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450698303R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璧山区园林绿化管理所 |
法定代表人 | 孙银锋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璧山区园林绿化管理所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负责城区的绿化管理、设计、规划等。 | |||
住 所 | 重庆市璧山区璧泉街道永嘉大道11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孙银锋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璧山区城市管理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1.4405 | 146.0907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璧山区园林绿化管理所 | 从业人数 | 35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璧山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基调,持续改善城市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与养护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把城市绿化提升作为推动城市建设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助推器”,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供有力载体,打造“近悦远来”的生态之城。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稳步增加城市绿量,筑牢城市生态本底 为进一步强化城市生态宜居性,提升城市健康舒适度,拓宽城市生态空间,通过新建道路绿化、建设口袋公园、立体绿化、城市绿道绿廊等多种途径,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完成新立路北侧、万家岩游园、拱桥社区公园、三角滩桥边坡绿化、鹰嘴岩绿化、云巴慢行系统绿化、锂山一路、两岔河社区体育文化公园、新裕路、龙梭山路、华龙货车停车场、重壁山路东侧、玉泉湖公园、重庆中医药学院、大兴隧道口、御湖公园、茅莱仙境一期等绿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布局均衡、点线面结合、城绿相生的城市绿化网络,提升建成区绿地总量。此外,今年社会单位完成居住小区、生产厂房等配套类绿化项目38项。今年以来,新增城市绿地面积达到269.29万平方米。 (二)园林绿化“增绿提质”,扮靓城市再添新彩 1.改造“坡坎崖”,城市披“绿毯” 完成黄桷坡、祝嘉路停车场旁高斜坡、黛山大道(虎峰大道以南)高斜坡等坡坎崖立体绿化建设,以及“云巴”沿线柱体绿化,将三角滩桥河岸边坡作为2022年新增“坡坎崖”示范点项目进行景观打造,在充分保护原生植物群落和地形地貌特征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在城区和各建制镇内利用闲置坡地、堡坎、崖壁栽植适宜的藤蔓、色叶、开花植物,优化城市绿化空间层次。新增立体绿化覆盖面积6000平方米。 2.打造“山城绿道”,串联城市绿地 完善云巴慢行系统绿道(双星大道至双龙大道)沿线绿化建设,沿线种植草坪25万平方米,栽种兰花樱、香樟、樱花、桂花、美国红枫、银杏等30余种乔木3200余棵,让云巴景观绿道与城市景观相互渗透,打造高品质生活区的城市创新布局。 3.打造“山城花境”,美出全新“境”界 不断引入丰富的苗木、花卉品种,在街头绿地打造“花境”景观,让市民不仅能“推窗见绿”,还能闻到花香。“山城花境”建设以植物造景为主要特色,辅以文化景观石进行点缀,用自然的形式来展示花卉、植物的层次效果,以及绚丽多彩,婀娜多姿的形态,营造出层次丰富、色彩和谐、质地独特、季相分明的美观效果。已完成虎峰大道与黛山大道交叉口、璧山隧道口、古道湾公园双星入口、古道湾公园茅莱山入口、渝遂高速下道口、渝蓉高速下道口、青杠下道口、福顺大道与枫香路交叉口、人民广场东路、西路、永嘉大道公共厕所、沿河东路卓家坝和云巴沿线13个站点共25个景观节点品质提升工作。 (三)完善“公园之城”建设,让城市住进公园 1.建设口袋公园,“兜”起居民幸福感 对城区中较小的地块进行绿化种植,再配置休闲座椅等便民服务设施,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完成万家岩口袋公园与拱桥社区口袋公园建设,新增口袋公园面积13000平方米。 2.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公园,打造全民健身新载体 “公园+体育”让体育绿起来、让公园动起来、让城市活起来。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日益增长的需求,激发人民群众的健身热情,今年建成投用两岔河体育文化公园。园内安装有乒乓球台、单人平步机、太极揉推器等各类健身器材,满足市民不同的健身需求,新增社区体育文化公园面积9600平方米。 3.城市公园更新提质,“老公园”注入“新活力” 对瀚恩公园进行提档升级。以努力提升公园景观效果新意境、基础设施新功能、人文品质新特色为目标,对瀚恩公园开展更新提质,推动城市公园高品质高质量发展。完成瀚恩公园内长势杂乱的乔、灌木、草坪修剪梳理并清除绿化带内乱石杂草,完成裸露土地补栽补植,加装休闲座椅15个,对公园花台进行翻新改造。 4.积极推进重庆市重点公园申报工作 为全面加快推进我区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推动园林绿化事业健康持续发展,2022年电视塔公园、秀湖公园和观音塘湿地公园被评为重庆市重点公园。 (四)用心管护,精心“梳妆”,确保生态绿化成效 1.