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璧山“信用预警神器”上线 两万企业共享清廉市场新生态

日期:2025-10-14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构建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是各地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璧山,一场静悄悄的信用革命正在改变着市场的运行规则。过去,企业之间交易常常因信息不透明而埋下风险,监管部门也因资源有限难以实现精准治理。如今,随着CD级信用评价企业预警”系统的全面启用,一张覆盖全区两万余家市场主体的“信用防护网”正越织越密。

“人防”到“技防” 

信用监管实现智慧跃升

9月,重庆仕佳精工科技有限公司与一家新接触的合作伙伴谈好了初步意向,但在签合同前,负责人张晓隆心里总不踏实。“对方的‘底细’究竟如何?经营状况是否稳健?有没有隐藏的司法风险?”这些未知,让他迟迟不敢落笔。

“由于缺乏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监管体系,部分长期失信的企业扰乱了市场秩序,增加了交易成本。”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坦言传统监管面临困境。

为此,璧山区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信用监管短板,在全市率先推出CD级信用评价企业预警”应用,接入全国企业信息数据库,免费向区内所有企业开放。

这个“信用神器”背后是三大技术支柱:“数智预警中枢”每月处理30万条信用数据,实现实时更新、智能分析;“信用全息地图”将全区企业信用状况可视化,重点标注3200CD级企业的风险点位;“智能响应引擎”则能自动匹配失信行为处置方案,生成标准化流程。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张晓隆在手机上点开了这款“神器”。只需输入企业名称,合作方的工商信息、经营风险、司法涉诉、失信记录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而且数据实时更新。“手机上就可查询合作公司运营状况,很方便。”张晓隆表示,顾虑如今彻底消除,谈合作有“底”了。

分级监管+精准服务

构建政企互信新生态

推出CD级信用评价企业预警”应用,不仅是一场技术升级,更是一场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在璧山区企业信用监管数智预警中枢,大屏幕上流动的数据勾勒出全区市场主体的信用图谱。每月30万条数据处理量,让信用监管从“亡羊补牢”走向“未雨绸缪”。

“我们将区内两万多家市场主体按照信用等级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A级企业推行“无事不扰”;B级企业开展季度风险评估,加强信用风险预警;CD级企业则实行“周监测、月走访”,建立重点监管台账。

信用监管的推进,还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乘法效应。借助CD级信用评价企业预警”应用,璧山将“信用预警”与政务服务深度绑定,打造“信用赋能矩阵”,集成信用报告、信易贷、政策智配等六大服务模块。数据显示,1-10月,璧山免费为企业提供第三方专业信用报告1600余份,节省费用80万元;“信易贷”对接融资需求近20亿元;信用修复政策匹配准确率高于95%……

此外,政务大厅企业服务专区信用服务专窗的设立,进一步打通了政企互动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该信用服务专窗结合“CD级信用评价企业预警”客户端,已累计解决企业各类诉求287件,问题办结率达96%

“治理”到“智理”

清廉市场建设成效显现

CD级信用评价企业预警”应用推出不到一年,成效已经显现。风险预警响应时间从过去的3-4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预警处置效率提升75%。更令人欣喜的是,CD级企业数量同比下降10%,高频失信企业数量下降78.6%,高频失信企业行政处罚修复率达74.6%,累计帮助550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市场生态持续净化。

“这得益于我们利用信用预警机制,把‘信用+执法’‘扫码入企’深度融合,同时叠加首违不罚、柔性执法等包容审慎监管措施,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认可。”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这套系统帮助企业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信用状况主动预警20次,避免潜在经济损失1500万元,还有13家企业成功晋升市级瞪羚企业,“信用建设的正向效应正在持续释放。”

920日,我区某物流企业被认定为高频失信企业,行政处罚高达43次,根据应用修复提示,企业完成40条行政处罚的信用修复,成功退出高频失信企业台账,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信用水平。

如今在璧山,信用正成为企业最珍贵的无形资产,而这张越织越密的信用防护网,也在悄然塑造着一个更加清廉、透明、高效的市场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