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动态

智能机器人形象

“既富山也富人”!这是属于重庆的森林经营样板

日期:2024-10-28
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

重庆正积极探索森林经营的“新路子”

通过新模式引领、制度创新和

林下经济发展

重庆正用实际行动展现

如何“既富山也富人”




创新模式:示范带动



重庆将“可持续”和“全周期”理念融入森林经营,设计了多种模式,形成示范效应。
2023年,全市开展了4个国家试点项目,涵盖杉木、柏木、桢楠等十余种新型经营模式,1.4万亩的示范林展现了绿化提质新思路。



案例1:


在南川区乐村林场,为解决杉木林密度过大的问题,林场实施了“杉木阔叶化经营”模式,通过补植鹅掌楸等阔叶树,逐步实现林分结构多样化。
这种创新模式让杉木林不仅绿意更浓,还提升了生态效益,入选全国示范。



案例2:

丰都县七跃山林场位于高海拔地带,森林资源管护不力易引发水土流失。
通过柳杉复层经营模式,林场成功打造出水土保持功能强的混交林,为高山森林管理树立了样板。




深化改革:释放内生动力



2024年,重庆深化集体林权改革,打破森林经营壁垒,加快低产林改造,推动多主体参与。政策的革新激发了林农和企业的经营热情,为森林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案例1:


酉阳县在改革中获得自主采伐商品林的试点资格,为林农增收打开了新途径。由林农自主经营,带来更多林下收入,成为经营模式创新的生动实践。



案例2:


璧山区创建青杠可持续经营示范片,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形成“林场+集体经济+企业”模式。多主体参与经营,提升了森林生态的内生动力。




“两山”转化:林下经济丰收



重庆积极拓展“林药”“林游”等林下经济模式,让森林资源不仅是绿化工程,更是村民增收的宝库。



案例1:


大足区采用“种养游”模式,通过“公司+村集体+基地+农户”发展林下药材和食用菌,让村民在森林里不仅种出生态,还种出好“钱”景。



案例2:


万盛经开区将森林资源打造成游客打卡的胜地,每年吸引500多万人次前来,在林下种植中药材,年收益超过500万元,带动了乡村旅游和生态经济的双重发展。




规范管理:标准护航



重庆推行林长制,将森林经营纳入考核,组建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严格标准化管理,确保森林经营的可持续性。
通过清单化管理、季度通报、专家指导等方式,推动森林经营管理制度化,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重庆市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正蓬勃发展,通过创新模式和政策支持,重庆不仅让山更青、林更美,还让资源创造财富,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行不悖,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重庆智慧和示范样本。


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

有利于把山区林区巨大的

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

经济优势、社会优势

是加快山区林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