绿化补缺提质,擦亮城市生态底色 城市园林绿化补缺提质,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在“补”字上做文章,做到因地制宜,应绿尽绿。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城市园林绿化补缺提质专项工作小组,从重点城市公园、城市道路着手,对现有园林绿地因自然老化和人为破坏等因素,造成乔灌木、绿篱、种植块、地被呈现缺株、断档、空洞、斑秃等不良景观效果,分片区、分路段逐一制定补缺提质方案,采取补栽补植、节点景观营造等多种方式实施城市绿地更新提质,由点至面逐步完成建成区现有园林绿地景观提质工作。完成秀湖公园、观音塘湿地公园、枫香湖儿童公园、沿河东路、沿河西路、双星大道等15个城市园林绿化补缺提质项目,补缺提质面积10万平方米。 2.强化管护措施,巩固绿化成果 一是加强行道树的科学规范修剪。制定《璧山区春季园林乔木修枝整形专项工作方案》,充分把握园林植物修剪意义,消除各类车辆通行障碍、解决树木过密过长影响居民生活、遮挡灯杆告示牌等问题,避免高空枯枝断枝坠落造成安全隐患等。完成黛山大道、双星大道全段、沿河西路、紫竹二路、东风路、璧铜路、璧渝路、皮鞋城二路、璧青路等主干道路以及全区重点公园的修枝工作,总计修剪行道树5000余株,林下空间梳理35万平方米。 二是开展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全区病虫害普防工作已全部完成,病虫害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璧山城区内所有公园、道路均已进行农药喷洒处理,对病虫害进行了有效预防。同时加强水肥管理,重点对树圈、树池内乔木进行专项施药追肥工作,对城区造型罗汉松进行专项病虫害防治,确保植物长势良好。并与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开展菟丝子专项技术服务合作。 三是全面更换补植草(鲜)花。在重要节庆前夕,对公园、广场、城区主要道路及重要景观节点集中栽植摆放草(鲜)花,并在其他时段按需补充更换。多采用夏瑾、孔雀草、多头鸡冠花、香彩雀等色彩丰富,形式多样的草(鲜)花品种,其中古道湾公园9200㎡梯田花海累计更换栽植草(鲜)花100万余盆,全区共计更换草(鲜)花240万余盆。 3.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守护绿色“活化石” 充分挖掘古树价值,加强合理利用,经现场调研和勘察,并报经市城市管理局审批,确定我区的古树名木资源有:一级2株,二级77株,后备120株。完成所有古树名木的挂牌工作,并已与各相关管护单位进行了交接工作。 (五)不惧“烤”验战高温,勠力同心护绿叶 1.合理安排,充足抗旱人员及设备 1台水泵配备2名工人,1台洒水车至少配备3名人员,其中司机一名,养护人员两名。公园等集中绿地满足4000㎡配1名工人,道路绿地满足500m配1名工人。每日出动抗旱人员400余人,洒水车85台,雾炮车13台,浇水4万吨,每日浇灌面积达到450万平方米。 2.科学组织,多样化开展抗旱工作 高度重视,把抗旱保苗作为中心工作,按照细浇慢灌、浇足浇透的原则,采用人工接管浇灌、洒水车喷灌、抽水机及水车浇灌等方式,对干旱严重和新栽植苗木重点浇灌;对重要景观节点、重点景观树,采用移动式滴灌袋浇水,对行道树每两天打一次叶面水进行浇灌。同时对抗旱性、抗风性较差的植物采取遮荫、修剪、抹芽和加固支撑等相应措施。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实施“推窗见绿,出门见园” 一是全面优化城市园林绿地布局,增加绿地总量,提高绿地质量,坚持建筑红线退让10-40米用于延伸城市绿廊、绿带,全面完成新建道路绿地建设,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进一步提升建成区绿地总量,2023年全年新增城市园林绿地面积40万平方米以上。 二是持续推进公园建设。推进公园建设由传统单一的休闲娱乐场所向“公园+”方向转变,提高自主规划、设计、建设水平,以及增加人文元素等措施,促进公园景观与文旅项目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园文化内涵和景观品质。2023年新建口袋公园3个。 三是全面实施“坡坎崖”绿化美化。推进坡地、堡坎、自然山体崖壁等秃斑待建地,以及沿高铁两线、沿高速两旁、沿江河两岸、沿旅游景区周边、沿城郊环线等“五沿”重点区域的绿化、彩化、香化、美化,丰富林相、色相、季相、品相,2023年新增1个坡坎崖滩绿化美化示范点建设项目,进一步优化城市绿化空间,让城区面貌更美、环境更优、品质更高。 (二)继续推进“增花添彩,绿上添花” 一是重视城乡绿化美化生产苗木培育,加强鲜草花基地和苗圃用地建设。完成青杠苗圃建设实施,调整苗木品种结构,增强苗木储备力量,实现苗木管理提档升级。 二是继续推动城市景观节点打造,因地制宜在城市绿地重要节点打造“花境”景观,安放文化景观石,有机更新城市休闲服务、公共服务设施,扮靓“城市窗口”,2023年完成实施5-10个“花境”景观建设。 (三)植绿护绿补短板,增量提质升品味 2023年将重点推动建成区园林绿化补缺提质工作全面铺开,及时处置衰亡待换植株、缺失待补地块,提高缺窝补苗效率,统筹实施布局划点、放线栽植,实现绿化品质提档升级,力争补植率达到100%,确保绿化景观完整性。2023年完成黛山大道、东林大道、璧青路、福顺大道、聚金大道等重要路段绿化补缺提质,实施补缺提质项目总面积不少于3万平方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自2020年02月25日至2025年02月25日)。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2017年12月12日获重庆市人民政府表彰“重庆市2012-2016年度生态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2021年3月1日荣获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的“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填表人: 陈浩联系电话:15340544636 报送日期:2023年03月06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