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门外汉”到审计“多面手” ——记璧山区优秀共产党员袁其亚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是她参加工作以来的理念,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她,2009年刚加入审计系统时,她还只是个“门外汉”,现而今她已经成为了一个精通审计业务、党建、纪检监督以及办公室综合工作的“多面手”。近日,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她被重庆市璧山区委表彰为“璧山区优秀共产党员”,她就是璧山区审计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袁其亚。
勤学苦练,不断蜕变的“门外汉”
加入审计系统之初,非“科班出生”的她就给自己立下了学习奋斗的目标,打破专业界限,实现自我蜕变,成为一个审计能手,是她最初的梦想。
为了尽快的转变角色,适应岗位的专业技能要求,她一边自学审计专业知识,一边向审计前辈们学习实战经验,充分利用下班时间到档案室查阅审计档案资料,并通过网络学习excel表格分析、sql、oracle大数据分析等实用技术,2010年被重庆市审计局评为“计算机审计中级水平优秀学员”;在重庆市审计局2018年审计技能挑战赛中获优胜奖。进入审计系统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就主动申请做项目主审,烈日下的田间地头,夜幕下的审计现场,你总能看到她审计取证的身影,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她总是第一时间向同事们请教,最终出色地完成了第一次主审的项目。
业精于勤,敢于亮剑的“铁娘子”
近五年来,她多次担任项目主审,共参与30余项审计项目,在审计过程中勇挑重担,大胆创新,追求实效,切实发挥了审计标兵和模范带头作用,主审的多个审计项目被重庆市审计局评为优秀审计项目。
别看她平时待人温和,面对违法违规问题,却敢于逗硬,敢于亮剑。2017年,在对某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原主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通过前期审计调查收集疑点,她第一时间组织审计组成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突击现金盘点,发现被审计单位私设“小金库”近200万元,并及时移送区纪委立案查处正、副处级干部各4人,此项目也被重庆市审计局评为2018年度优秀审计项目。2018年,在区财政局等82个部门单位2017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项目中,面对审计人员少而审计部门数量多、规模大、涉及面广的难题,她运用大数据分析、3S地理信息技术开展审计,查出个别部门违规发放津补贴、超标准缴存住房公积金、违规收取涉农收费等问题43个,撰写审计要情12篇、专报2篇,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7篇.次,向主管部门移送问题线索16例,向区纪委移送违纪线索8例。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先后被表彰为全市审计机关优秀青年、先进女职工。
勇挑重担,锐意进取的“多面手”
2020年4月,办公室仅有的三名同事相继休产假,局党组决定让时任企事业审计科科长的袁其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职务,同时她还是局机关支部纪检委员、局工会经审委员、妇委会委员,身兼数职的她面对事务繁琐的办公室工作,面对熟悉办公室工作的同事全部休产假的现状,她没有退缩,欣然服从局党组的决定。
一到办公室,她就树立了首位意识和责任意识,勇挑重担,争做岗位先锋,因为她深知办公室承担着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服务全局的工作任务,更承担着全局党建、人事、财务、党风廉政、宣传、保密、后勤等工作,不仅当好政治引领的“先锋队”,更要打通审计工作“梗阻点”。因此她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处理好每一份文件,接好每一个电话,安排好每一次会务,写好每一份报告,把满意送给了领导和同事,把成绩送给了党和人民。一年多来,她严格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由于家住渝北区,距离上班地点35公里,为了错过早高峰的拥堵,更好处理工作和家庭,同时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办公室纷繁众多的工作,她以实际行动践行“1小时效应”,即每天提前1小时上班和延后1小时下班,有效处理各项工作。“1小时”效应提升了单位办公室形象,提高了办公室工作质量,赢得了领导的赞誉、同事的敬佩、审计对象的好评。
十年磨剑结硕果,她在2016年至2020年连续五年公务员年度考核为优秀,并于2019年被市审计局荣记“三等功”。面对取得的荣誉和优异的成绩,她对工作越发充满热忱,无论在审计业务岗、办公室综合岗,还是她目前走上的纪检监督岗,她都一直秉承自己的审计初心,立足本职,恪尽职守,争当审计业务的“示范员”,做好为民服务“服务员”,当好党风廉政的“监督员”,积极分发挥审计“经济卫士”、“反腐勇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