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区卫生健康委 > 政府信息公开 > 基层政务公开 > 卫生健康领域 > 规划信息  >  专项规划

重庆市璧山区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

日期:2023-06-14



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全市职业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 年)》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职业健康现状和问题

职业健康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事关广大劳动者健康福祉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健康工作,制定并有效实施了《重庆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璧山区相应成立了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政府主导、多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职业病防治格局初步形成。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健康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大力推进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源头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防治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范围逐步扩大,救治救助和工伤保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

随着健康中国重庆行动不断深入,全区职业健康工作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一是新旧职业病危害日益交织叠加,职业性尘肺病、噪声聋等传统职业病依然多发,职业紧张、肌肉骨骼疾患等问题凸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染病对职业健康带来新的挑战;二是职业健康管理和服务人群、领域不断扩展,劳动者日益增长的职业健康需求与职业健康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三是职业健康技术支撑能力薄弱,服务体系不健全,职业健康信息化建设滞后,职业健康专业人才缺乏,职业健康监管和服务保障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四是职业健康基础需要进一步夯实,个别部门及镇街监管责任和用人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基础薄弱,一些用人单位工作场所粉尘、化学毒物、噪声等危害因素超标严重,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保障存在薄弱环节。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劳动者健康为中心,深入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落实“防、治、管、教、建”五字策略,强化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四方责任,进一步夯实职业健康工作基础,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职业病危害源头防控,督促和引导用人单位采取工程技术和管理等措施,不断改善工作场所劳动条件。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提升工程防护、监测评估、诊断救治能力。

2.坚持突出重点,精准防控。聚焦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巩固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成果,持续推进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和辐射等危害治理,强化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评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管理,形成信息互通,科学监管、精准防控工作机制。

3.坚持改革创新,综合施策。深化法定职业病防控,开展职业相关疾病预防,促进职业人群健康,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信用等政策工具,健全工作机制,为职业健康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4.坚持依法防治,落实责任。落实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升监管执法能力。落实地方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和劳动者个人责任,合力推进职业健康工作。

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2025年,职业健康规章制度体系更加完善,职业病危害状况明显好转,工作场所劳动条件不断改善,劳动用工和劳动工时管理进一步规范,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得到有效控制,职业健康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全社会职业健康意识显著增强,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从法定职业病向职业相关疾病延伸,为劳动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补齐全生命周期职业阶段健康管理短板,劳动者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具体目标。

十四五职业病防治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目标值

1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稳步提升

2 

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

90%

3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实施率

95%

4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

85%

5

非医疗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

90%

6

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

85%

7

尘肺病患者集中乡镇康复服务覆盖率

90%

8 

职业卫生违法案件查处率

100%

9

至少确定1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100%

10

甲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90%

11

全面开展企业职业健康管家服务

100%

主要任务

(一)深化源头预防,改善工作场所劳动条件。

1.落实新发展理念,在行业规划、标准规范、技术改造、产业转型升级、中小微企业帮扶等方面统筹考虑职业健康工作,促进企业提高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2.强化用人单位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培训等制度。以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和辐射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为重点,持续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专项治理,引导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加强工程治理、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和淘汰退出。

3积极开展企业职业健康管家服务。以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联合疾控中心组建由医生、公共卫生医师、检测员、评价员、工程防护技术人员等组成的企业职业健康管家服务团队,明确服务内容和清单,签订服务协议,按协议为企业提供一揽子职业健康服务,帮助企业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4.建立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机制,采取政府帮扶、保险支持与公益援助相结合的方式,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改善工作场所劳动条件。

5.加强职业活动中新兴危害的辨识评估和防控,开展职业紧张、肌肉骨骼系统疾患等防治工作。

专栏1   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行动

行动目标:在矿山、建材、冶金、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职业健康帮扶行动,建立健全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技术支持机制,推动中小微型企业规范职业健康管理,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

行动内容:

1.以矿山、建材、冶金、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领域,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和辐射危害防治等为重点,以规范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和提升效能为目标,开展职业健康帮扶活动。

2.实施政府帮扶、保险支持与公益援助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开展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开展企业职业健康管家服务,通过企业+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其他相关组织或个人的组团式服务方式,根据企业实际,通过一企一策方案,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防、治、管、教建的一揽子综合健康管理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

预期产出:开发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辅助工具,企业职业健康管家服务全覆盖,总结推广中小微型企业帮扶经验和模式,提升中小微型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水平。

专栏2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健康促进行动

行动目标: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职业健康促进行动,针对普遍存在的职业病相关因素,普及职业健康知识,推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提升职业人群健康。

行动内容:在部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骨骼肌肉损伤、职业紧张、女性职业人群生殖健康等常见职业相关疾病控制知识普及活动,开展职业人群健康促进活动,开发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职业健康管理支持工具,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健康知识普及、推进职业健康达

人评选。

预期产出: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职业人群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自我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二)严格监管执法,提高职业健康监管效率。

1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和职业健康检查等重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执法。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加强劳动合同、工作时间、工伤保险等监督管理。继续在重点行业中推行集体协商和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督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认真履行防治责任。

