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62号提案的复函
万华委员:
一、强化资源盘活利用。
一是综合利用成片撂荒和经济效益不好的养鱼池,推进示范基地打造。国隆集团与农本智能合作在七塘镇打造智慧循环水养殖基地,建成陆基式高位池养殖池24口并已投用;国隆集团与重庆市休闲垂钓协会合作在健龙镇推进清泉谷休闲垂钓基地建设;引入璧山区新月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重庆慈嘉水产家庭农场等主体,分别在大路街道、健龙镇建成投用14个、10个高位池的工厂化养殖车间,在保证水质的情况下解决水产养殖、土地撂荒等问题。二是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对水库采取“人放天养”和从“以水养鱼”到“以鱼养水”的总体部署,将朝阳、林家岩等11座区管非饮用水源水库水体移交镇街管理,各镇街、管理单位通过委托企业、个人管理或水库所在村社共同参与管理按比例分成等方式实施“清水养鱼”,林家岩、跃进、皇庙等水库还有序开展休闲垂钓活动,在调动管理者积极性的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三是为有效保证渔业资源,根据各水库水质等实际情况开展增殖放流,合理投放了一定数量花、白鲢、草鱼等,构建水生动物链,支撑了渔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涵养水库水质,保护了水库水生态环境。
二、坚持生态绿色发展。
一是投资171万元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已在大路街道福里村、健龙镇新石村和八塘镇青云村遴选3家规模水产养殖场建设并投用,养殖面积361亩,有效保障尾水达标排放。二是强化养殖尾水治理排放巡查监管,建立辖区规模水产养殖尾水排放监管台账;加强技术指导,将池塘养殖尾水综合治理技术纳入2024年农业主推技术,开展技术集成、示范展示和推广应用。三是大力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坚持“河外截污、河内清淤、外域调水、生态修复”整治路径,综合施策。全区第一轮摸排出农村黑臭水体29条,截至6月30日,已完成治理27条。
三、持续打造智慧渔业基地。
依托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处理设施建设、淡水集约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打造智慧渔业生产基地,目前,璧山区新月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已建成投用14个高位池的工厂化养殖车间,配套进水系统、尾水处理系统和纯氧供氧系统;重庆慈嘉水产家庭农场已建成投用10个高位池的工厂化养殖车间,配套有尾水处理设施设备,并采取大塘养水净水;品淼智慧农业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已建成16个高位池的工厂化养殖车间,配套“一拖四”的水处理系统,将采用海水养殖对虾、石斑鱼等。
四、探索合作运营模式。
优化发挥国有企业战略支撑作用,探索与社会资本、市场主体的合作新模式。有序开展试点示范,由国隆集团和重庆市休闲垂钓协会合作在健龙镇玉林村打造清泉谷休闲垂钓基地,该项目由国隆集团负责基础设施建设,重庆市休闲垂钓协会缴纳运营保证金,并同国隆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租用国隆集团建成的基础设施,并负责项目后续生产经营,双方按照约定股份比例分红。通过合作运营新模式的实践,引入社会资本和先进休闲渔业项目管理理念,开展渔文旅联合经营,丰富经营业态,并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提升项目的整体影响力。
重庆市璧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