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璧山“动漫+传统”奇妙碰撞 增强儿童文化自信

日期:2024-12-23

“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哪些国产动漫呢?”“邋遢大王奇遇记、西游记……”“那你们知道这些动漫中都融入了什么传统文化元素吗?”......12月18日,在文星实验小学,一场别具特色的动漫文化主题体验活动正在进行,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对于动漫的认识和感受。

在孩子们激烈的讨论声中,老师用图片和视频向大家展示了中国动漫发展历程和经典动漫形象,详细介绍了其背后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成语与寓言故事等,以及剪纸动画、折纸动画、水墨动画等独特表现形式,让学生们叹为观止。

“原来,《小蝌蚪找妈妈》中的小动物造型取自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太神奇了!”“葫芦娃,竟然是剪纸?”……

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版画的方式描绘出心目中的动漫角色,通过一雕一刻、一拓一印,有的描画出了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样子,有的展现了葫芦娃救助爷爷的场景,有的刻出了李白吟诵诗歌时的豁达与洒脱,一个个经典的动漫人物跃然纸上。

“我这次画的是孙悟空,他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遇到那么多困难都不退缩,我也希望在版画制作中、生活中向他学习,勇往直前,做一个能为社会作贡献的人!”学生汪柏尧坚定地说道。

据课程负责人杨光玲介绍,这是学校打造的美育课程中的一部分。学校通过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全力打造“童生雅社”版画课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全面实施版画课程,并将现代动画与传统文化相融相生,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话、看得懂的图、学得会的方式,把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呈现在课堂上,由深入浅、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们在文化的世界里徜徉,点燃孩子们心中的文化自信。

近年来,我区大力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育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积极打造“动漫中华”系列文化美育课,选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蓝本和元素的经典中国动漫作品,通过主题文化讲座、手工实践、故事分享等妙趣横生的互动课堂,引导中小学生探索其背后的文化密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智慧和精神力量,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