增加了社区居民获得社区服务的便利度。三是与社区协作开展特色宣传活动。“城市生活馆”以服务便民为宗旨,每年开展涵盖社区服务、公益活动、政策解读推广等涉及多行业领域的宣传活动300场以上。依托宣传平台开展招聘会50余场,累计为辖区市场主体输送从业人员5000余名。四是为社区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提供特色服务。组织志愿者开展“红色家政”便民服务活动,为离退休老党员、孤寡老人、军烈家属、丧失劳动能力等家庭或个人提供免费家政服务。为社区失业、无业人员免费提供家政培训300余次,经培训合格后,平台优先为其在所在社区、小区派单,助力困难群体“再就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有力提升。
重庆市璧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7月17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