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璧山借“长安落地”东风争当产业协同主角

日期:2025-08-08

7月29日,注册资本200亿元、资产总额3087亿元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这家由117家企业重组而成的总部级央企,不仅实现了重庆“央企总部零的突破”,更成为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关键布局。对深耕汽车零部件领域的璧山区而言,以此为机遇、借此为东风,掀开“配角经济”升向“协同主角”的新篇章,正当其时。

璧山作为中西部首个“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聚集了比亚迪、青山工业、龙润转向等龙头企业,积累了扎实的制造能力与产业生态,为区域经济发展筑牢了产业根基。但随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技术的加速迭代,产业发展也面临着向更高层级跃升的挑战:如何从专注于零件生产,进一步拓展至研发协同与标准共创;如何从“制造-交付”的基础环节,延伸出更多高附加值的服务链条......面对这些发展命题,“新长安”的落子恰如关键支点,为璧山实现从配套协作向协同共创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要成为“协同主角”,需构建标准生态,打破“被动供应”思维,深度融入长安全球产业链体系,重塑产业定位坐标系。一方面,可联合政府、行业协会与长安共建“璧山智能网联零部件认证体系”,统一质量标准与绿色制造规范,打造“璧山造・长安芯”区域品牌矩阵,鼓励龙头企业培育细分领域子品牌,形成“母品牌引领+子品牌竞优”格局。另一方面,推动企业积极参与早期研发,共建联合实验室或“科创飞地”,通过供应链数据互通实现需求预测前置,让璧山配套从“按图生产”转向“技术共创”,在长安全球化布局中占据价值创造节点。

要成为“协同主角”,还需驱动链式创新,提升产业能级天花板,推动配套产业向高端化跃迁。在生产端,推广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孪生技术,建设智能车间与灯塔工厂,如在变速器等优势领域部署机器人集群,通过生产数据反哺整车优化。在服务端,突破制造边界发展再制造、智能检测等增值服务,依托产业园打造新能源核心部件再制造中心,推动“璧山配套”从卖产品转向卖全生命周期方案。同时借力长安的全球布局,拓展俄罗斯、东南亚等海外市场,跨界开发共享汽车模块化供应等场景,将产业链延伸至智能交通领域,成为长安技术突围的关键支撑。

要成为“协同主角”,更需深化民生融合,筑牢协同发展落脚点。探索建立“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转化”机制,针对长安新能源项目开设智能装配等技术培训班,推动本地劳动力从“流水线普工”向“智能工匠”转型。围绕产业园升级生活配套,建设人才公寓与新能源科普中心,通过“企业+社区”模式开发工业研学等文旅项目,让产业红利渗透至生活场景。鼓励企业推行 “技术入股+效益分红”,带动中小企业订单增长,形成“龙头强-配套兴-居民富”的正向循环。

长安落地为璧山带来的不仅是订单增量,更是价值链重构的契机。当璧山制造从长安流水线上的“小小零件”,成长为共同定义行业标准的“协同创造者”,既能助力重庆构建世界级产业集群,更能让居民在技能提升、收入增长中收获获得感。这场从配角到主角的蜕变,终将让每个精密零件的协作,都成为中国汽车迈向全球舞台的铿锵足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