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450697423A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璧山区妇幼保健院 |
法定代表人 |
彭彩碧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璧山区妇幼保健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以提高全社会卫生保健水平及儿童优先、母亲安全为宗旨。医疗业务、妇幼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 | |||
住 所 |
重庆市璧山区双星大道3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彭彩碧 | |||
开办资金 |
78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璧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838.17 |
13262.52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璧山区妇幼保健院 |
从业人数 |
38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年度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1. 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报告目标任务责任完成情况。 区妇幼保健院涉及考核指标18项,已完成15项,完成率为83.33%。未完成3项,分别是“两癌”消除行动、论文专利数量及孕产妇死亡控制。其中“两癌”消除行动因市级方案未下发而未能按时开展;论文专利数量未能提升10%,但质量明显提高,发表顶级期刊论文1篇;孕产妇死亡控制不佳,发生孕产妇死亡1例。 2. 璧山区2023年卫生健康系统综合目标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区妇幼保健院考核指标60项(含补充指标),已完成57项,完成率95%。未完成3项,分别是妇幼保健子平台建设、以工代赈项目和市级适宜技术推广。其中妇幼保健子平台因区级层面未统筹推进而搁置;以工代赈因发热门诊未招标而未实施;适宜技术推广不佳,本年度未推广市级适宜技术。 3. 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及卫生部门督查评价指标完成情况。 区妇幼保健院涉及考核指标20项,除负债率因增加贷款有所增长外,其余19项均已完成,完成率95%。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 党建引领焕发新活力。 聚力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持续推进基层建设攻坚工作。一是加强自身建设,厚植组织土壤。新建党员突击队3支、设立党员责任区14个。二是坚持服务群众,传播价值清风。坚持“开门搞党建”,为基层提供技术诊疗服务343人次,开展送健康活动68场次。三是党建业务融合,结出丰硕成果。“璧幼好孕 婴你而来”等品牌建设卓有成效,不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四是借助主题教育,持续推动发展。班子成员带头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党员掌握学习方法,确保学习成效。党组织吸引力不断加强,全年收到入党申请书34封。 2. “圆梦三甲”砥砺向未来。 以“三甲”创建为抓手,持续深化内涵建设,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一是狠抓质量管理。开展全面质量管理,通过“建标准、抓落实、严督导、限时改”等手段推动医疗保健管理质量持续提升。二是聚焦“三全”服务。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全面实践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服务模式,持续凸显机构公益属性。三是精准功能定位。构建“大专科、强综合、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模式,不断拓展学科建设内涵。通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3. 辖区管理迈上新台阶。 以保障母婴安全为核心,不断巩固全区妇幼健康服务网络。一是完善妇幼服务网络。制定分工协作方案,明确各机构职责,进一步夯实网底。二是夯实孕情摸排网络。建立健全三级预防管理机制,实现重点人群全程动态监管。三是提高基层救治能力。开展“一对一”技能培训会,并免费为基层配发急救物资。四是切实开展群体筛查。全年开展免费婚检8022人,免费孕优检查2278人,产前筛查3402人,新生儿疾病筛查3564人,免费“两癌”筛查22192人,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五是推动重大公卫项目。全区艾梅乙早检率达96.36%,干预阻断成功率达100%。六是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全年组织线下活动75场,受益人群达12730人,发布线上作品466篇/条,前50科普作品平均阅读量达1453次/篇。 4. 质量管理实现新突破。 围绕三级妇幼保健院创建要求,从结构管理、过程管理、效果评估三个维度不断深化质量管理内涵建设。一是强基础,牢固质量管理。持续强化制度建设,明确职能职责,并不断完善质量考核,确保质量管理责任明确,促进责任落实。二是抓过程,提升质量管理。推动院科两级质控管理常态化,每月召开质量管理会议,并完成PDCA案例41个,2个获市级以上奖项。三是重结果,终末成效显著。医院管理质量不断提升,助推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5. “人才强院”始终在路上。 近年来医院坚持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一是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2023年引进儿科、妇科等高层次人才15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0人;正高1人、副高1人。新进儿科博士朱兴旺在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影响因子为13.8分的SCI论文。二是加强内部人才培养。培养儿科学科带头人1名,选派53名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学习,组织院内培训87次,培训约4600人次。三是优化人才考核方案。制定实施《高层次人才考核办法(试行)》,修订完善临聘人员薪酬待遇方案,全方位体现人才价值。 6. 专科发展构建新格局。 医院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构建起“大专科、强综合、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模式。一是不断突出妇、产、儿专科特色发展。持续提升不孕不育、PAG、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儿童生长发育、HPV宫颈疾病等特色服务质量,并成功引进李廷玉专家工作室落户医院。二是做大做强综合外科。新开展乳腺癌保乳、妊娠合并阑尾炎、输液港、蹼状阴茎整形术等服务项目。三是积极筹建“妇孺国医堂”。充分发挥“妇幼+中医”的特色优势,推广中药棒棒糖、中药代茶饮、小儿药浴、小儿推拿、小儿针灸等中医药服务项目,广受群众好评。 7. “五心”妇幼凸显新成果。 医院围绕“五心”妇幼保健院创建要求,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深化服务内涵。一是严格实施“1239”质量管理工程,确保患者医疗安心。二是持续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实现患者全程放心。三是积极打造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助推患者就诊省心。四是升级改造就诊环境,增设便民设施,赠患者以环境舒心。五是开展“微笑在脸”专项行动,实施“一科一品牌”优质护理服务,时刻体现服务贴心。2023年10月医院成功创建为重庆市首批“五心”妇幼保健院。 三、困难与不足。 1. 辖区基层妇幼服务网底薄弱。村医多为老年男性,孕情摸排不便,每年都会发生孕情漏报,也是导致今年发生孕产妇死亡1例的主要原因。2. 人员编制不足,影响职工晋升。目前医院70%都是临聘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编制不足也严重影响职工的职称晋升,导致人才吸引力不足,阻碍医院学科发展。3. 引才留人亟待提升。产科、儿科、超声科、急诊科、危重症科等科室的医生都比较难招,保健院作为专科医院,待遇偏低,较难吸引和留住人才。4. “少子化”时代,生育率下降。妇幼保健院业务受到冲击较大,转型面临人才、资金、设备等重重困难。5. 学科建设需进一步深化。医院三、四级手术率、出院患者微创手术比例还较低、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病种也较少。6. 服务内涵亟待提升。门诊中医药诊疗人次占比、门诊服务对象预约诊疗率、门诊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等指标不理想。 四、工作思路。 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全力保障辖区母婴安全。持续加强医院质量管理,巩固“三甲”、“五心”创建成果,健全“三全”服务体系,强化“大专科、强综合、中西医结合”发展模式,深化服务内涵,提高患者就医感受。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016年03月29日至2031年03月28日;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2024年03月01日至2029年02月28日。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填表人: 钱渝联系电话:17316728892 报送日期:2024年03月19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