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552039990W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农业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杨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农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促进农村发展。负责农技、农机、林业、水利水保、水产、畜牧、气象、土地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农项目、惠农政策、农村饮用水安全、乡村振兴、扶贫开发等相关事务工作。 | |||
住 所 |
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街道 | |||
法定代表人 |
杨顺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人民政府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 |
15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农业服务中心 |
从业人数 |
1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于2023年8月18日申请事业单位法人变更,2023年11月8日公告核准变更登记。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提升 围绕“三落实一巩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调度、工作督导。教育、住房、医疗和饮水安全保障到位。辖区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义务教育,无一人失学辍学,18名脱贫户学生享受资助政策。完成C级危房改造1户,D级危房改造2户。全覆盖落实医疗参保补助。辖区村民基本都是集中供水,没有一户因干旱造成缺水现象。利用“三大行动”,二轮集中排查,结合日常动态监测,坚决防止出现返贫致贫现象。脱贫户利益联结率达100%,1-12月25户脱贫户获得产业发展奖补资金6.1万余元。新增脱贫人口小额贷款14户63.99万元。全镇外出务工人数1.1万余人,其中脱贫人口79人,公益性安排脱贫人口就业15人。2023年对符合条件的区外人员发放交通补贴26人,合计2650元。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做到“日产日清”,排名全区前列。乡村治理开拓创新,将“院落制”“积分制”引入乡村治理中,利用积分制、红黑榜、村规民约等各种形式持续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打造基层治理示范院落5个。盯紧返贫致贫预警线,强化常态化走访排查,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日常管理监测,运用大数据比对做好监测预警。严格落实低收入脱贫人口9条增收措施,通过各种帮扶举措,促进脱贫户收入持续增长,2023年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2.54万元,同比增长11.35%。 二、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责任越压越实 坚决扛起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确保耕地保有量和质量,持续守住一般耕地保有量2.8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2.45万亩红线。完成国土变更调查295宗图斑排查梳理,整治面积334.26亩,完成卫片执法图斑排查整治9宗22.1亩,完成耕地图斑整治100宗155亩,持续推进永久基本农田流出图斑排查整治147宗116.22亩,完成市级综合监测监管图斑排查整治46宗1203.16亩,草皮整治转产1140亩、耕地补足恢复面积497.85亩、工程整治234.2亩、种植农作物184亩,完成“非粮化”存量整治562亩,国土变更“非粮化”图斑整治率达113.8%,“非农化”图斑整治率达216.9%,排名全区前列。 三、项目推进有力有序有效 立足项目为王理念,全力以赴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用大项目、好项目支撑大产业、带动大发展。千方百计争取项目,积极谋划衔接资金重大项目20个,其中涉及产业发展重点项目11个,涉及衔接资金1735万元,乡村建设行动重点项目9个,涉及衔接资金1115万元。主动出击引项目,按照“好产业、大项目、优企业”的思路,招引农业龙头企业4家,其中,重庆乐品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着力打造“璧山番茄联合国”,重塑“璧山番茄”蔬菜品牌;重庆禾裕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规划建设“四园一基地”的“云雾秘境”,将“山水、亲子、果园、茶园、农研”有机融合;陆基循环水生态渔业产业项目构建100亩“新型、高效、少污染、低能耗”的水产养殖示范基地;重庆农之春种业有限公司试点打造100亩璧山优质高产小麦示范基地,超级小麦亩产700-1000公斤。全力以赴建项目,对所有项目逐一建立项目建设责任清单,落实执行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定期对项目建设考核问效,多措并举助力各项项目如期完工。 四、产业多元共生,业态共融而行 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收行动,依托振兴驿站-莲花穴-江家坪乡村旅游线路,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据统计,已带动周边人群就业及务工达2000余人。积极探索引导群众发展民宿、餐饮、理发、摄影、蘑菇种植等多业态“庭院经济”,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经营增收。引进“七哥民间菜”等网红直播助农增收,以万亩血橙基地为切入点,发挥好联农带农机制,全镇2023年村均集体经营性收益超过43万元。积极推动喜观·昆虫王国、乐品佳、橘为果园等9家农业企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连片打造丘陵特色智慧农机试验示范片。市、区、校等多方共同推动的西南大学(璧山)专家工作站落户七塘,加速科技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全面推动七塘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五、艺术乡建之路继续深入前行 持续强化与央美、川美嵌入式合作,完成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喜观村振兴驿站和“江家坪艺术院落”落成投用。“振兴驿站-莲花穴-江家坪”形成三中心联动,将原散落的乡愁幺滩、昆虫王国、七彩田园等10余个景点串点成线成片,建立学术会议、研学活动、艺术展览等常态化文化传播交流机制,赋予农产品鲜明文化标识,推动农产品转型高端礼品、文创产品。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理念,坚持“艺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动员群众参与拆除违建柴棚圈舍83个,门前垃圾清理137处,规整美化农房及附属设施181处,新建路肩、花带10余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新安装太阳能路灯1500盏,新设旅游指示牌32块,新建农村无害化厕所35户。精细打造合璧津依凤下道口至江家坪、莲花穴、喜观振兴驿站、七塘场镇旅游环线。成功举办重庆市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和重庆市第三届雕塑大展、重庆市第三届乡村艺术集,接待市内外考察团67场次,吸引游客20余万人,被《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50余次。 六、其他工作统筹推进 林业方面,全年新植树530余亩,开展阳岫村低效林改造80余亩,完成松林线虫病除治4910余亩。新修防火通道1.3公里,维护防火通道2公里,新设消防水箱3处,新设消防水桶18处,森防值守到位,全年无森林火灾。水利方面,持续推进“党建统领,水价治理”工作,新建管道增压泵4个,新修饮用水池1个,有力保障镇6728户群众用水,各村平均水损率在20%以下。协调维修病险山坪塘9口,协助永丰水库、周家沟水库大坝白蚁治理、验收,协调周家沟水库雨水情设施设备安装验收,有效保障水利设施安全。气象方面,利用璧山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发送气象信息100余条,对农业生产、灾害预防、应急管理、森林防火等起到了重要的预警指导作用。畜牧兽医方面,保质完成春秋季动物防疫接种工作,防疫密度达100%,组织3名兽医参加“璧山工匠杯”技能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科协方面,积极参加公民科学素质大赛,获得全区一等奖。“三社”融合方面,巩固8个星级农村综合服务社创建成果,全年实现1310亩土地全托管面积,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面积1.6万亩次,回收废弃农膜91.09吨。农房宅基地审批方面,严格落实“四到场”机制,累计办理规划许可证54户。惠农政策方面,落实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37万亩涉及补贴金17.62万元,大户补贴4户84.53万元,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7355户涉及补贴金190.51万元,落实农机补贴74户涉及补贴金5.7万元,水稻、玉米、生猪保险补贴实现全覆盖。农业安全生产方面,完成农药残留快检700例,开展农机、涉农在建项目、农业经营主体、森林防火、水利等安全检查100余次,辖区农业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向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4年9月18日。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填表人: 李莎莎联系电话:18290338374 报送日期:2024年03月28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