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2022年度

重庆市璧山区交通运输事务中心

日期: 2023-06-16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MB1B021559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璧山区交通运输事务中心

法定代表人

陈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交通运输事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安全、畅通、绿色、高效的交通运输环境提供服务。主要承担道路运输、轨道交通运营、港口、航道、水路运输、地方海事、交通工程监督、质量检查等管理相关的事务性、技术性工作。

住    所

重庆市璧山区璧城街道璧渝路255号

法定代表人

陈全

开办资金

16(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璧山区交通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21.69

16.97

网上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交通运输事务中心

从业人数

32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本单位于2023年2月17日变更开办资金16万元。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推动运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全区共有客运车辆859辆,行政村通车率达到100%,实现全区所有镇街公交全覆盖。城市公交日均客流量7150人次,云巴日均客流量4000余人次,地铁日均客流量15000余人次,高铁站日均客流量600余人次。客货运输周转量全市考核组排名上升。 2、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布局。完成轨道交通璧山站前人行步道夹胶玻璃栏杆隔离设施项目招投标并安装完成。移位公交站亭3个,公交站牌5个,消除公交站候车安全隐患。配合交通局10月1日起对11条城区公交和5条城乡公交线路进行调整,制作公交线路运行公示表500余幅。 3、每月审核公交卡财政补贴数据,对公交企业进行补贴共计:6036.42275万元(其中:公交IC卡补贴5835.835542万元、1-3季度农客补贴65.125645万元、燃油补贴118.823264万元、智能安全带安装补贴16.6383万元)。 4、督促指导公交卡中心的日常工作。共发放公交卡51661张,其中普通卡11120张,优惠卡278张,人才卡519张,老年卡34245张,学生卡5071张,爱心卡449张。 5、参与仿冒出租汽车及131巡游出租汽车处置工作,并按《璧山区出租汽车群体矛盾纠纷处置工作方案》,发放承包经营巡游出租汽车优先奖励补助资金46.60608万元。49台仿冒出租车全部过户到交通运输事务中心名下待处置。 6、加强运输企业超限超载统计,对抄告我中心超限超载的99家企业,23名个人业户进行了信息登记。 7、全面开展创文宣传,利用车站LED、广告位、城乡客运站亭、出租车、公交车宣传创文公益广告,制作张贴公益广告海报45幅、车贴670张、地贴47张、景观小品7个,设立车站志愿者服务点6处,创文活动出动车辆60台次109人次,不定期对各交通场站进行随机检查创文工作落实情况。深入开展雷锋的士创建活动,打造了雷锋的士20辆,打造行业标杆,用典型模范带动行业从业人员。 (二)驾培维修行业管理日益规范。 1、重视行业督导,根据每月制定计划,重点对驾校教学车辆、教练员、教学质量、资料档案和经营行为、安全工作,对汽车维修行业环保、安全工作等进行督导。2022年对驾校督导17次,维修企业督导163次,发现隐患144个,均已督促整改,同时要求驾校(5家)、维修企业(61家)全面推行“两单两卡”。 2、全面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监督管理服务工作。与生态环境局协作对辖区内机动车维修企业永屹汽车维修有限公司、重庆恒鑫汽车维修有限公司、重庆新杰汽车维修厂等多家维修企业在危废“四个一”落实方面进行了督导,督促维修企业整改存在的问题,宣传危险废物的危害及处理流程,确保璧山生态环境安全。 3、开展“蓝天保卫战”,对机动车维修企业I/M制度及VOCs排放进行督导,要求必须按照异味和废气处理要求设置装置,确保排放检验不合格的车辆经过排放维修企业维修治理后再进行复检,切实减少VOCs排放。2022年共巡查机动车维修企业21家,2389次,检查4778人次。其中巡查红色企业13家,2136次,检查4272人次;黄色企业5家,214次,检查428人次;一般企业3家,39次,检查78人次。 4、开展二级维护专项整治,督促14家二级维护企业进行二级维护系统升级,现已全部安装覆盖完毕。推进一、二、三类维修企业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现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101家,其中一二类维修企业电子健康档案建立65家,56家正常运行,三类维修企业建立电子健康档案36家,35家正常运行。 5、进行机动车维修备案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及营运车辆驾驶员的从业资格证备案、换发、考核,驾校学时、考试审核、教练车年审登记换发等工作。对公交、出租车等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试进行计划申报及监督。 (三)交通行业安全管控有力。 以交通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强化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全年未发生一起较大及以上安全责任事故。