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2022年度

重庆市璧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中心

日期: 2023-06-16
字体:

全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MB1A59978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璧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中心

法定代表人

王姝尹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促进璧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主要负责农业、农产品推广、品牌建设及加工业统计;种植业粮油、畜牧和渔业生产的业务指导技术服务及项目的申报和组织实施;农业工程建设等工作。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农产品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追溯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技术服务、监测认证保险等工作。推动三园建设三产融合发展。

住    所

重庆市璧山区璧泉街道莲花街185号

法定代表人

王姝尹

开办资金

383(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璧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88.55

409.32

网上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中心

从业人数

122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2022年,区农业发展促进中心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农业农村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增强管党意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推进党建工作。强化教育学习,以支部为单位,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内监视,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强化典型带动,开展职工“传帮带”活动、每季度先锋工程评选活动等;二是加强体系建设,营造学习氛围。不折不扣学习好、落实好区委、区政府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自觉性、主动性,不断提升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三是增强党风廉政,确保风清气正。定期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自觉性,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切实把廉政风清沁入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重点开展节前约谈、违规违纪苗头性问题约谈,坚持为农民而兴、为农民而建的工作作风。 (二)抓好农业生产,推进稳产保供。 1.稳定粮食生产,落实粮食安全。2022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41.54万亩,粮食总产量16.57万吨,同比粮食种植面积增加1.9%,产量降低1.85%。 2.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全区养殖面积2495.44公顷,其中池塘养殖面积1375.31公顷。截至目前,出栏生猪21.78万头,家禽2596.1187万羽,牛406头,羊16752只,全区水产品累积产量为11203吨;全年预计出栏生猪22万头,家禽2796万羽,牛450头,羊18600只,水产品累积产量12100吨左右,同比去年略增。 3.全区水果生产面积16.5697万亩,产量预计17.9070万吨,产值预计97340万元,同比去年增加0.5%、8.0%和8.5%。全区累计取得“绿色食品”证书141个,重庆名牌农产品29个。今年新申报“绿色食品”证书32个,12个农产品被认定为重庆名牌农产品。组织重庆新橙农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选送长叶香橙参加“三峡杯”优质中熟柑橘评选荣获金奖。 (三)夯实生产环节,打造品质农业。 1.化肥农药减量,推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2022年预计化肥施用总量为8944.95吨,较2021年减少1.05吨,下降0.01%,预计农药施用总量为104.9吨,较2021年减少0.06吨,下降0.06%,超量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2.狠抓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全覆盖检查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未发现使用“瘦肉精”等禁用物质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抽查了236家规模化养殖场,未发现违法违规生产自配料和使用促生长类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及其他禁用药物情况。三是配合市农委完成了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和畜禽产品药物残留抽检,未发现不合格样品。 3.加大监测力度,保障现代农业质量安全。今年承担农产品快检任务2000个,定量检测任务1100个,其中区内定量检测任务800个,市级风险监测委托样本300个。增加产地、“三前”环节、禁用药物的抽检比例,提高监测的时效性、准确性、真实性和覆盖面。 4.开展企业巡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组织督导检查农业生产企业36家,要求企业强化生产过程管控、确保产品贮运安全、强化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及追溯管理应用等。,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暨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宣传进镇街活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进机关、进社区和进校园活动。 5.构建溯源体系,建设食用农产品合作证工作。一是积极推进溯源体系建设,加快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推广应用,推动各级平台互联互通;二是大力推广应用农产品“追溯+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模式,实现农产品赋码标识和可追溯管理,目前全区有效期“两品一标”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国家追溯平台管理,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点达到168个。 (四)加强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1.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璧山区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共6万亩,计划总投资630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624万元,市级资金572万元,区级资金110万元。当前完成项目分为三个项目区:丁家项目区、梅江河流域项目区、璧北河流域项目区。目前丁家项目区已经全面完工,并完成了项目的工程量的初步验收;梅江河流域项目区完成工程量的80%;璧北河流域项目区完成任务85%。实施紧紧围绕璧山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围绕粮食、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结合脱贫攻坚和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立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在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选取了6个有服务资格的主体完成4.8万亩作业任务,共计资金395万元。着力支持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支持粮油作物、囤水田、撂荒地、退林还耕等农业生产环节。同时抓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预计年底前将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指标数599台(套)。 (五)强农惠农政策,助力乡村振兴。 1.落实惠农政策,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一是及时拨付种粮补贴,补贴金额926.2万元。二是继续开展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贴金额3117.89万元。