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2023年度

重庆市璧山区职业高级中学 重庆市璧山职业教育中心

日期: 2024-06-20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450696121U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璧山区职业高级中学 重庆市璧山职业教育中心

法定代表人

陈国庆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职业高级中学 重庆市璧山职业教育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实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短期职业培训等工作。

住    所

重庆市璧山区璧城街道办事处东林大道38号

法定代表人

陈国庆

开办资金

618(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璧山区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183.24

18442.92

网上名称

重庆市璧山职业教育中心

从业人数

10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2023年度,我单位在璧山区委、区政府、区教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并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各项章程制度,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学校情况 2023年度实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共招收中职学历生2002人,毕业1006人,在校学生4909人,开设103个教学班,涵盖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汽车制造与检测、计算机应用、工业机器人与技术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美容美体艺术、旅游服务与管理、康养旅游休闲服务、会计事务、直播电商服务、生物产品检验检测、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网络信息安全、中餐烹饪共六大类17个专业。 二、学校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党的建设,提升党建工作实效 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和区委十五届六次全会精神,高质量、高标准开展主题教育。今年以来,共开展中心组学习12次,班子成员讲党课14次,专题研讨4次。二是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2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严格落实廉政约谈制度,分管领导对重要岗位、重点人群不定期开展约谈教育,学校纪委在节假日及重要节点对全校职工开展集体约谈,共开展集体廉政约谈10次,发布廉洁提醒5次。坚持党建统领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全校教职员工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学校督导室每天不定时对全校开展督导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并责令整改。三是强化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管控。今年召开意识形态研判会2次,听取各分管领导关于分管领域意识形态的工作汇报,分析研判学校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前预防,及时处理。大力开展净化网络舆论环境专项整治,全面清理网上政治类有害信息,坚决打击谣言和虚假信息,严肃整治低俗媚俗类信息,确保信息能传导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 (二)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保障 一是稳步推进三期工程项目。截至目前,学校三期建设高效推进,学生宿舍1#楼和教学楼已竣工投用,生活服务中心工程和室内体育馆主体建设基本完成,进入室内装修阶段。二是德贷实训设备投用。截至目前,1.1亿元德贷设备已成功通过验收,全部投入使用。三是基建项目提质提速。汽车专业部停车场改造,正德楼车库改造食堂,运动场改造,群英楼、励志楼室内地面墙面及门窗改造,烹饪实训室改造等建设全面完成,校园绿化实现全覆盖。四是全力推进新校区建设。新校区已完成EPC项目招标各项准备工作。 (三)拓宽德育路径,增强德育育人实效 一是深入实施“全员”德育。今年修订了全员德育实施方案,对全校教职工实行德育管理量化评分纳入绩效考核,动员全校教职员工齐抓共管,形成德育教育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参与德育,处处进行德育,事事渗透德育”的大德育局面,全面构建“全员参与,全面育人”的学校德育体系。今年,学校共聘请19名退役军人到学校担任军事管理教官,充实了学校准军事化管理力量,规范了学生言行,重塑学生风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增强德育实效。二是整合“五种”德育途径。整合主题教育、专题教育、社团活动、家校共育和实习活动“五种”德育途径,构建生态德育体系。今年以来,组建了19个学生社团,开展类别丰富的社团活动,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和自信。合唱、舞蹈、礼仪社团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级区级比赛和活动,获得一致好评;围绕校园歌手大赛、与书相约 阅读悦美师生读书分享、璧山区2023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红色文化进校园等主题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定期召开家委会代表座谈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和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学生,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共谋师生发展。 (四)抓牢教师研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课堂大练兵助力新教师成长。依托青蓝结对工程,开展新教师课堂大练兵行动,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助力新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艺,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教师获市级及以上奖项87项,论文获奖数累计37篇,论文发表累计9篇。二是以赛促教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重视教师研训,在课堂革命和大赛中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今年,旅游专业部被评为市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旅游组获2023年重庆市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市级二等奖,汽修组获2023年重庆市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市级三等奖。汽车专业教师获重庆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入选重庆市“双师型”工作室成员;重庆市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三是技能大师持续领航专业发展。数控、电梯等六个专业引进的6名技能大师和生物产品检验检测、无人机驾驶与维护两个专家团队发挥专业导向升级作用,对师生技能提升、专业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进行精准指导,今年还与科研柔性专家林克松教授进行合作,促进了专业优质发展。 (五)完善全链条培养体系,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一是优化专业设置。结合区内产业布局和人才需求,续签了华道生物检验检测、西部网科直播电商等9个订单班,围绕网络信息安全、美术和直播电商专业同相关企业开展了专业共建,提升专业和产业匹配度。二是“岗课证赛”融合提升育人质量。课程设置瞄准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借助X证书,撬动课程改革,实现课程模块与证书技能一一对应。组织学生参加中级茶艺师技能鉴定,通过率99.5%,开展数控车铣加工1+X技能鉴定工作150人次,通过率由62%提高到100%;面向学生和社会开展了电工、钳工、车工技能鉴定,通过率均在90%以上,完成平面设计师的技能鉴定,通过率98%,完成1+x证书考试,通过率达98%及以上。汽车专业部开发编写5本校本教材,其中《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教材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开发打造学校第1门在线精品课程并在“尔雅、学习通”成功上线。2023级高考报名1376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学生获市级及以上奖项共33项。三是强化“三二”分段制人才培养。