开展安全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贯彻落实“十五条硬措施”、安全生产强化年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等行动,组织相关企业警示约谈24次,督促企业完善人、车、制度管理,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推动87辆营运车辆安装智能安全带,共计2919座。开展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专项整治,从经营资质(过程管理)、安全体系建设、安全保障机制、从业人员管理、设施设备管控、动态监控工作等6方面,对18家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进行检查,排查整改隐患324个。开展客货运企业、驾培维修企业、营运车辆、在建工地等日常安全督导,2022年共开展安全督导272次,检查人员800余人次,排查并整改安全隐患59项。 (四)在建公路规划质量监管有效。 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重点,参加2022年“四好农村路”技术交底会18次,组织中间交工及交工检测72次。在中介超市选取广普镇登云路改扩建、2022年“四好农村路”、璧山区缙云山生态环山道路(一期路基工程)、G244至合璧津高速依凤互通连接、双星大道西延至合璧津高速大兴互通连接线、茅莱山隧道等工程的第三方检测公司,加强中间交工及交工检测质量抽查。组织开展施工工地安全督导72次,排查并整改隐患12次,办理监督申请42份,出具交工检测意见书74份。 (五)认真开展信用考核和安服考核。 完成了辖区内19家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和100家普通货物道路运输企业(车辆数10辆及以上)的2021年度信用评价考核。完成了辖区内6家汽车客运站、2家客运企业和道路旅客运输企业2021年度信用评价和安全服务质量考核。完成了19家危货道路运输企业2022年度的信用评价考核,以及其余普货道路运输企业(车辆数10辆及以上)的日常数据记录1万余条,暂无业户出现一票否决情况。 开展了2021年度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企业和机动车维修企业安全服务质量及信用评价考核工作。考核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企业5家,评为AA级一家,A级3家,B级1家。考核机动车维修企业335家,其中一类维修企业13家,二类维修企业52家,三类维修企业270家,一、二类维修企业评为AAA级2家,AA级59家,三类维修企业均为A级。 (六)重视民生民意,认真对待信访投诉。 办理7件区人大第十八届一次会议代表建议,1件区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接听并办理电话咨询、投诉1200余次;对运输、驾培方面投诉368件及时进行了调查和处理,协调化解矛盾纠纷,并将相关情况书面回复投诉人,回复率100%,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使群众满意度得到提高。 (七)守好疫情防控、抗旱防火等战线。 派出49人至全区1个高速道口、1个高铁站、3个国省道口查验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1人参加机场转运专班开展重点地区来渝返渝人员转运工作,5人参加社区核酸信息录入等疫情防控工作,累计出动车辆384台次929人次,排查车辆3000余辆,排查人员5万余人。各业务科室通过QQ、微信等平台向全区1000余家运输、驾培维修、车站等企业实时公布疫情防控文件、防疫要求,并到企业督促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近300次。 积极参与大路、八塘等地防火救灾工作,成立领导小组,领导靠前一线指挥调度:在区内各运输企业调动18台皮卡车参与灭火物资运输,200余台次客车、公交车参与应急灭火人员运输;在修理厂抽调修理工2人保障车辆安全正常运转;本单位出动公务车4辆,人员16人,每日两班24小时不间断巡山;采用水浇、土掩、橡胶打火鞭扑打等方式清理火场12处。 (八)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年召开支委会12次,主题党日学习12次,召开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1次,讲党课4次。坚持开展先锋工程创建工作,以季度为单位,引导全体党员职工争创先锋岗位,评选表彰先锋,激发岗位建设热情。23名党员同志全部主动到小区报到,9名党员同志全部主动回原籍村报到,主动承诺,积极践诺。全体职工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书》32份,填报《干部廉政档案》32份,填写《监督对象自我评价》32份,开展2次“以案四改”警示教育,5次违纪案例学习,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2次,提升了党员干部职工法纪意识,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落到实处。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量多而编制资源配备少。 我中心核定事业编制34名(干部20名,工人14名),2022年3月已退休2人,现实有32人,其中40岁以下职工0 人,40—50岁职工14人,50岁以上职工18人,5年内将退休13人(8名工人,5名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急需新鲜血液,而核定工人编制14人,导致在编工人退休后无法招聘,存在工作人员越来越少,工作量多而编制资源配备少的情况。 (二)临聘人员不足。 我中心现有临聘人员外借占多数,不能根据我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自主选择。