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227009344707L/2022-00106 | [ 发文字号 ] | 无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发布机构 ] | 璧山区教委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2-08-16 | [ 发布日期 ] | 2022-08-16 |
璧山区2021年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璧山区2021年学校艺术教育年度发展报告
2021年,璧山区严格按照《重庆市中小学美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工作,从政府到学校,从社会到家长,从教师到学生,都对美育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各学校在区教委的强势推进下,更新观念、加大投入、优化配置、改革创新,扎实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自评得分为96.5分,现将本年度美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住灵魂,准确把握美育改革发展方向。
一是明确学校美育育人的重要作用。9月,新学期开学工作例会上,区教委主任张忠亲自部署了学校美育改革的相关工作任务,指出了我区美育改革的目标,强调了全面推进美育改革的重要性,要求各学校美育进规划、进计划、进重点、进预算,与学校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形成全体教育工作者都关心重视学校美育的良好氛围和生动局面。
二是坚定培养目标。要求全区学校以“自选项目,发展兴趣,各得其所,发展特长”为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设置课外艺术活动项目,以“集中辅导+个别培养”方式发展学生艺术特长,做到“校校开设,人人参与,专长明显,全面发展”。
三是坚持正确的美育育人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灵魂育人,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中体验、笃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抓好关键,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专业回归。2017年,璧山区教委印发了《重庆市璧山区中小学校常规管理和规范办学行为督查细则》,明确指出学校在安排音体美等学科教学时,必须以学校在职的专业教师为先满足教学需要,保证了艺术教师队伍的专业性。
二是专兼并举。采用转岗等方式鼓励一部分有艺术特长或业余爱好的教师改行或兼职教授艺术课,以解艺术教师短缺之燃眉之急。
三是横纵联合。为了让每一节美育课堂能高质量完成,让每位美育老师能从会上课到上好课发展,璧山区制定了每周集体教研活动,在每周四上午,全区的美术、音乐老师都会分成两个大组,开展集体教研活动。为了集体教研活动能够更加有实效,成立了音乐、美术中心教研组,并通过“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这样的“5 定”措施,做好每次集体教研,实现美育教育校校美。
四是巧借外力。选聘部分德艺双馨的本土优秀文化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等担任兼职艺术教师,充实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充分挖掘家长资源,邀请家长中的专业人士走进美育课堂,担任学校课外活动的辅导教师;与高新区联系,建立大学生实训基地,邀请大学生志愿者入校担任辅导教师。
五是按需招录。2021年,计划根据艺术课程、课外艺术活动、艺术节活动组织等需要,通过面向社会公招、争取“特岗计划”指标、到大学招聘应届毕业生等方式招录美育专职教师10余名,提升我区艺术教育师资的整体水平。
三、抓实课堂,用评价促进学校美育科学发展
一是夯实课堂教学。我区将美育教育常规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开齐开足美育课程,要求老师上好艺术课,牢牢把握美育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严防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组建了音乐、美术中心组,通过送课下乡等活动提升艺术教育的整体水平;组织课堂器乐师资培训和美术书法教师专项技能培训,提升艺术教师专业水平;组织开展艺术教师技能大赛,要求专业教师人人参与,以赛促练,促进艺术教师手艺的提高。
二是丰富评价方式。区级层面由教育科学研究所牵头,坚持每学期对音乐、美术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艺术欣赏及艺术表现能力进行测评,既关注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水平,也关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校层面以“1+9”项目学校为中心点辐射全区学校,让艺术素质的测评方式多样化、合理化,可通过班级音乐会、书画作品展、个性画册制作、家长开放日、学校大舞台等方式评价学生的艺术成绩,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社会层面则通过艺术展演、书画作品展、承办现场活动等方式让课外艺术活动成果走出校门,拓展艺术教育空间。
三是空中课堂,促进美育教育共享。组建艺术教育名师队伍,通过“空中课堂”、送课下乡等活动促进农村学校艺术教师专业成长。为了解决偏远地区农村学校开不足、开不齐、开不好音乐、美术课程的现状,缩小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大,让农村偏远学校同样能享受到优质的课堂教学。我区依托“互联网+”,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局限性,遴选音乐美术共12名骨干教师在网上空中课堂开展直播教学,保证农村学校的孩子通过“空中课堂”与其他学生共上一堂课,同享优质资源。上学期向乡镇学校同步推送空中课堂近200节,涉及20 余个乡镇学校,覆盖1-6 年级,不仅突破了农村学校无法开展音乐美术教学的困难,让学生有接受专业音乐美术教育的机会,还减轻了兼职多门学科教师备课、上课的压力。
四、抓好整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一是用活美育改革专项经费。每年向璧山区实验小学等6所美育改革实验校划拨改革专项经费各1万元;向璧山区文风小学等3所艺术特色学校划拨专项经费各1万元;向璧山区教学科学研究所划拨美育师资培训经费共11万元,用于课堂器乐师资培训、美术书法教师专项技能培训和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建设研讨。规划80万元,用于艺术活动展演,保证搭建展演优质平台。
二是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与璧山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委取得联系,共同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推广璧山的传统优势项目。组织了青年教师舞蹈培训班,学习璧山大傩舞、薅秧歌,传承璧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挂牌学习计划,凤凰小学和金剑小学推广鼓舞,东关小学牵手三合小学版画制作,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氏牛皮鼓”走进大兴小学,北街小学扎染和文风小学正则绣评选全国传统文化传承项目。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让璧山的传统优势项目发扬光大。
五、抓好活动,美育舞台人人精彩
一是举行区级艺术展演。全区45 所中小学,共80000 余名师生参与到本次艺术展演活动中,艺术作品1119 幅,美育案例38 个,学校涵盖面广,学生参与率高,为打造璧山区艺术氛围奠定良好基础。6 月3 日—6 月5 日,璧山区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璧山中学枫香湖校区隆重举行,来自全区45 所中小学校108 个节目分场次参加了声乐、器乐、舞蹈、朗诵、戏剧等展演,共计2000 余名师生参加了现场集中展演。经过所有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各学校激烈角逐,最终,璧山区实验小学、璧山区城北小学、璧山区御湖小学、璧山区凤凰小学、璧山区璧泉小学、璧山区金剑小学成功突围,代表我区参加重庆市艺术展演活动,并获得43 个一等奖的好成绩。
二是六一展演精彩纷呈。5月28日,2021年璧山区庆祝“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在璧山中学枫香湖校区多功能报告厅精彩上演。整场演出围绕“花儿向阳,童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主题,以“童心向党”、“薪火相传”、“快乐向未来”三大板块为主线,集中反应中国共产党100年来,中国、重庆、璧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展现璧山宜居、宜业、宜旅的人居环境,体现出璧山教育人不忘初心,为了幸福而努力奋斗的豪情。
六、下一阶段工作打算
一是组织璧山区艺术特色学校建设培训交流会,发挥好现有艺术特色学校和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快推进艺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二是加强学生艺术实践坊建设,采用邀请专家入校指导和组织相关人员外出学习两种方式相结合,打造更多的富有特色的学生艺术实践坊,引导现有的艺术实践坊做细做精;三是鼓励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和校本艺术课程,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百花齐放的局面;四是命名第二批璧山区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学生艺术团,并积极申报创建重庆市学生艺术团。
重庆市璧山区教育委员会
2022年8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