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2022年度

重庆市璧山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日期: 2023-06-16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MB1B0656X8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璧山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法定代表人

罗玉铃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全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提供服务。负责水情旱情信息报送和预警、水库蓄水和干旱影响评估、水旱灾害防御物资的储备和信息化建设以及全区洪水风险图编制运用工作;实施水利工程水毁修复以及重要河、库和重要水工程灾害防御调度演练、提供应急抢险技术支撑。

住    所

重庆市璧山区璧泉街道紫竹一路

法定代表人

罗玉铃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璧山区水利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1.11

152.07

网上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从业人数

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执行。

一、汛前准备工作扎实到位 1.部署全年工作。3月29日,印发了《2022年璧山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点》,对全区2022年水旱灾害防御重点工作及保障措施作出安排;4月22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22年水旱灾害防御相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对2022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4月20日,召开了璧山区2022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部署会,对全区2022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包括隐患排查治理、强化预演措施、抓好值班值守、抓好预案体系建设、抓好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抓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等进行了安排部署。 2.全面压实责任。对全区防洪重点区域及薄弱环节风险点、山洪灾害危险区、翻板闸、水电站、在建水利工程、水文站、水库工程等落实了“行政、技术、管护”三个责任人信息,并在璧山区人民政府网上进行了公示。 3.强化隐患排查整改。3月下旬,区水利局组成5个检查组,对12个防洪重点区域及薄弱环节风险点、67个山洪灾害危险区、8座翻板闸、7座水电站、6个在建水利工程、93座水库、4座水文站责任制落实情况、隐患排查整改情况、预案修编情况、运行维护情况等汛前准备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查出隐患26条。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检查组及时与镇街反馈问题、交换意见、指导帮助,并要求各镇街及相关单位对本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通过汛前检查,排除了汛期安全隐患,提升了我区水旱灾害防御保障能力。 4.加强队伍建设。区水利系统建立了由29人组成的区级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224人组成的水旱灾害防御应急抢险救援队伍,专家及应急抢险救援队员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一旦发生灾情,队伍能迅速集结,服从指挥,统一开展应急救援。 5强化预案修编和审批。修订了《璧山区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预案》,督促镇街及相关单位修编完善了11个镇街级山洪灾害预案,67个山洪灾害危险区所在49个村社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12个防洪薄弱区应急预案、93个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预案、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等。预案中明确了抢险队伍、抢险方案、转移路线,同时落实了转移安置场所,并对转移责任人落实到人,包人包户的转移建立了转移责任人台账。 6.加强宣传培训演练。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5.12” 全国防灾减灾日、汛期等重要时间节点均开展了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约1000本、宣传购物袋约1000个、发放宣传扇1000把,摆放宣传展板2块,现场接受咨询40余人次,通过宣传,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山洪灾害防御知识、防灾避灾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5月下旬,分批次召开了水旱灾害防御知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培训会,邀请了市级山洪灾害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专家授课培训,全区水库、山洪灾害危险区、防洪薄弱区的“三个责任人”参加培训。全区各防洪薄弱区、山洪灾害危险区、水文站均开展了演练,主要开展了监测预警、队伍集结、物资紧急调运、手摇报警器报警、人员转移安置、冲锋舟水上救援转移、伤员救助、打桩砌沙袋、抽排水、现场指挥等科目的演练;全区共开展水旱灾害防御演练80余场次,参演人员达2000余人,提升了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7.市局检查组现场检查指导工作。4月下旬,重庆市水利局检查组到我区检查2022年汛前准备工作,检查组现场查看了重点水库、山洪灾害危险区、防洪薄弱环节及风险点、在建水利工程等防汛准备情况,并查阅了相关资料,提出了指导意见 二、汛期防范应对工作井然有序 1.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科学配置值班备勤人员,确保值班人员“在岗、在职、在责、在状态”,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汛情,重要情况及时准确上传下达。 