且随着新道条的实施,我中心工作职能职责进一步增加,工作量加大,适用的人手越发不足。 (三)智慧交通推进缓慢。 目前已建好智慧公交项目并投入使用,已建好货运企业实时监控系统平台,因未完成所有货运车辆及驾驶员信息的录入等原因,暂未使用。 出租汽车服务智能监管平台因资金问题迟迟未能启动,在二级维护企业中推广升级全程视频监控系统并接入统一监控平台处于推广落实阶段。 (四)公交营运企业优惠政策、补贴力度不够且财政补贴不能及时到位。 由于我区的公交企业除政府向公交企业购买服务补贴外,未享受任何优惠政策、营运补贴,且无最低盈利保障。加之,在免费优惠换乘方面企业将承担部分费用(一小时免费优惠换乘系统改造由区财政和公交企业各负担一半;普通卡区财政补贴 75%,公交企业负担25%;残疾人优惠卡财政补贴40%,公交企业负担 60%),我区公交企业亏损较大,公交运力资源配置与效益之间的矛盾较大,公交财政补贴迟迟未能到位,班线客运的现状也呈萎靡趋势,导致企业在车辆设备购置、更新的投入以及企业在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经营冷僻线路等方面的投入积极性不高。 三、工作建议意见。 (一)进一步推进智慧交通项目落实:一是我中心全力配合交通局,建设出租车服务智能监管平台;二是我中心配合交通局,推进货运企业实时监控平台的建设和管理使用,实现货运企业全过程、智能化安全监管,提高预防有效率,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三是在二级维护企业中推广升级视频监控系统,将该视频监控系统接入统一监管平台,以保障维修企业二级维护质量,避免弄虚作假;四是加强璧山智慧公交系统项目的行业监管,在实际运行中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监管系统、公交线网大数据系统、人工智能+智能调度系统、智能换乘支付系统,实现智能换乘支付、智能调度、线网大数据、行业监控等综合应用;五是建议高速公路、机场等重特大工程项目工地安装摄像头,实行全程监控,确保工程质量。 (二)配合交通局进一步推动公交企业优惠政策,加大补贴力度,并促进财政补贴及时到位,提高企业运营和更新投入的积极性。 (三)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有序培养交通后备力量。 四、2023年工作计划。 (一)加大运输行业监管力度和民生服务力度。 加强节假日期间运输组织和运力协调;加强客运、出租、公交行业管理和出租车、公共汽车驾驶员管理考核力度;完成文明城区创建各项任务指标;及时回复各种投诉;及时按程序申报运输企业专项补贴,积极为缓解客货运企业经营压力、保障群众出行想办法;全力配合交通局,推进璧渝出租车同城化建设,建设出租车服务智能监管平台,推进璧山出租行业建设一体化,不断改善市民出行环境,构筑璧山与重庆主城良性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二)加强安全监管,确保交通安全生产态势持续稳定。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明确本单位及各科室安全事务性工作,落实各项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形成全员管安全的工作合力;继续抓好道路运输行业、轨道交通、水路交通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督导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道路运输行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登记、存档和上报工作。 (三)落实交通工程建设及质量安全监督工作。 每月对在建公路工程督导不少于6次;及时办理质量监督申请和组织监督交底;及时组织中间交工和交工验收检测、出具中间交工意见书及交工验收意见书;增加波形护栏镀锌层厚度检测;加强对第三方检测公司的管理。 (四)强化驾培维修企业监管。 加强维修企业及驾校的安全巡查督导,至少每月督导12家企业;每月抽查二级维护企业二维作业至少4家,继续推动三类维修企业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配合环保部门继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对I/M制度及VOCs排放维修企业进行督促指导;做好2022年度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企业和机动车维修企业安全服务质量及信用评价考核工作。 (五)进一步完善质量信用考核工作。 拟制定《质量信用评价考核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以徐搴锴支队长为组长,洪其凯主任为副组长,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质量信用考核机制,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优质服务。 (六)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监督制约,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筑牢干部职工反腐防线;落实“三会一课”,加强警示教育和廉政文化宣传,抓好党员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提升党员党性修养;落实党务公开,促进管理透明化;加强对工会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自2020年08月17日至2025年08月17日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填表人: 周廷燕联系电话:13140392258报送日期:20230217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