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区妇幼保健院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450697423A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年度)
|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璧山区妇幼保健院 |
|
法定代表人 |
彭彩碧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璧山区妇幼保健院 |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以提高全社会卫生保健水平及儿童优先、母亲安全为宗旨。医疗业务、妇幼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 | |||
|
住所 |
重庆市璧山区双星大道36号 | |||
|
法定代表人 |
彭彩碧 | |||
|
开办资金 |
780(万元) |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璧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
13262.52 |
12436.2 |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璧山区妇幼保健院 |
从业人数 |
379 |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执行 |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基本情况。 医院现有职工391人,其中卫技人员333人,高级职称(含副高)33人,硕士研究生41人,博士2人,有重医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2人,国家级医学专委会委员5人。2024年门急诊28.77万人次,较上年下降3.66%,出院病人1.17万人次,较上年增长7.06%。总收入13679.73万元,较上年下降2.31%;总支出13647.08万元,较上年下降16.50%。 二、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党业深度融合。 以“基层组织建设提质年”为抓手,深入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坚持开展《思想领航 妇幼廉播》、每周热点、线上推送微党课、主题党日等学习活动,支部高质量讲党课4次;建设医院廉政文化长廊,多维度推进清廉医院建设。推行“党支部+网格”一线党建工作法,并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医技党支部获评市级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党支部。多举措促进党业融合,通过创建“党员示范岗”、设置书记信箱等方式提高患者满意度,并以“妇幼健康专员+网格员”为载体,持续开展“党建统领 妇幼健康进万家”系列活动,开展知识科普、义诊义检、健康咨询等服务100余场,受益人群3万余人。党组织吸引力不断加强,2024年共发展党员2名,预备党员转正3名。 (二)扎实履职公卫职责,保障妇幼健康权益。 医院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牵头成立区域妇幼健康共融联盟、区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统筹推进医防融合及优质资源下沉。2024年指导全区管理孕产妇4192人、0-6岁儿童30082人、高危孕产妇3448人、高危儿1668人,孕产妇及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均超过94%,高危孕产妇及高危儿管理率达100%,全年无孕产妇死亡。深入推进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工作,孕产妇艾梅乙检测3938人,阳性阻断干预率100%,实现连续13年艾滋病母婴零传播。扎实开展群体疾病筛查工作,2024年免费“两癌”筛查22600人次,免费婚检服务6493人,孕前优生检查2023人,产前筛查4103人,新生儿疾病筛查4242人,0-6岁儿童残疾筛查29730人,筛、管各类疾病及高风险人群2000余人,其中乳腺癌及宫颈癌患者9人、指定传染病68人、先天性甲低6人、残疾儿童32人(其中孤独症谱系障碍7人)。 (三)拓展医疗服务广度,推动业务转型升级。 医院遵循“大专科,强综合,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模式,不断延展服务链条,健全服务体系,推进医疗业务转型升级。新开设母胎医学、MDT门诊、胎盘疾病门诊、助产士门诊及双胎门诊,成功申报第二批国家婚前保健特色专科、重庆市首批孕期营养特色门诊;引进并良性运营李廷玉专家工作室,柔性引进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专家团队,积极拓展儿童难治性癫痫、基因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炎后遗症等住院病种;新开妇科肿瘤门诊、盆底疾病门诊,开展盆底康复治疗手术。综合病区(含泌尿外科、乳甲外科、小儿外科)开科运营,新开展小儿阑尾炎、疝气等腹腔镜微创手术。