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街镇

区消防救援局:数字赋能 构筑高层建筑安全防线

日期:2025-05-19

消防宣传员向市民推广“消防码”


火灾扑救演练

消防安全进企业

区消防救援局常态化开展高层建筑突发火灾扑救演练

重庆,这座以4.6万余栋高楼勾勒出立体天际线的山城,既彰显着现代化都市的繁华,也面临着全球罕见的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挑战。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的“西大门”,璧山以数字重庆建设为契机,通过“高楼消防码”“智慧电梯系统”“智慧消防物联平台”三大创新实践,构建起“全民参与、智能监管、快速响应”的消防安全治理体系,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

高楼消防码

一码智管,激活全民共治新格局

2024年8月,璧泉街道某小区居民通过扫描“高楼消防码”,举报消防通道被电动车占用问题。系统自动派单至物业,2小时内隐患即被清除。这一场景,正是区消防救援局依托“一楼一码”实现隐患闭环处置的缩影。

2024年初,我区在全市率先试点“高楼消防码”,赋予每栋建筑唯一的消防数字身份。通过整合建筑高度、消防设施状态、风险等级等20项数据,构建五色预警模型(红、橙、黄、蓝、绿),居民扫码即可查看本楼安全评级,并一键上报隐患。

2024年11月,璧泉街道秀湖社区某高层因消火栓水压不足被标记为“橙色风险”,系统立即触发整改流程,推动物业完成管网改造。更值得一提的是,“高楼消防码”与基层网格深度融合——网格员扫码打卡巡查,数据实时同步至区应急指挥中心,形成“隐患发现—处置—验收”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系统将群众举报的千余件隐患自动分级处置:简单问题由物业即时整改,复杂问题推送至街道城运中心,重大风险则上报区级指挥平台。2024年,区消防救援局通过该平台整改隐患600余处,整改率高达98%,火灾起数同比下降45%。

如今在璧山,“扫消防码学安全”已成新风尚。截至今年4月,全区累计已有46万次扫码学习记录,覆盖80%常住人口。2024年“119”宣传月,区消防救援局推出“火眼金睛”隐患扫雷直播,吸引超10万市民参与互动,发现并整改隐患600余处。这种“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共治模式,让消防安全从部门“单打独斗”转向“群防群治”。

智慧电梯系统

疏堵结合,破解电动车“上楼充电”难题

“电动车禁止入内!”前不久,青杠街道某小区电梯内,AI摄像头识别到居民推车进入,立即触发语音警告并停运电梯。这套由图像识别、物联网传感和应急联动平台组成的智慧电梯系统,成为阻截电动车入户的“电子守门员”。

我区在80余个小区试点安装智慧电梯系统,通过AI识别精准拦截电动车。以茅莱山居小区为例,系统运行后电动车入户率从32%降至5%,物业与居民的纠纷减少90%。技术背后是多重保障:摄像头识别准确率达99.7%,系统与消防控制室联动,违规行为自动拍照存档,为后续执法提供证据链。

“堵”的同时更要重视“疏”。全区新建集中充电棚130处、智能充电桩3500个,充电费用比家庭用电低30%。2024年推出的“电池溯源”机制,为1.2万辆电动车安装电子标签,一旦发生电池过充或违规改装,系统可追溯至车主及销售商。此外,社区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入户宣传4.2万户,发放警示资料8万份,形成“技防+人防”双重防线。

2024年,全区电动车火灾事故同比下降40%,相关投诉减少75%。这一模式被纳入《重庆市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条例》,成为破解“上楼充电”难题的标杆方案。

智慧消防系统

物联感知,守护大型商业体安全

走进俊豪中央大街,300个高清摄像头、692个传感器和智能烟感装置构成“无死角监控网”。今年3月,商场某餐饮店因油温过高触发预警,微型消防站队员3分钟内到场处置,避免了一场潜在火灾。

区消防救援局在多家大型商业综合体部署智慧消防系统,集成火灾报警、水压监测、人员离岗识别等16类子系统。以砂之船奥特莱斯为例,系统实时监测消火栓水压、排烟风机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向控制室和运维人员推送警报。2024年,该系统成功预警初期火灾11起,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3分钟。

针对占火灾发生原因60%的电气隐患,区消防救援局还创新推出了“电气火灾智防平台”。在中央大街等商圈,167套物联设备实时监测电路温度、漏电参数,2024年累计预警245次,推动电气火灾同比下降8%。更引人注目的是“消防+保险”模式:商户安装智能断路器,过载自动断电的同时,数据同步至保险公司,实现风险定价与快速理赔。

2022年8月,区消防救援局在参与邻区山林火灾阻击战中,首次将无人机热成像技术与智慧消防平台联动,5天内扑灭蔓延火线30公里,守护了8个村庄安全。这场战役检验了智能系统的实战能力,也为商业综合体应急响应提供了经验范本。“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叠加技术,而是重构消防安全治理的逻辑——让每一栋楼宇可感知、每一处隐患可追踪、每一次救援可协同。”区消防救援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智慧消防”为支点,实现从“治已病”到“防未燃”的体系跃迁。

【新闻多一点】

未来,区消防救援局将在以下领域实现体系化突破:

全域感知网络升级:深化智慧消防“一张网”建设,计划将全区860余栋高层建筑全部接入物联网监测系统,在老旧社区推广“管网压力监测仪+智能烟感”组合装置,计划2026年覆盖全区80%老旧小区。

新能源安全场景突破:构建“电池溯源+智能充电+社区联防”体系,2026年前建成1.2万个智能充电桩,同步推广电池过充自断电装置。在储能电站、光伏园区部署“电化学火灾预警系统”,通过多光谱传感技术识别电池热失控特征。

韧性社区共治深化:组建由网格员、物业、志愿者构成的3000人“社区消防导师”队伍;试点“消防信用积分”制度,将电动车违规入户、占用消防通道等行为纳入个人征信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