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2023年度

重庆市璧山区丁家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日期: 2024-06-20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450699955E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璧山区丁家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法定代表人

白涛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丁家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促进农村发展。负责农技、农机、林业、水利水保、水产、畜牧、气象、土地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农项目、惠农政策、农村饮用水安全、乡村振兴、扶贫开发等相关事务工作。

住    所

重庆市璧山区丁家街道惠民路

法定代表人

白涛

开办资金

31(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丁家街道办事处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

31

网上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丁家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35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把返贫致贫风险解决在萌芽状态。一是坚持每月持续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排查;二是534名三级帮扶人对183户、457名脱贫人口和7户、14名监测户常态化开展帮扶;三是抓好稳岗就业,脱贫人口已就业252人;四是全面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行动,收集相关问题10个,已整改完成10个,今年新增监测户2户4人。 二、促进乡村振兴 1. 推进项目建设。实施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一事一议)等项目12个,主要为: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2个,三五村、天灯村2023年儿菜加工建设项目,黉学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黉学村冷链车购置项目);“三变”项目2个,瓦窑湾(原新华村老办公室)装修改造项目、瓦窑湾民宿配电项目;人居环境整治项目2个(激励金项目及农房风貌);一事一议项目6个,石垭村美丽乡村(村容村貌改造项目)2个、石垭村小型农田水利项目、乡愁大院建设及龙安村太阳能路灯项目。推进移民美丽家园建设,首批建设有序推进。申报“三变”改革试点村3个(新民、黉学、竹林湾),积极配合引进奥中养兔项目,计划总投资3.6亿元。 2. 抓好生态治理。一是抓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全面摸排辖区5亩以上种植情况,建立完善30亩以上种植大户建立台账。二是严控桔秆焚烧。广泛开展禁止野外焚烧秸秆及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建立常态巡查机制,严控野外焚烧。三是开展长江“十年禁捕”,加强巡查执法,街道领导每月带队开展巡河不少于1次,现场巡查发现涉渔违法违规行为70余起,劝离垂钓人员90余人次。四是加强水体治理。开展山坪塘“回头看”,建立运行维护监管台账,对无法蓄水山坪塘进行再摸排;推进三五水库饮用水源整治,完善饮用水源污染源管理台账,做好日常巡查监管,坚决遏制和查处影响水质的一切违法行为,拟定了《璧山区丁家街道三五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方案》,将会同正兴镇一并实施。督促村居加强生态湿地日常巡查,建立街道每月生态湿地巡查记录,引导生态湿地退出转产。 3. 壮大集体经济。实施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1个(黉学村),项目已经验收并出租给第三方产生收益9.58万元/年。持续指导17个村壮大集体经济扩大收入范围,已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完善劳务合同,对村集体经济涉及收入应纳尽纳,全街道17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平均收入55.92万元,村均收益35.48万元。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收集归档。组织参加市级乡村振兴干部培训2批次,完成村社耕地分类统计和村社集体资产资源统计,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确权档案整理。 4. 夯实产业基础。新型农业产业主体多样化呈现,累计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48个(专业合作社56家、家庭农场26家),龙头企业13家(其中市级4家)、村级综合服务社16个(星级社3家);休闲观光农业8家,规模特色水果采摘园6家,新增致富带头人7个(累计30个)。申报培育“头雁”项目1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36户,市级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处,种养结合示范点1处。