2.加强预测预警。通过璧山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QQ群、微信群等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防汛责任人做好值班值守、隐患排查、抢险救灾准备、人员转移安置工作等。共向全区水旱灾害防御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225次,共10.8675万条;全区4个水文测报站,共抢测洪水流量3场次,发布水情快报143期,水情预警7期,采集雨水情62万条,为防汛度汛提供了数据支撑。 3.加强“日周月”隐患排查。对防汛薄弱点、山洪灾害隐患点,采取村(社)日巡查、镇街周检查、区水利局月抽查的方式常态化开展了“日周月”隐患排查工作,如遇暴雨天气过程,加强在雨前、雨中、雨后等时间节点的巡查、检查和抽查,截至目前,区水利局共排查出隐患9条,已全部整改完成。 4.加强会商部署。若出现强降雨天气,区气象局、区水利局、区应急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等各部门组织联合会商,加强分析研判降雨和洪水的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对策和措施,提前对强降雨和洪水防范工作做出部署,为抗洪抢险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抗旱供水保障工作顺利完成 璧山区今年旱情从6月28日开始持续至9月中旬,期间,璧山区水利局采取多种抗旱供水保障措施。 一是做好城区供水保障工作。璧山城区供水水源以“长江水为主,水库水为辅”的原则,夏季高峰用水期,最大限度调增长江水,力争满足新区水厂原水供应需求;同时做好水库原水储备,保证同心、盐井河、三江三座水源水库可用库容能满足千层岩水厂夏季供水高峰期原水供应需求。抓紧实施并完成城市新区水厂二期工程及西彭水厂至璧山临时加压泵站工程;城市新区水厂二期从根本上解决了制水能力不足问题;西彭水厂至璧山临时加压泵站工程能解决嘉陵江草街提水工程建成前(2024年前)璧山供水问题及璧山原水不足问题。 二是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工作。(1)深入基层技术指导。区水利局严格落实抗旱包片责任制,根据《重庆市璧山区水利局关于明确区水利局联系各镇街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由局领导带队组成15个工作组,与联系科室、单位共计60余名干部职工深入镇街、村社实地摸排了解旱情情况,共摸排梳理问题43个,并建立问题台账和责任清单,指导各镇街绘制“抗旱作战图”,做到底数清、责任明、措施细;建立“日调度”机制,坚持日巡查、日监测、日调度,准确掌握缺水区域、缺水人员生活用水保障情况,全覆盖落实应急兜底措施,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局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带领区村镇供水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到有饮水问题的村社和农户家中,采用现场办公方式,具体解决供水问题12个,涉及受影响人口800余人。(2)多措施解决群众饮水困难。7月下旬至旱情结束,璧城街道、八塘镇、正兴镇、大路街道、丁家街道、健龙镇等8个镇街1000余名群众因居住位置高程较高未安装自来水、临时缺水、水压不足、管网末端高峰时缺水等原因导致缺水。针对不同原因导致饮水困难的群众,落实了不同的供水措施;因居住高程较高饮水困难群众通过从附近水井挑水解决了用水问题;对临时缺水的群众通过送水解决了饮水困难,目前累计送水约153车次1235m³;针对管网延伸工程水压不足饮水困难的群众采取维修、新建加压泵站10处,改造供水管网22km,解决了约650人因饮水困难问题;针对管网末端高峰时水压不足导致缺水问题,通过积极协调当地群众开展错峰用水和蓄水解决了高峰时缺水情况。 四、各项措施落实有力 1.开展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对全区107个预警广播、10个自动雨量站、6个视频站、7个图像站、104个简易雨量站、27个简易水位站、5个LED屏开展了全面巡检,对于有问题的站点,及时进行了维修维护。 2.开展河道“五线”水位划定。开展了辖区内所有河道水文(位)站和有防汛任务临河场镇等重要防汛抗旱断面的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及旱限水位(简称河道“五线”水位)的确定和复核工作,并对各站点及特征水位开展三等基本水准点以及四等水准高程引测,准确、全覆盖的设置水位标识。 3.开展水旱灾害风险普查。积极争取落实璧山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区财政补助资金180万元,需完成水旱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洪水灾害隐患调查与评估、水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等工作任务,按照市级时间节点要求按时完成了相关工作。 4.开展防洪薄弱点销号。璧山区共12个防洪薄弱环节风险点,相关镇街对河边镇文昌社区、璧城街道皮革小河沟、璧城街道北门小河沟、福禄镇场镇、八塘镇场镇、来凤街道凉桥、璧泉街道狮子场镇 7 个防洪薄环节及风险点向区政府提出了销号申请,区政府安排区水利局开展此项工作,区水利局委托专业服务单位现场调查、数据复核及调查评价,对福禄镇场镇防洪薄弱环节风险点进行了销号。 6.开展璧山区水利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璧山区水利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包含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会商室的改造两部分。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将现有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水文、水库水雨情信息系统进行功能整合,重新设计一套驾驶舱模式的综合性信息化系统,该系统可对现有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会商室改造部分是对现有会商室进行改造,包括装修、液晶大屏安装调试和配套办公桌椅采购等。此项目现在正在财政评审中。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有效期自2019年08月19日至2024年8月19日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填表人: 杨霞联系电话:17843808562报送日期:20230207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