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重庆能源职业学院、重庆轻工职业学院、重庆化工职业学院等6所高校达成协议,针对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会计事务、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及生物产品检验检测等9个专业,开展“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四是增强学生实习实效。今年以来,共安排3批次700余学生到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重庆鑫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重庆天赐温泉(集团)有限公司等区内重点企业实习实训。同时,在实习过程中运用“实习监管”,把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划分到班级,与班主任共同参与实习管理,稳步做好2021级学生就业安置。 (六)加强校企合作,探索产教融合育人 一是深入开展引企入校工作。依托汽修实训大楼,协同校内的机动车检测实训基地完成资质评审;持续协调解决探枫新能源及智能化汽车产业学院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同时,围绕德马吉加工中心,同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签订了共建中试平台合作协议,目前该中试平台正同川东减震公司及两家航空公司洽谈生产订单;围绕学校3D打印、激光雕刻等设施设备正同重庆市鼎冠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洽谈共建激光创意设计实训基地项目。今年7月,先进制造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已投用,正在进行产品试制。依托旅游实训大楼,与锦江集团维也纳品牌共建旅游的实训基地,以“维也纳5.0国际”为标准打造商教两用酒店,已于今年7月正式投用。二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育人。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着力点,广泛调研了解区内产业结构、用工需求等,积极对接相关企业,着力深化校企合作育人,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泰国汶干技术学院、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等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产业人才培养签订了13个协议,引企入校搭建能让学生在真实经营中实训的学生创业和孵化平台,大力培养学生市场意识和创业意识。三是广泛开展社会培训和评价。今年,我校优化完善了技能等级评价工作流程,通过建立学校考评员、技能鉴定工作师资库,强化对技能鉴定工作的考核等,共开展职业技能评价2000余人,提升了学校鉴定工作服务水平。 (七)搭建施才平台,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一是搭建施才平台。本学年学生会纳新200余人,细分为四个部门:督察部、国旗部、卫生部、宿管部,在全员德育模式下积极推动学生自主管理。以学生干部为骨干,积极参与学校常规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辅助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二是强化政治引领。以主题团日为主阵地、青年大学习为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广大青年对党和团的理论知识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高理论修养。三是完善组织制度。依据《团章》《团员工作细则》《重庆共青团发展团员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进一步完善学校团员入团制度流程,2023年上期成功发展新团员67名,建立了17个团支部,收集新生团员档案资料、整理归类90余份,团组织关系转接130余例,团员档案整理300余份,2023年下期成功发展新团员200名,建立了114个团支部,收集新生团员档案资料、整理归类200余份。四是发挥活动引领。全年开展学生志愿者活动30余次,通过活动丰富学生实践,增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并被团区委评为优秀团委。 (八)落实安全责任,筑牢安全保护屏障 一是强化法治教育。通过邀请学校法治副校长彭世万到校作法治报告,区网信办、区公安局等工作人员到校讲解、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增强学生法治意识。二是强化安全教育。通过邀请消防教官到校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开展消防应急演练等方式,增强全体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每月定期检查学校消防器材。通过组织学习《防溺水》宣传手册、召开以“防溺水”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常态化发放防溺水安全提醒等方式提升家长和学生安全意识。全面落实防校园欺凌工作,及时传达学习上级防校园欺凌专题会议精神、制定防校园欺凌工作方案、各班召开防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并明确信息员。坚持做好每月的防诈骗小教导员培训,加强学生禁毒教育,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立足早排查、早预防、常提醒,确保校园安全“零事故”。 三、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目前,学校仍存在现代职业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和思政教育片面的问题。下一步打算如下: (一)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 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举措,实施“智慧党建+”创新计划、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计划。实施“银龄”育人计划,培育“金剑工匠志愿者”品牌。强化多元共育模式,促进家校联动,形成互动共进的教育新生态。构建“大思政”格局。推进思政教育体系化,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德育思政-文化思政”四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格局。 (二)强力推进专业强校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围绕产业发展打造5个高水平专业群,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等8个特色品牌专业、市级优质专业建设。优化区职教中心师资配置。提高双师团队素质,推动校企人员双向流动。引进培养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组织教师定期到企业在岗实践。实施现代产业导师特聘计划,推动形成“固定岗+流动岗”、双师结构与双师素质兼顾的专业教学团队。 (三)推动产教融合育人 推进产教对接融合,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话协商机制;培育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围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需求,联合开展资源开发、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推动“政校行企研”合作办学,构建校企发展共同体。深化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改革,建成产教融合示范学校。 (四)提升社会培训能力 落实社会培训职责,积极申报技能等级鉴定资质,扩大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种类规模。开展“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创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学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2019年12月12日至2024年12月12日。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2023年4月荣获璧山区中小学生啦啦操锦标赛高中组一等奖; 2023年5月荣获璧山区中小学学生艺术活动月班级合唱(高中组)一等奖; 2023年5月荣获璧山区中小学学生艺术活动月校园集体舞(高中组)一等奖; 2023年9月荣获璧山区中小学学生艺术活动月优秀组织奖; 2023年9月被评为2022至2023学年度先进集体; 2023年11月荣获“书香党支部”; 2023年12月荣获“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二届智能制造职业技能竞赛汽车装调赛项优秀组织奖; 2023年12月荣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创新成果典型案例征集展示活动“优秀典型案例”。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填表人: 黎静联系电话:18182287296  报送日期:2024031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