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2021年度

重庆市璧山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日期: 2022-05-19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739810140C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璧山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法定代表人

周基贵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宗旨和

业务范围

负责城区城管综合执法工作,负责依法行使有关市政监察执法的处罚权。

住    所

重庆市璧山区璧城街道新生街36号

法定代表人

周基贵

开办资金

26(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璧山区城市管理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6.37

139

网上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从业人数

6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2021年重庆市璧山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严密开展疫情防控,深入落实治乱拆违、停车秩序整治、大气污染精准防控、市容秩序管理等工作。始终坚持执法为民、服务大局、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在全队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街净巷洁、城美山青的高品质城市建设稳步提升,“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的有效管理模式稳步推进。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力整治渣土运输秩序。今年以来,严格落实区委区府关于渣车运输管理工作指示精神,强势开展了建筑垃圾运输秩序专项整治。一是对城区工地开展包点服务,将城区58处建筑工地划分为21组,每组分别安排一名局领导,一名责任人负责包点工作,累计开展服务1270次,处置和整改工地未审批、未按规定设置沉沙井、未安装喷淋设施、未安装联网摄像头等问题120个。二是源头控制约谈工地负责人,先后10余次组织对50余家工地负责人进行约谈,宣传有关政策,对工地提出相关要求,并做出整改承诺。三是严厉开展执法查处工作,分别在大学城隧道口、福里树、河边路口设置三个固定检查点,在水天池、渝蓉高速下道口、渝遂高速下道口设置三个流动检查点,建立公安、城管、交通联合执法机制,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1639人次,车辆5730车次,检查过往渣车7381台次,共查处运渣车辆229辆,罚款124.97万元。四是按照属地责任,通过向镇街发放工作交办单25张,消减存量乱倾倒问题80余处。封堵已征未用地出入口30余处,解决了城区“不设防”的问题。全区建筑垃圾乱倾倒得到有效遏制,渣车专项整治机制有效运转。五是建立完善了渣车执法工作奖励考核机制和举报奖励制度,促进队员履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渣车查处工作。 (二)综合整治停车秩序。一是成立了由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区城管局、区交通局三方组建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专职队伍,开展联合执法,规范停车秩序。累计出动执法队员9422人次,车辆1500余车次,暂扣拖移各违规乱停放车辆7366辆,规范乱停放车辆7445辆,处罚3842辆,罚款10.38万元。二是完善人行道设施,合理增设停车位,在欧鹏御府、双星大道、南门唐城等人行道上乱停放机动车区域设置花箱、石球、石柱1200个,实现物理隔离,同时在城区合理区域施划人行道非机动车停车位方便市民停车,累计完成停车位施划4217.47平方米,施划文字6630个。三是清理整治“僵尸车”, 联合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相关街道、社区开展城区僵尸车整治行动,拖移僵尸车121辆, 有效地清除了城市毒瘤。 (三)持续开展市容秩序整治。一是进一步完善内部督导问责制度,每月明确10处重点整治任务,月末对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对未完成的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和整改,促进工作落实。二是深入开展临街立面、背街小巷、开学期间校园周边、比亚迪厂区周边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恢复市容市貌。三是落实门“前三包、五长制”,与城区商铺签订“三包”责任书8000余份,联合街道、社区选定“五长”,创建示范道路、街巷、窗口区域,引导社会参与城市治理共建。四是持续开展执法工作。采取面上车巡、段上步巡、点上值守等方式,对各大商圈,农贸市场,企业周边、主干道、次干道以及背街小巷的占道经营、骑门摊、游摊进行宣传劝导,及时劝离占道经营者,对违规占道行为进行查处,累计出动5.4万人次、8255车次,规范占道经营13989起,骑门摊5693起,教育保证681起,处罚304起,罚款3.26万元。 (四)持续开展违法建筑整治。按照“减存量、控新增”的工作目标,大力开展了城区违法建筑整治。一是约谈物业和业主单位,工作重心前移,有效预防和减少新增违法建筑。二是清理卫星图斑问题14件,其中有合法手续7件,立案查处7件。三是常态化开展违法建筑巡查执法,今年以来,立案查处各类违法建筑286件,16790.295平方米,没收违法收入793.2216万元。包括新增违法建筑63件,3984.61平方米,存量违法建筑223件12805.685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251件10813.96平方米。 (五)开展户外广告整治。维修翻新张贴栏247张,方便市民发布广告。雇佣工人对城区内“牛皮癣”、小广告进行拉网式清除,累计清除14958张。启用语音执法系统,呼叫246起,教育132人。强制拆除窗口区域、主次干道建筑立面违规布幅广告522幅。规范城市建筑外立面,拆除违规灯箱、桁架、喷绘等户外广告266例;整治花市街、建设路、东关东巷喷绘店招295例,关闭违规设置的商业LED屏25块,拆除破损店招店牌59例。 (六)有序开展背街小巷整治。认真落实区委区府两会报告关于背街小巷整治任务,制定了《重庆市璧山区背街小巷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引领,有序开展整治工作。公安局、住建委、高新区及各镇街积极配合,累计排查整治市政施损坏、垃圾乱倒、乱停车、乱吊挂、游摊骑门摊等问题2577个,冲洗城区路面50万平方米,农村路面20万平方米,新建视频监控470余个,老旧小区可防性案件下降19%。璧城、璧泉街道9月起组建了各30人的专职队伍,专业从事背街小巷工作,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实落地。 (七)持续开展城区高层建筑打通“生命通道”监管执法专项行动。一是联合区消防救援支队、区公安局、区住房城乡建委、璧城街道、璧泉街道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夜间消防通道监管执法,采取电话警告、教育劝离、集中曝光、拖移、开具罚单等有效方式逐一整治联合清理。二是加强了日常消防通道检查执法,累计出动执法队员1354人次,执法车497车次,检查消防通道1330个,规范1004辆,拖移105辆,罚款7300元。有效遏制了车辆堵塞消防通道乱停放现象,高层建筑消防通道畅通的形势得到进一步好转。 二、存在的问题 (一)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缺乏。随着城区面积的扩大和管理要求的提高,面对快节奏、满负荷、高强度、严标准的工作,急需一批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用于构建城市管理执法智能平台。 (二)人员流动性较大。城管工作的覆盖范围广、工作内容繁琐复杂,工作的突发性、机动性大,加上社会负面舆论和民众的不理解,使得城管队员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身心挑战,造成人员频繁流动,不利于人才队伍建设发展。 (三)体制层面缺少部门联动。实际工作中,缺乏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只能“单打独斗”,许多体制性、机制性的问题和基层城市管理工作的合理诉求得不到有效解决。 (四)部分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标准和规范不理解、不接受、不遵守,加之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和同情弱者心理,城市管理工作“两头不讨好”。 三、2022年工作计划 (一)大力推进执法队伍正规化、法制化、专业化建设,树立自身良好形象。要求队员积极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树立人民城管为人民的职业信念,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社会价值,热爱本职工作,掌握执法技巧和专业技能,减少因工作能力不足而产生的自我效能感低下的问题。 (二)树牢主责、主业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以城市管理良好实绩回馈人民期盼,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建立健全区县、街镇、社区三级联动机制,构建与公安、司法、生态环境、市场监管、住房城乡建设、交通等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的执法协作机制,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执法和刑事司法“两法衔接”机制。 (四)精心做好对外宣传报道,创新宣传方式,讲好城管故事,弘扬城管精神,传播好城管声音,搭建起社会各界参与管理城市的互动平台,依靠和发动社会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形成城市管理共治共享新格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2年09月13日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填表人:  刘乙  联系电话:18229810976  报送日期:2022年02月14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