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区住房城乡建委 > 政府信息公开 > 基层政务公开 > 农村危房改造领域 > 补助资金管理  >  补助资金预算决算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

日期:2024-12-10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提前下达
2025年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


相关区县(自治县)财政局:
    根据《财政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财社〔2024〕133号),现提前下达2025年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资金预算(详见附件 1)。
    项目代码:10000013Z135080000029,列入2025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100258—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和“2210105—农村危房改造”科目,此次下达的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算,用于支持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实施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待 2025年预算年度开始后,按程序拨付使用。此次下达的补助资金列入转移支付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范围,相关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要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及时接收登录预算指标,并保持“追踪”标识不变,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转移支付监控模块,加强日常监管,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相关区县(自治县)要围绕确保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的政策目标,加强动态监测,发现一户、改造一户,并在全国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中录入改造信息,及时拨付补助资金,提高预算资金执行进度。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区县要按照《重庆市财政局等11部门关于将脱贫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政策优化调整至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的通知》(渝财农〔2024〕17号)规定,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需要,做好资金的统筹安排使用。
    收到本通知后,请按规定做好预算编制、指标安排等相关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切实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请相关区县(自治县)高度重视绩效目标管理,做好对应的项目绩效目标分解细化、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并按要求接受相关监督检查。

附件:1.提前下达2025年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预算分配表
      2.2025年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绩效目标表

(此页无正文)


                                               重庆市财政局
                   2024年11月28日
(此页主动公开)


附件1:

提前下达2025年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预算分配表

                                                                        单位:万元

序号 区县 提前下达金额
合计 5244
1 万州区 224.7
2 黔江区 5.7
3 南岸区 2.25
4 涪陵区 128
5 巴南区 58.5
6 长寿区 157.35
7 江津区 289.3
8 合川区 212.85
9 永川区 173.05
10 南川区 139.35
11 綦江区 69.65
12 大足区 168.9
13 璧山区 18.4
14 铜梁区 58.85
15 潼南区 289.65
16 荣昌区 106.2
17 梁平区 102.15
18 武隆区 107.85
19 城口县 419.05
20 丰都县 163.65
21 垫江县 142.8
22 忠  县 123.9
23 云阳县 114
24 奉节县 94.8
25 巫山县 91.05
26 巫溪县 484.45
27 石柱县 64.2
28 秀山县 107.25
29 酉阳县 557.35
30 彭水县 554.55
31 万盛经开区 14.25


附件2:

2025年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绩效目标表

项目名称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
中央主管部门 [120]住房城乡建设部
省级财政部门 重庆市财政局 省级主管部门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
资金情况(万元) 下达资金总额
其中:中央财政补助 参见附件1具体金额
地方资金





支持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实施危房改造和危房抗震改造,保障其基本住房安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值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户数 应改尽改
7度以上抗震设防地区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抗震不达标农房改造户 依申请应改尽改
质量指标 改造后房屋验收合格率 100%
对象准确率 100%
农房设计 有基本设计或采用标准图集
时效指标 改造后发起验收申请30日内补助资金发放率 ≥95%
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竣工率 ≥90%
成本指标 制定和实施分类分级补助标准 全面落实
科学选择改造方式减轻农户负担 因地制宜
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后房屋抗震能力 达到当地抗震设防标准
加大农房抗震改造力度,向地震高风险地区抗震改造需求集中的县区倾斜 根据实际推进
完善农房功能 因地制宜
北方地区建筑节能改造 根据实际同步实施
推广应用实用性抗震改造技术 根据实际推广
可持续影响指标 实施改造后房屋后续使用年限 拆除重建≥30年
维修加固≥15年
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实施改造农户满意度 ≥9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