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师道墨痕”重庆市璧山区 书法教师十人作品展即将开展

一、主办单位
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宣传部
重庆市璧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二、承办单位
重庆市璧山区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璧山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重庆市璧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
重庆市璧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重庆市璧山区政协诗书画院
三、协办单位
重庆市璧山区书法家协会
重庆市璧山区美术馆
重庆市璧山区文化馆
四、展览时间
2025年10月31日—11月14日
五、展览地点
重庆市璧山区美术馆虎峰楼展览厅
六、开幕式时间
2025年10月31日上午10:00
前言
砚田杏坛,相映生辉;师者笔痕,自有乾坤。当“教师”与“书法家”两种身份在璧山这方人文沃土上交融,便催生了这场名为“师道墨痕”的艺术巡礼。这不仅是十位书法教师作品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关于传承、关于教化、关于笔墨生命力的深度对话。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书法教师,所传者更是融汇了视觉之美、文学之思与人格之度的综合之道。他们立于三尺讲台,是知识的布道者,将千年的点画结构、笔墨章法,化为学子笔下可触可感的成长阶梯;他们伏于一方书案,又是艺术的修行者,在日复一日的临池不辍中,追寻与古为徒、与心相应的精神家园。此次参展的十位教师,正是这双重使命的忠诚践行者。他们的作品,是教学相长的结晶,亦是“知行合一”的最佳注脚。
溯源而言,中国书法自古便与教育血脉相连。从西周“六艺”之“书”的启蒙地位,到历代书院中书法作为修身养性的日课,其教化功能绵延不绝。璧山,素有“巴渝名邑”之美誉,文脉源远流长。在这片土地上,书法教师们接续古风,以笔墨耕耘,不仅传授着一门技艺,更是在学子心田播下审美的种子,培植文化的根系。他们让古老的汉字在年轻一代手中重新焕发生机,这是一种无声却强大的文化接力。
此次“十人作品展”,可谓璧山书法教育领域的一次集中检阅与生动缩影。十位作者或许风格各异、取径不同,但他们对书法艺术的虔诚、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却是一致的。他们的作品,是个人艺术探索的阶段性总结,更是璧山艺术教育生态蓬勃发展的有力证明。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十种笔墨语言,更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追求——那就是以“人”化“人”,以“美”育“美”。
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各位观众步入这个由笔墨构筑的世界。请您驻足,细细品味那横竖撇捺间的从容与力量,感受那黑白方圆中蕴含的无限生机。愿这一道道深情的“笔痕”,能引领我们穿越时空,与千年的文心对话,重温那份对于书写最初的敬畏与感动,并从中汲取继续前行的文化力量。
是为前言。
七、展览部分作品

孙兴国 重庆市璧山区凤凰小学校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志愿服务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璧山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白居易诗《春题湖上》 行书180cm*70cm

刘祝 重庆市璧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员
重庆市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
重庆市璧山区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重庆市璧山区政协诗书画院秘长
重庆市璧山区开明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醉翁亭记》 隶书 97cm*180cm
《崇德藏器》联 隶书 48cm*160cm*2

彭同春 重庆市璧山区城北小学校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
重庆市璧山区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城北小学赋》 行书 50cm*180cm

王波 重庆市璧山区八塘初中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重庆市璧山区书法家协会理事
《容斋随笔四则》 行书 60cm*180cm

《莺话诗酒》联 行书 30cm*180cm*2

胡勇 重庆市璧山区御湖小学校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重庆市璧山区书法家协会理事
《东观余论》 楷书 68cm*68cm

《论语印痕》 篆刻 138cm*35cm

左祖亮 重庆市璧山区城北小学校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重庆市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委会学术委员
重庆市璧山区书法家协会理事

《持山与鹤》联 隶书 180cm*48cm*2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行书 180cm*48cm

陈志伟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实验小学校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重庆市璧山区书法家协会理事

《海为云是》联 楷书 180cm*48cm*2


黄晓波 重庆市璧山区河边小学校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岳阳楼记》 行书 50cm*167cm

节录《广艺舟双楫 ·尊碑第二》 魏碑 48cm*180cm

杨莉 重庆市璧山区永嘉实验小学校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重庆市璧山区书法家协会会员
璧山开明画院副秘书长

节临《张迁碑》 隶书 180cm*97cm

《山谷小记两则》 小楷 180cm*49cm

王达勇 重庆市璧山区凤凰小学校
重庆市璧山区书法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