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奏响城乡融合发展“协奏曲” 绘就巴渝和美乡村新图景
在丁家街道八寿村,数百亩稻田在微风中泛起层层金色波浪,焕发着勃勃生机;七塘镇“莲花穴”艺术院落里,艺术博物馆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漫步其中;正兴镇花田牧歌生态园内,人们尽情享受着乡村的美景与宁静……当下的璧山,城乡融合发展的步伐愈发坚定,一幅巴渝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近年来,我区依托资源禀赋,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重庆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机遇,以“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为重点,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培育发展精品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太空农业,加快推进“云雾花涧”城乡融合示范项目,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倾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地,取得较好成效。今年上半年,我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8.67亿元、增长5.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36元、增长2.8%;全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村均经营性收入38.54万元、增长67.27%。
深耕“农文旅融合”
绘就“艺术+”新画卷
一边是美丽的田园风光,一边是小型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小剧场等特色场所……在位于七塘镇将军村的“莲花穴”艺术院落,乡野乐趣与艺术元素的巧妙融合,为这座村庄增添了独特的乡土魅力。
然而在几年前,“莲花穴”艺术院落还是一个杂草丛生的空心化院落,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大多数房屋处于闲置、废弃状态。
为改变这一状况,2021年,七塘镇与四川美术学院和重庆市雕塑学会等达成合作,正式对莲花穴进行艺术活化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当地结合人居环境、村落文化、本地特色,投入资金对硬件和软件进行再造升级,以雕塑为主要表现形式,不仅打造了乡建艺术博物馆、美术馆、乡村剧场、七彩稻田等十大主题核心艺术区,还与村民共建特色民宿、自行车租赁、土特产售卖、特色餐饮等乡村互动区,从而实现了“艺术介入乡村,乡村成就艺术,艺术振兴乡村”的共赢局面。
用艺术活化乡村,如今的莲花穴院落,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既保持原有川东民居风貌,又充满艺术气息。曾经选择外出务工的村民们纷纷回乡成为咖啡师或手艺人,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打造极具乡村特色的皮具产品。同时,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也成了这里的常态,莲花穴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人人向往的艺术聚集地和网红打卡地。
“过去一年,莲花穴艺术院落接待游客超过十万人次,营收达150多万元,并带动周边果园、家禽等产业的增收。”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
农文旅融合作为一种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是农业、农村、多元主体与文旅的融合,也是城乡要素互动的桥梁和纽带。为此,我区加快建设以“云雾花涧”为代表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实施包括江家坪艺术农旅创新区民宿、万亩梯田以及璧山番茄童话王国农产业综合体等多个子项目,进一步推动“莲花穴”“江家坪”等文化艺术院落的市场化运营,从而实现项目“串珠成链”,构建起集“农文旅体康”“吃住行娱购”于一体的全链路生态圈,在提升农村文化艺术氛围的同时,也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
从高处谋划,以龙头带动,一个个项目从纸上跃然地上,标注着融合的高度和力度。
立足本地特色优势
做强现代都市农业
春末樱桃先靓台,丹珠满树万家采。今年4月,连绵的春雨让云雾山的樱桃颗颗带着“红露”,一簇簇宛若宝石般挂在枝头,煞是好看,吸引了不少游客走进果园,感受田园生活,体验采摘乐趣。
其实,八塘镇云雾山樱桃谷大规模种植樱桃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云雾山樱桃谷地处云雾山北段山麓,白天日照充足,沙质土壤中富含磷、钾,适宜樱桃种植。目前,当地种有乌皮、红妃、蓝枣红、大红袍、紫红、朱砂等樱桃品种,总面积达8000亩。
樱桃种植不仅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也有力助力了当地居民增收。去年,八塘镇设置精品旅游采摘线6条,接待游客数量超过30万人次,有效推动了周末经济和樱桃经济的火爆出圈。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产业是源动力。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擦亮“土特产”名片。丁家儿菜、大路黄花、七塘血橙、八塘樱桃、大兴葡萄……越来越多以地方命名的农产品成为促进村民增收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进一步激发了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不仅如此,我区还持续壮大蔬菜、柑橘、生态渔“一主两辅”优势特色产业规模,以实施智慧渔业、太空农场、肉兔智能化循环产业园等项目为引领,着力推动研发、育种、生产、加工、销售、品牌、体验、消费等全产业链建设,全方位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蔬菜种植面积约38万亩、水果种植面积约16万亩、生态渔养殖面积约2.5万亩,三大产业综合产值近30亿元。已认证“一村一品”示范村35个、农业产业强镇1个,有效期内“两品一标”农产品141个、重庆市名牌农产品2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个。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与时俱进谋划“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为更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璧山而言,要齐心协力做好城乡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仍需精耕细作、厚植土壤,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展望未来,我区将持续培育“一主两辅”产业,加快发展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推进高新区绿色食品产业园和康养食品产业园建设,加快实施“云雾花涧”各子项目。同时,稳步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全面统筹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深化强村富民的综合改革,努力实现乡村让人们更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