三是加大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支持力度,水稻、玉米种植业保险达10万亩。据初步统计,水稻理赔面积0.3亩,玉米理赔面积1.8万亩。 2.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开展2022年重庆市璧山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总资金201万元,建立土壤酸化改良示范片2万亩。二是建立土壤酸化改良示范片0.5万亩,项目总投资100万元。三是开展蔬菜化肥农药减量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总资金183.94万元,建立蔬菜化肥农药减量示范片1700亩。四是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根据土壤类型和污染程度,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耕地安全利用示范区5000亩,集中探索展示安全利用技术。2022年耕地安全利用工作中实施土壤酸碱调节5667.64亩、优化配方施肥16915.28亩、品种调整8016.67亩、种植结构调整9347.78亩、水分调控6216.44亩、叶面阻控37348.23亩、深翻耕22998.04亩、土壤改良4596.74亩、其他23490.4亩,按文件规定已完成区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核算,我区核算结果为94.37%。五是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全面开展摸排核查撂荒耕地工作。累计核查5亩以上疑似撂荒耕地图斑共计1043个,疑似图斑面积10253.19亩,实际撂荒耕地面积2484.87亩,可复耕撂荒耕地面积1153.72亩;5亩以下撂荒耕地疑似图斑8647个,疑似图斑面积11484.1亩,实际撂荒耕地面积2448.52亩,可复耕撂荒耕地面积880.76亩,11月底前已完成复耕。 3.有序推进农业资源保护利用。一是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针对秸秆资源的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五个利用方向,全区建设5个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目前三合镇已完工并运行,七塘镇秸秆示范点建设已进入验收阶段,正兴镇、健龙镇、来凤街道秸秆收储点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按程序进行设备采购年底完工。二是开展增殖放流,恢复天然渔业资源。上半年开展增殖放流1次,主要投放梅江河,放流品种为白鲢、花鲢和草鱼,共计16万尾,投入区级财政资金7.83万元。中央增殖放流项目已公开招标,即将签订合同年底前完成。 4.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助力恢复农业生产。一是根据各镇街晚秋生产任务和干旱受灾面积制定我区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项目资金分配使用方案,将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475 万元拨付到各镇街,重点用于自然灾害救灾及恢复农业生产所需的物资材料及服务补助。二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扎实开展动物疫病强制免疫。2022年春秋防期间,全区共代行免疫散养生猪O型口蹄疫4.5961万头、羊口蹄疫5545头、牛O口蹄疫902头、禽流感202.57万羽、羊小反刍兽疫4904只、犬狂犬病3.3099万只,构建有效的免疫屏障,降低重大动物疫病发生风险。三是做好生猪政策性保险工作降低养殖风险。投保能繁母猪9663头,育肥猪15.2904头,合计补贴资金1204.58万元。 5.开展2022年璧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含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农产品加工园区的贷款贴息工作,兑现贷款贴息资金893万元,惠及7家企业及一个农产品加工园区。 (六)积极参与区级重大项目建设。 一是参与“茅莱仙境”生态文旅建设项目,完成项目启动区农田景观种植规划,种植彩色水稻40亩、高粱40亩、向日葵5亩,彩叶蔬菜及各类草花2万余株。完成项目启动区300亩宜机化整治和灌溉系统建设。二是参与重庆新机场临空经济建设项目,璧山花木基地总体规划初稿已完成,正在修订完善中,项目区“非粮化”和人居环境改造政策及开展情况报送。 (七)积极参与调研,探寻璧山渔业发展。 年初,参加了万区长带队前往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渔业协会智慧渔业分会等单位调研取经;3月,全程参与区纪委监委对全区山坪塘进行的深入调研;5月底,接受农业农村部中国渔业协会智慧渔业分会来璧指导设施渔业发展工作;6月中旬(16日)和7月底(28日)先后两次接洽新希望集团到璧山与国隆公司谈合作投资设施渔业事宜。7月13日,区农业发展促进中心到重庆农投集团三峡渔业公司汇报渔业发展思路,三峡渔业公司于8月4日来璧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7月6、7日,区农业发展促进中心陪同区政协对全区生态整治后的养鱼池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7月12日参加由周英碧副主席带队赴铜梁考察了设施渔业和稻田渔业情况。9月29日市渔业处及水产总站领导来璧指导设施渔业建设。目前已启动高位池设施渔业建设,健龙镇新石村一业主一期建设11个高位池。区国隆公司正在筹建中,选址在七塘镇四合村,一期准备建设40个高位池,通过专业化的设计施工建设,力争建成集中成片100个高标准高位池设施渔业基地。10月,重庆市休闲渔业协会联合重钓网来璧实地多次考察,拟建成渝西乃至全市最大池塘休闲垂钓基地,目前已初步筛选出基地建设地点,正抓紧协调流转事宜。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 一是全面落实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有效推进我区粮食安全考核工作,完成2023年全区粮食生产任务。二是继续做好养殖业稳产保供。确保2023年生猪出栏达22万头以上。 (二)打造品质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一是完成绿色食品认证10个以上,重庆名牌农产品认定10个以上。二是继续推进全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试验,精准建立化肥、农药示范片。三是加快推进我区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试点工作,重点围绕璧山清水鱼产业发展建立一套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及规范,推动全产业链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生产管理,建立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全程控制体系。四是继续开展农用地污染防治工作,按照重庆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工作评价办法的要求做好2022年综合评价考核工作,根据市农业农村委的对明年及今后的规划和工作任务,主动对接市级部门和科研院校谋划编制我区2023年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统筹做好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三)落实惠农政策,保障农业生产 一是继续开展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以、水稻玉米种植业保险。二是做好生猪保险工作,解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三是做好畜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大力推广种养循环生态养殖技术。四是落实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按照常年强制免疫与季节综合防控相结合的思路,落地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五是加大力度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建设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和耕地质量为目标,探索建立可推广、可持续的秸秆产业发展模式和高产利用机制。六是继续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机购置补贴相关工作。探索村集体农业社会化服务,或者“集体经济+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工作模式,力争在每个镇街发展1-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就近开展农业服务,真正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七是继续做好增殖放流工作,对天然水域针对性实施增殖放流,逐步恢复渔业资源,巩固生态整治成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5年05月08日。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填表人: 付群群联系电话:15002306181报送日期:2023020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