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区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6号建议的复函(璧教函〔2025〕80号)
文代容代表:
一、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自查和调研。全面了解区内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开展现状,精准把握学生作业负担实际情况,发现存在问题,为后续优化改进提供依据,区教委基教科开展了义务教育课后服务专项调研。从兴趣类课后服务活动开展情况、体育类课后服务活动开展情况、科创类课后服务活动开展情况、收费情况、引进第三方机构或人员参与课后服务情况等方面要求学校开展全方位自查;随机抽取学生家长,由区教委基教科开展电话访谈调研,重点调研课后服务是否存在讲授新课、课后服务时间、学生作业等方面。
二、进一步规范课后服务工作。区教委下发《重庆市璧山区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对参加原则、服务范围、服务内容、师资管理、收支管理、学生安全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将课后服务工作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
三、着力优化服务内容。要求学校按照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及丰富校园生活的原则设计课后服务项目,以年级(班)为单位开设丰富多彩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阅读、科学、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作为课程教学有益补充。目前各学校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均开设了兴趣类、体育类、科创类课后服务活动,涵盖艺术鉴赏、绘画手工、足球篮球、机器人编程等多个细分领域,极大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初步形成“一校一品” 或 “一校多品” 特色格局。
四、着力拓宽服务渠道。目前,共有25 所中小学创新引入第三方机构和专业人员入校参与课后服务。如御湖小学引进校外足球教练开展足球课程活动,金剑小学引入校外机构开设书法、美术、国际象棋等课程,枫香湖小学引入校外老师开设舞蹈课程,更有鼓乐、武术、机器人等诸多课程。第三方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加入,不仅提升课后服务专业性,也为课后服务注入新活力。璧山区教委正聚焦现存问题靶向施策,持续完善优化,以实现课后服务从“有”到“优”、作业负担从 “减” 到“精” 的深度转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重庆市璧山区教育委员会
2025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