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2023年度

璧山高新区现代工业发展促进中心

日期: 2024-06-20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MB1E218854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年度)

单 位 名 称

璧山高新区现代工业发展促进中心

法定代表人

陈沂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璧山高新区现代工业发展促进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推动璧山高新区现代工业发展提供服务。主要承担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外技术交流、产业发展合作,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经济运行研究与分析、统计等事务性、服务性职责。

住    所

重庆市璧山区璧泉街道牛角湾路7号

法定代表人

陈沂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璧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

5

网上名称

璧山高新区现代工业发展促进中心

从业人数

6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严格按《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一)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截至目前,园区入驻弗迪锂电池、康佳研究院、青山工业等企业195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89家。2023年,璧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008.5亿元,同比增长7.8%、战新产值379.5亿元、数字经济产值354.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28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工业投资195.6亿元、同比增长17.5%,进出口总额达到57亿元。 (二)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着力构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用好产业招商专班,大力实施“一集群一专班一政策”链式招商,大抓行业龙头和隐形冠军招商,持续做好建链延链补链文章。成功签约项目118个,合同投资额672.8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的项目11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签约比亚迪动力电池研究总院、苏州凌创、蔚蓝科技、德濠科技等项目38个,合同投资额260.56亿元;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签约康佳新一代终端及智能座舱车载显示、昇印光电、Global Magic、湘巨电子等项目43个,合同投资额201.341亿元。智能装备产业方面,签约科普动力、宇辰高端机床、恒隆科技等项目33个,合同投资额198.81亿元。签约新兴产业及大健康产业项目共4个,合同投资额12.05亿元。宏玮电子、蒙恩机器人等项目48个开工建设,璧山中新智能产业园项目(一期)、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生产项目等25个项目投产达效,资金到位额125.4亿元。 (三)科技创新水平稳步提升。创新主体规模稳步壮大。2023年新增科技型企业314家,累计达1901家;高新技术企业新通过专家初评161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69家,累计达到20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16家;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2个,总数达到171个。创新载体效能实现跃升。制定《科技创新孵化载体建设管理考核方案》,规范科技创新孵化载体经营行为。平创半导体研究院获评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孵化园成功创建国家级孵化器,累计创建国家级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孵化器3家。总孵化面积已达3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团队)总数563家。培育1家Pre-IPO企业(恒昌医药公司),1家产业独角兽区域总部(欣瑞成公司)。建立9家博士工作站。研究院经济带动效应明显。累计建成研究院公司36家,其中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已孵化落地“硬科技”项目53个,培育了平创、鼎旺等一批市级“专精特新”企业;重庆理工大学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首年入驻便成功落地“低碳科技装备研发制造项目”“工业数字孪生虚拟仿真平台项目”等产业化项目4个,申请知识产权38项,实现营业收入2000余万元;中国兵装传动技术研究院搭建完成“1+4+N+1”科技创新体系,形成“新能源变速器+核心零部件+软件生态”产业布局,拥有核心技术135项,成功突破4项国外垄断的“卡脖子”技术,推动青山工业成为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技术策源地。(四)持续优化“近悦远来”营商环境。 创新服务举措。用好“亿元规上”工程机制,实施规上企业“精准画像”,梳理重点产业全链条图谱,做靓“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品牌活动,搭建本地配套平台,帮助19家企业争取到本地重点企业订单5.34亿元。协助78家企业招工4500余人、14家企业招引技术人才118名。深化“审批代办专员”制度,为128个社会投资项目代办行政审批手续280项。“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政企直通车”累计收集问题281个,解决264个,办结率达94%。强化资金保障。组建工业企业流动性信用贷款、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等“八大资金池”,支持229家企业获得贷款11.7亿元。构建包含种子基金、天使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支持体系,累计签约基金12支、总规模68.27亿元。抓好企业上市。23家企业进入重庆市拟上市企业储备库,其中6家企业被评定为重庆市拟上市重点培育企业。19家企业成功进入区级拟上市重点企业培育库,其中A类库企业14家,B类库企业2家,重点关注类企业3家。 (五)全面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坚持规划引领。园区远期规划范围105平方公里,获市政府批复国土空间开发用地范围34.13平方公里,现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完成高新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完成6.6平方公里南部片区、5平方公里来凤专业市场片区控规修编。高标准谋划打造7.5平方公里的曙光湖智慧城,完成曙光湖公园、孵化中心等项目已完成方案设计。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开工横三路、锂山路等拓展区道路6条、10公里。有效破解空间难题,完成2000余亩土地征拆、2000亩土地整理。生活配套持续完善,高新区实验学校、凤凰小学二期建成投用,青杠经适房力争年底完工,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正式运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2025.4.27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填表人: 刘智英联系电话:13996237976  报送日期:20240328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