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普镇:一粒南瓜籽结出“金产业” ——璧山广普镇坪中村打造南瓜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邴书记,又来这么早啊,放心,没得问题。”“我就是想来看看这些宝贝南瓜。”7月29日一大早,广普镇坪中村驻村第一书记邴冰冰刚忙完手头的工作,便快步扎进农户的南瓜地,细细询问采收进度。
眼下正值南瓜丰收的关键期,也是村民们增收的希望所在。连日来,邴冰冰每天都要深入田间地头巡查几遍,严把品质关。这片金灿灿的南瓜田,承载着坪中村发展特色产业、拓宽致富路的新探索,而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南瓜“金产业”,还得从一次“偶遇”说起……
探亲偶遇新商机
试种叩开增收门
2023年,时任区委网信办干部的邴冰冰被派驻坪中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后,他立足当地特色脐橙产业,通过举办脐橙文化节、壮大产业规模、拍摄宣传片、开发乡村旅游、推动校企合作等举措,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赢得了村民赞誉。然而,就在脐橙产业蒸蒸日上之时,邴冰冰却将目光投向了南瓜。
“单靠一种农作物撑不起乡村振兴的‘钱袋子’。”这是他驻村后常挂在嘴边的话。他认为,坪中村在稳固脐橙种植基本盘之外,更需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
2024年春节回山东老家探亲时,一则陕西企业发展南瓜产业的消息,让他敏锐地嗅到了商机——这是一种专产南瓜籽的特殊南瓜,若能适应本地水土,或许能为村民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带着期待,邴冰冰立刻联系到陕西省榆林市老闫家食品有限公司,逐项核实南瓜品种特性、种植技术、市场需求及收购模式。经过多轮沟通确认可行性后,2024年3月,企业寄来了试种种子。
为打消村民顾虑,邴冰冰和村干部冉成梅走遍全村各生产队,号召党员和村干部带头试种。终于,部分村民卸下思想包袱,加入了试种队伍。
试种很快传来捷报:南瓜顺利挂果,采收的南瓜籽卖出了不错的价钱。这份实打实的收益,让邴冰冰更增添了底气。他趁热打铁,邀请老闫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和技术员多次赴村考察。“坪中村的气候、土壤太适合南瓜生长了!”技术员实地采样检测后的肯定答复,为双方合作吃下“定心丸”。
2024年登云坪阳光脐橙文化节期间,老闫家食品有限公司不仅为活动捐款1万元,还带来价值2000多元的成品南瓜籽和试吃包,让村民和游客亲身体验产品品质。也是在这次文化节上,坪中村引进优质南瓜品种“民丰一号”,并与老闫家签订200亩南瓜种植合作协议,初步构建起“订单种植+保底收购”的稳固机制。
订单农业稳人心
百户共种致富瓜
协议签订后,有村民担忧:“要是市场上南瓜籽供过于求,公司收够了,会不会拒收我们的?”带着村民们的疑问,邴冰冰第一时间找到企业负责人。
对方给出斩钉截铁的承诺:“和百姓签约的量,永远只占公司需求量的百分之八十。”
这番承诺让村民们彻底安了心。原本犹豫观望的农户纷纷报名,全村种植户从试种时的十多户猛增到100多户。
“邴书记是真心实意为大伙儿办事,我们肯定全力支持!” 村民刘云胜笑着说,家里原有的花椒、脐橙,加上新种的三亩南瓜,一年下来能多挣不少,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南瓜育苗移栽期间,邴冰冰每天清晨都要到地里转一圈,查看长势、记录数据。遇到村民不懂的技术问题,他会立刻联系企业技术员远程指导,确保种植环节万无一失。
“你看,这片南瓜是今年3月种的,这几天正好采收。”邴冰冰指着田垄里饱满的南瓜介绍,南瓜适应性强,坡地、空地甚至房前屋后都能种。采收后在阴凉处放半个月 “养熟”,破开取籽晒干,就能直接寄给企业加工。
更让村民们认可的是,南瓜种植不仅省心,收益还很可观。邴冰冰算了一笔账:村里除了脐橙产业外,还种有花椒,但花椒收益并不高;而南瓜每亩种400棵,一亩地能产籽约300斤,按最低收购价10元/斤计算,每亩收入可达3000元,性价比优势明显。
全链开发拓效益
综合利用促振兴
南瓜籽卖钱了,南瓜肉怎么办?邴冰冰和村干部们开动脑筋,决定探索南瓜肉的循环利用。他们特意订购了两头猪仔,交由南瓜种植户喂养,专门用南瓜肉混合玉米糠麸当饲料,准备试验南瓜猪肉的口感。
“这么做,一来能填补八、九月份红苕未成熟的饲料空档,二来成本比用红苕低至少三分之二。”邴冰冰算了笔细账:红苕每斤要5毛,而按南瓜肉每斤0.15元计算,每亩可额外增收600元,刚好能覆盖南瓜种植的种子、肥料和农药成本,“相当于南瓜籽成了纯利润。”
这种“南瓜全利用”的创新思路,吸引了广普镇白鹤村、正兴镇大面坡村、河边镇浸口村等多地的驻村工作队前来考察,大家对这种多元化发展模式表现出浓厚兴趣。
如今,望着200亩丰收的南瓜田,邴冰冰又有了新的规划:“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深化‘南瓜肉养猪’的生态循环模式,同时联合企业研发南瓜面条等深加工产品,让产业链更长、村民收益更稳,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