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镇:一张“智网”护安澜 ——福禄镇“数智赋能”筑牢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屏障
6月21日清晨,梅江河面波光粼粼,智能摄像头正静静地守护着水域。下午3时,福禄镇“141基层智治平台”大屏幕骤然亮起预警:三名儿童在危险水域附近嬉戏。几乎同时,网格员赵泽德的手机响起警报,无人机迅速升空,发出清晰喊话:“危险区域!请立即离开!”
这正是福禄镇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构建的防溺水系统高效运转的缩影。今年以来,该镇创新打造“智能监测+快速响应+温情守护”模式,通过全天候、立体化的水域智能防护体系,为全镇未成年人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
智网覆盖无死角
电子围栏密织“预警网”
防溺水,预警先行。6月21日上午9时,龙宝村网格员郭大田巡查水爬岩水库时,发现救生圈等装备缺失。“暑假孩子爱玩水,这就像颗定时炸弹!”他立即通过“141平台”上传现场照片与定位,标注“公共安全——{应急设备缺失”事件。
平台智能分拨系统即刻响应,1分钟内事件即推送至相关责任人,并同步触发全镇防溺水设施排查指令。责任岗位接单后,仅用2小时便协同村级人员完成设备补充更换,并对辖区内另外3处山坪塘进行了同步巡检。
“过去防溺水靠人盯人,如今靠数据说话。”福禄镇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系统已接入全镇287个重点水域实时数据,涵盖5座水库、139口山坪塘及重点河段,为每个点位建立了包含水深、流速、防护设施等18项参数的电子档案。
依托平台,该镇还启动了“防溺水设施专项行动”,组织网格员对139口山坪塘、5座水库展开拉网式排查。截至目前,通过24小时极速响应机制,已累计发现并整改救生设备缺失、警示牌破损等隐患48处,新增救生圈28个、救生杆30根,设立警示标语35条。
动态巡查强响应
人机联动构建“防护链”
“深水区域,请立即离开!”6月23日,“141基层智治平台”再次预警儿童靠近深水区。综合行政执法队无人机迅速飞抵现场喊话告诫,与此同时,网格员赵泽德的智能手环震动闪烁,精准定位引导他5分钟内抵达现场完成劝离。
这种“空中巡查+地面处置”的高效联动,是福禄镇防溺水工作的创新实践。“单靠人力巡逻难免疏漏,现在‘技防+人防’双保险,真正堵住了漏洞。”网格员赵泽德深有体会。
“平台如同无处不在的‘电子眼’,不仅能精准定位问题,还能自动生成高频隐患分布图。”福禄镇分管负责人张银娟表示。平台“人房地事物”数据库让工作人员能实时掌握各水域巡查进度,对未整改点位自动预警,确保“发现一处、解决一处”。
自平台运行以来,该镇溺水风险预警速度提升60%,隐患平均处置时长压缩至几小时内,形成了“分钟级响应、小时级解决”的高效防护链。
“塘边都配了新救生圈,警示牌也换新了。孩子暑假在附近玩,我们安心多了!”村民龚世伟站在塘边欣慰地说道。
家校社联动聚合力
温情守护筑牢“生命堤”
“别怕,我来救你!”7月1日,福禄镇联合福禄小学开展防溺水应急演练。专业人员系统讲解安全知识、危险识别及自救互救技能后,模拟“溺水场景”演练让学生们将动作要领牢记于心。
“守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是重中之重。”福禄镇相关负责人强调,“此次演练是全镇防溺水工作的重要一环。我们将持续压实责任,凝聚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共织严密的防溺水安全网,确保孩子们平安度夏。”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薄弱环节,福禄镇创新推出“留守儿童包保机制”。平台支撑下,40名网格员与家庭“一对一”结对,通过定期走访、安全提醒,将监护责任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该镇还联动多方构建防护共同体:向500余家庭精准推送《防溺水安全告知书》;举办线上知识竞赛覆盖80%学生;网格群每日更新溺水警示视频,总播放量破3000次;塘库周边设置35处醒目标语,鼓励村民担任“民间河长”,共同守护生命安全。
“我们将持续深化‘141基层智治平台’应用,推动防溺水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福禄镇镇长章珂表示。
数智赋能,让每处水域都有了“智慧之眼”;机制创新,令每次风险皆被“闭环处置”;温情联动,使每名儿童皆受“贴心守护”——一张由数字化平台编织的安全防护网,正通过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为福禄镇未成年人撑起坚实的暑期“保护伞”。截至7月初,全镇未成年人溺水事件保持“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