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227MB1602548E/2021-00056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璧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 ||
[ 成文日期 ] | 2021-04-11 | [ 发布日期 ] | 2021-04-11 |
璧山区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一年来,璧山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保持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状态,既“战疫”又“战贫”,深入实施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收官大决战”等战役,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目前,已高质量完成年度26户80人脱贫任务,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无返贫、致贫现象。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从2015年14229元提高到2020年21827元,年均增长9%;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7153元提高到2020年的15177元,年均增长17%。
一、坚持从政治上认识、政治上落实脱贫攻坚工作
璧山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从政治上认识、政治上落实,将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重大历史任务。今年以来,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和区政府常务会议27次、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会和专题工作会19次,学习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区委常委班子、区政府班子带头召开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刻剖析、认领问题,通过问题大整改促进脱贫攻坚质量大提升。全区举办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164期、集中培训各级干部8444人(次)。通过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实现镇街党员干部、村(社区)“两委”成员、驻村干部、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致富带头人、实用人才等培训教育“全覆盖”。组建区委宣讲团、“百姓名嘴”宣讲队等,宣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和扶贫论述23场(次),切实把扶贫理论转化为全区上下合力攻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克服疫情不利影响,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今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既“战疫”又“战贫”,以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收官大决战”为抓手,高质量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集中力量攻克剩余贫困。对剩余未脱贫人口,每户落实一名区领导干部结对联系,“一户一策”制定帮扶计划,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强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为驻村工作队每年提供2万元工作经费,做好定点攻坚相关保障,完成市级定点攻坚村(三合镇二郎村)8项任务。
(二)多渠道销售贫困户农畜产品,多举措推动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采取各种方式,销售贫困户滞销农畜产品80万元。发布招聘信息29批次,989家单位提供31575个工作岗位(其中,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3场,165个单位提供2664个岗位),新开发扶贫公益岗位452个,实现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1912人,同比增长19%。对外出务工后又返回贫困人口,有劳动能力和务工意愿的,通过安排公益岗位、推荐到区内企业务工等方式实现再就业。396个新型经营主体在短时间内实现复工复产、达能稳产,26个扶贫项目已全部竣工。未发生因疫情影响造成新的致贫和返贫现象。
(三)认真开展各级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坚持问题导向,严格对照各级反馈的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方案,形成问题清单、事项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实行问题整改签字背书,督促各级各部门落实整改责任。目前,中央巡视反馈2个对象化问题和54项整改任务、国家2019年成效考核反馈的52个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的5个脱贫攻坚问题、国务院督查反馈的67个问题、市级2019年成效考核反馈的14个问题、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项督查和第三方机构暗访检查反馈的10个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四)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制定《璧山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璧山区脱贫监测户、边缘户政策支持和帮扶方案》,给予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帮扶政策。建立健全每周监测机制和风险化解机制,确保两类“监测对象”不返贫、不致贫。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总攻“十大”专项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完善贫困户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奖补办法,防止扶贫政策养“懒汉”。细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实施办法,持续深化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工作,让资金项目“在阳光下运行”。
(五)配合做好脱贫攻坚专项调查。以专项调查为契机,对实施脱贫攻坚战以来贫困村和贫困户享受的政策、得到的帮扶、取得的成效,逐年逐村逐户逐项梳理,及时弥补薄弱环节。既为贫困群众算好收入账、政策账,也力求做到不欠群众政策账、感情账,让贫困群众清楚并认可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调查组入驻后,我区积极配合,做好各项保障,推动调查务实高效完成,各项调查指标充分体现了我区脱贫攻坚真实情况。
(六)大力开展各种形式总结宣传。新闻联播、央视网、重庆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我区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和先进经验。我区选推的《不向贫困低头的女人》视频作品获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评选活动优秀奖。通过高质量举办“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广泛宣传脱贫成果,号召贫困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
三、咬定目标不放松,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我们矢志不渝、战旗屹立,持续向脱贫攻坚发起冲锋,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我们用汗水诠释初心,用肩膀和脚步践行使命,用广大党员干部战天斗地换来贫困群众欢天喜地。
(一)义务教育实现“控辍保学”。健全完善监测、报告、劝返机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除身体原因外,无失学、辍学现象。通过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特殊学校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对璧山籍在市外就读的建档立卡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全部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实现应助尽助。
(二)基本医疗筑牢“七重保障”。建立“三保险”“两救助”“两基金”的医疗保障体系,实行定点医院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贫困群众住院费用和慢病及重特大疾病门诊费用自付比例控制在10%、20%以内,在家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100%。实现镇镇有标准化卫生院,村村有标准化卫生室、合格村医,镇街远程诊疗服务全覆盖。
(三)住房饮水消除安全隐患。完成对全区12.2万农户住房鉴定,建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危房动态“清零”。安排专项资金2.1亿元,通过拆除排危、修缮加固两大类途径一体化、全方位消除农村一般农户危旧房屋5万户,确保“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创新开展“党建引领、水价治理”,因户施策解决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等问题,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平价水。
(四)造血功能得到显著增强。以加快推进“菜园”“果园”“花园”建设为抓手,1172户贫困户、27户边缘户融入主导产业发展,实现在家有劳动能力贫困户都有一个稳定增收产业。通过新型经营主体、专业合作社与全部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每个贫困户都有稳定的资产收益。销售扶贫产品2.2亿元,中国社会扶贫网和重庆馆爱心人士注册超过13万人。全覆盖落实贫困人口稳岗就业政策,基本实现六个“百分之百”。
(五)群众满意程度全面提升。开展璧山区“十佳脱贫致富光荣户”评选,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面向社会发布璧山区督促赡养人依法履行赡养义务的公告,依法追究逃避赡养老人等违法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通过党员干部用心用情帮扶,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精气神”提振明显,综合满意度从建档立卡之初的不到90%稳步提升到目前的97%以上。
四、重整行装再出发,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
新的一年,璧山区将与全国、全市一道,开启“十四五”新征程。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开展“收官大决战”,发扬钉钉子精神,下足绣花功夫,确保脱贫攻坚成色足、质量高。深入推进“十大”专项行动,不断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扶贫政策、队伍等相对稳定。着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通过试点、扩面,进一步探索落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展现璧山区新担当、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