新增市级专业合作社1个,农产品争创“二品一标”,形成绿色农产品3500余亩,“鲍哥鲜食葡萄”、“椒知椒”花椒、璧莹儿菜、汪氏鲜葡萄等4个特色农产品获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定;申报“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高古村儿菜、龙安村葡萄、石垭村乡村旅游),累计6个;提升2万亩儿菜品质,推广花椒、水果等种植1.5万余亩,引导儿菜加工企业通过包装、研发儿菜加工项目,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5. 水利设施完善。完成16个村农业节水奖励申报,完成五里冲、鱼塘湾水库维修养护,积极配合推进璧南供水工程项目建设,已实施约6公里。完成丁家街道场镇供水管网1.9公里改造资金(325万元)申报,核查河道疑似碍洪遥感图斑48个。 三、狠抓安全生产 1. 严防森林火灾。落实林长制要求,注重宣传引导,层层签订防火责任书,规范防火警示牌,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力度。注重巡查防控,加大巡山护林和值守,规范设置森林防火观测点3个,完成改建防火检查站1个,修缮防火通道25km。注重应急保障,充实应急救援分队,开展防火应急演练1次,在有林村和近山农户配备2号灭火工具、砍刀等灭火物资1500余件,坚持24小时值班和“零报告”制度。 2. 抓实防汛抗旱。调整充实防汛抗旱暨山洪灾害工作指挥部,修编防汛抗旱、山洪灾害防御、供水、防洪薄弱区等应急预案4个、水库安全预案6个。广泛宣传教育,发挥群测群防体系预警减灾作用,结合各级会议、“三级院坝会”、气象信息发布等,加大汛期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细化应对措施,对地质灾害、危旧房屋、水库水体等重点领域全面排查治理,分类制定整改措施,维修改造电力提灌站30余处,常态化对7座水库开展巡查,。强化应急值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开展水旱防御应急演练1次,水库防汛演练6场(次)。 3. 稳定粮食生产。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口。对蔬菜、水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生产企业(种养殖大户)生产及销售情况进行检查,持续推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盘活撂荒地、耕地恢复整改2200余亩地块,增加粮食、蔬菜、水果等生产面积,加强春耕生产指导,发放春耕促进生产物资15万余元,通过引水促春耕、旱地改种农作物等,确保辖区耕地不撂荒。积极发挥好农产品安全监管队伍作用,完成农残留快速检测400余个、定检1批次。 4.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积极协同监督管理等部门,加强农资、种子质量监管等专项检查。推广农药化肥减量化,完善种植大户台账,指导农业生产企业(种养殖大户)规范填写台账,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持续开展变型拖拉机整治专项行动,推进变型拖拉机清零,办理农机补贴84台。 四、狠抓动物防疫 坚持每天做好屠宰场入场检疫,督促业主对屠场圈舍和御后车辆进行清洗消毒,开展畜禽的调运备案及审核,对屠宰企业的污水排放、安全生产及清洁卫生监管,对市场兽药饲料巡查监管,回收检疫证明及出具动物产品B证。常态化巡查141家养殖场,并开展养殖场安全检测、禁止销售购买假冒伪劣化肥农药等宣传完成生猪户口表、非洲猪瘟排查表,发放动物疫苗、消毒药,动物疫苗消毒药台账,处理疫苗废瓶,办仔猪耳标、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等;对辖区内所有养殖场进行养殖污染进行评估;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并建立台账;稳定生猪、家禽产量(出栏数),完成春、秋季动物防疫,辖区无动物疫情。 五、强化耕地保护 1. 狠抓问题整改。全力推进市级综合问题监测、一季度耕地流出整改、存量“非粮化”整改。目前,涉及的27个非粮化项目已整改22个、2个农房占用耕地农转用手续已报批。全面完成1138亩草皮整改率100%,积极指导转产栽种农作物。 2. 严格审批“宅基地”。落实“四到场”审批监管制度,审批农村宅基地126户,办理农转用23户,闲置宅基地摸排433户,并建立完善了台账。 3. 推进垦造水建设。勘察、设计、评审等,全街道2023年实施第一批垦造水田建设255亩,涉及7个村、20个图斑,区级统一进行招投标后启动建设。 4. 推进成园成林整治。街道制定了存量“非粮化”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完善工作台账,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组建了工作专班,建立主要领导分片联系村、驻村领导包村、驻村组干部、村干部包社工作机制,每周开展工作调度,实时更新工作推进情况。同时,街道、村组干部深入群众,逐户开展政策宣传,进一步增强群众耕地保护意识,引导耕地上发展林果业权利人逐步退出转产。此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移民安置补贴等及时上报兑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4年12月25日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填表人: 白涛联系电话:13983297699  报送日期:2024022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