新开设中医护理门诊及“妇孺国医堂”,开设中医儿童康复中心,采用中西医协同治疗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征及盆腔炎性综合征,中医适宜技术收入较上年增加144.5%。 (四)拓展医疗服务深度,推动国考指标向好。 医院围绕绩效监测核心指标,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技术水平与专科内涵。一是不断丰富服务项目。2024年开展视频脑电图、VISIA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伴肺泡灌洗、低温等离子射频扁桃体切除术、泌尿系CTU造影技术、MRI检查技术等新技术、新项目63项,服务上万人次。二是不断提高救治能力。MRI正式投入使用,120院前急救3分钟出车率92.3%,紧急剖宫产DDI平均时间从17分钟缩短至12分钟,孕产妇及新生儿危重症救治成功率100%,高难度麻醉手术量增加321%,多学科联合成功救治一对孕27周的双胎早产。三是不断促进医防融合。2024年婚检中心向乳甲外科、妇科、内科等临床科室转介349人次;产科向产后康复科、心理科、营养科、儿保科等科室转介10593人次,较上年增长110.8%。四是不断推进指标向好。全年完成PDCA案例37个,持续提升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高级别手术比例等核心指标水平,其中微创手术占比7.07%,较上年增长22.72%;高级别手术占比1.25%,较上年增长183.99%,辖区助产机构活产数占比51.23%,较上年增长2.15%。 (五)提升医疗服务温度,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多方举措,持续提升患者满意度与获得感。一是持续优化就诊环境。新建临时停车场,增加停车位约80个;眼科、儿童全脑潜能开发中心实现搬迁,儿童康复科扩大训练基地,科室更宽敞;儿科改造病区环境,增设智慧对讲系统;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眼科新建科普基地,一楼、五楼增设“童阅慧”书屋;各科室开展6S管理,塑造整洁、温馨就诊环境。二是持续推进便民服务。产科门诊开启早诊活动,提前半小时开诊,免费为空腹孕产妇提供早餐;新生儿科建立舒小护微信号,方便家属通过视频探视患儿;常规开设药学门诊,满足广大患者的咨询需求;月子中心开展月嫂一对一照护服务;推广预约诊疗,预约诊疗率达75%以上;推广互联网处方扭转、快递与互联网商城服务,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医疗服务。三是持续拓展服务渠道。互联网医院正式投入运营,上线114名医师,入网55个科室,问诊1342次,好评率99.38%;开展新生儿入户护理93人次,乳腺疏通治疗入户服务93人次,分娩旅行团6期;开展妇科流动服务车入社区体检活动8次,覆盖人群706人,引流105人。医院医患关系持续改善,全年收到患者感谢信9封,表扬信9封,意见簿表扬16次,锦旗38面,患者有效投诉较上年下降25%,有效投诉矛盾化解率100%。 (六)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夯实专科发展基础。 医院以业务转型需求为导向,坚持“外引内培”,不断优化人才结构,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2024年医院引进医学类硕士研究生6人,其中妇科学科带头人1人,并柔性引进国家级专家1人;职工在职学历提升14人,其中在读在职博士1人、在读在职硕士3人;职称资格晋升14人,其中正高1人、副高1人、中级12人;送外进修15人;新增“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1人,新增各类专家14人(含重复)。不断强化保障建设,调整岗位设置及结构比例,增加专技高级岗位8个;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并与绩效分配挂钩,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七)坚持推行开源节流,促进财务良性运行。 医院不断优化财务收支结构,控制降低支出成本。2024年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较上年提高14.67%,人员支出减少849.94万元,商品及服务支出减少989.56万元(疫苗费减少989.93万元),管理费用占比下降14.54%。新增停车场后,合计停车收益61.96万元,减少职工停车支出18万元;设备科主动服务临床,节约维修支出6.67万元;强化耗材管理,节约成本支出11.65万元。实施DRG付费改革,规范66个病组临床路径,打造新型绩点绩效分配评价体系,优化科室病种收支结构,提升全院管理效率,医疗数据清单上传率100%,病种入组率99.95%,全院CMI为0.3537。2024年医院医疗盈余率0.25%,成功实现收支平衡。 |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016年03月29日至2031年03月28日;《事业单位法人证书》2024年03月01日至2029年02月28日。 |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
填表人: 钱渝 联系电话:18983197175 报送日期:2025年0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