2落实平安重庆建设要求,加强工矿商贸、建筑施工、核与辐射等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统筹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督促指导区属重点企业率先依法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

3建立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的监管机制,推进分类分级监督执法,探索建立互联网+监督执法现场执法与非现场执法相结合、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的监管模式。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相关技术服务机构的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职业健康不良信用记录及失信惩戒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监督,提升监管和执法效能。

4按照监管任务与监管力量相匹配的原则,加强职业卫生执法队伍和执法协助人员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执法装备和交通工具,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业务水平。

(三)强化救治措施,提升职业病患者保障水平。

1加强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完善监测政策和监测体系,扩大监测范围,开展风险评估,提高预警能力。

2持续实施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工伤保险扩面专项行动,将尘肺病等职业病严重的重点行业职工依法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做好工伤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等有效衔接,按规定做好相应保障工作。探索建立工作相关疾病多元化筹资保障机制,逐步将相关职业人群纳入保障范畴。

3实施尘肺病筛查与随访。持续开展尘肺病患者主动筛查工作,按照市级要求在医院呼吸科开展尘肺患者筛查试点,为现有尘肺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持续开展随访工作。加强尘肺病等患者的救治救助,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落实属地责任,对生活困难和无责任主体尘肺病患者,按规定落实医疗救治、生活救助等政策,减轻患者医疗与生活负担。将符合条件的职业病患者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的,按规定及时给予临时救助。

(四)推动健康企业建设,提升职业人群健康水平。

1.大力推进健康企业建设,鼓励用人单位建立完善与劳动者健康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整洁卫生、绿色环保的健康环境,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完善职业健康监护、传染病和慢病防控、心理健康辅导等健康服务,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包容的健康文化,建成一批健康企业。

2.鼓励矿山、冶金、化工、建材、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环境卫生管理等行业和医疗卫生、学校等单位,率先开展“职业健康达人”评定活动,进行重点行业职业人群健康素养监测与干预,有效提升劳动者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五)加强人才培养,强化职业健康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1. 健全职业健康技术服务网络。加强职业健康监测评价体系建设,以区疾控中心为主体,强化监测评价能力建设,区疾控中心设置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科室,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监测设施设备,提升监测评价能力。均衡布局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充分利用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以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为补充的职业健康检查体系,到2025年至少有1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能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均具备参与职业健康管理的能力,依托大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尘肺病康复站,提升对尘肺病患者的治疗康复能力。规范发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贯彻落实《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年度检查评估、服务质量控制和监督检查力度,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2.加强职业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职业健康检测评价、工程防护、诊断救治等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病诊断医师管理和培训,通过参加线上培训考核,线下规范化培训的方式,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和职业病诊断机构培训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六)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效能。

1健全职业健康与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民政、人力社会、生态环境、应急、税务、市场监管、医保等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职业健康相关信息的互联互通。

2.按照便民利企、优化服务的要求,大力实施“互联网+职业健康服务”。加强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指导和督促用人单位做好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全员培训。推动用人单位提升职业健康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用人单位职业健康信息系统与政府职业健康管理平台的信息交换。

3规范职业健康信息管理,保障数据安全。强化数据统计与分析,充分发挥数据在职业健康监管决策中的作用。

(七)加强宣教培训,增强全社会职业健康意识。

1.深入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细化实施方案与工作任务,确保行动取得实效。运用新媒体,开展广泛宣传,及时发布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群众了解和掌握必备的职业健康知识。

2.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注职业健康的

文化氛围。

3. 组织开展职业健康知识进企业、机构和学校等活动,普及职业健康知识,倡导健康工作方式。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璧山区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联防联控,形成工作合力,把职业健康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职业健康工作纳入本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民生工程,制定和实施职业病防治规划。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工作目标和责任考核制度,把辖区内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规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政绩业绩考核。

(二)落实部门责任。按照《重庆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渝职防组办发〔20206号)《重庆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及《重庆市璧山区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璧职防组办发〔20202号)《重庆市璧山区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璧山区职业病防治单位职责分工的通知》(璧职防组办发〔20203号)要求,各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工作职责,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落实到位。

(三)强化政策融合。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法规规章,把职业健康工作纳入深化医疗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协同推进和实施。综合运用金融、税收、社保等政策措施,在项目核准、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和费率优惠等方面,调动用人单位做好职业健康工作的积极性。

(四)做好经费保障。建立稳定的职业健康事业投入机制,根据职业健康工作形势,做好职业健康经费保障,加大对政府主办的公益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投入力度,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本辖区、本单位预算中列出专项资金,按照工作计划,分年度、有步骤地用于职业健康发展规划中的各项主要任务。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按计划顺利完成。加大工伤保险补贴和社会救助经费投入力度,健全工伤保险基金在职业病预防、诊疗和康复中的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多渠道的职业健康筹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职业健康领域。用人单位要加大职业健康工作经费投入,保障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职业病危害治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职业健康教育、职业健康监护等所需费用。

督导与评价

区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适时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开展规划实施的督查和评价工作,2023年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价,2025年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终期评价,并将结果报区政府。结合本规划,研究制定阶段性目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