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健康的守护神 ——走近璧山的“白衣天使”
杨敏询问患者病情
叶生滢在术前准备手术包
邹繁梅正在为病患调整输液管
何莲正在为病患介绍情况
何霖正在为病患调整输液管
江漫漫为新生儿做神经行为筛查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用双手呵护生命,用微笑温暖人心;他们整日忙忙碌碌,奋战在与病魔斗争的第一线……他们是护士,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白衣天使”。
今年5月12日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恰逢南丁格尔200周年诞辰,我国主题为“致敬护士队伍,携手战胜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白衣天使”逆行出征,英勇无畏地投入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日前,本报记者走进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第二人民医院等医院的多个科室,近距离感受不同岗位护士工作的酸甜苦辣,记录他们的故事。
区中医院 杨敏:
细心服务赢得患者信赖
巡查病房、护送医患、录入医嘱、整理病室……在区中医院肺病老年病科,护士长杨敏在忙碌中开启了一天的护理工作。
“输液管的药水不‘滴’了,怎么办?”“在哪边拿药?”“今天还要输多少瓶药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7年来,杨敏每天听得最多的就是患者及家属的咨询,虽然反复处理着繁琐的工作,但她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是每一位护士的本能。”杨敏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去年夏天,该科室收治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他很少按传呼铃呼叫我们,但每次巡查病房,他都是一个人,难道他不需要帮助吗?”杨敏觉得奇怪,便细心留意着这位患者,“后来才知道他的双亲很早就不在了,现在生病了也没有亲人陪在身边,只有舅舅在工作之余来探望照顾。”杨敏发现,这位患者因为家庭原因有点自卑内向,连输液完后都是自己关上开关默默等待,从不主动呼叫护士。“这可不行,这样的行为容易导致危险,他没有亲人在身边,我们就是他的亲人。”在杨敏看来,真诚的关爱是纾解这位患者心理的良药。于是,除了平日里的病情交流,杨敏有空就到病房与他沟通聊天,倾听他的心声,让他感受到关爱与温暖。
“把病人当亲人,就是要从细微处去照顾他们。”在科室里,患者大多数都是老年人,但是病房里配备的都是蹲位厕所,这对老年病患来说极不方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杨敏立即从商店买来坐便椅放到每一间病房,并细心地在椅子脚上绑了防滑布。“这些物件虽价格不高,但能切实帮助到患者,拉近和患者间的距离。”因为这样的小细节,科室里的病人都愿意信赖杨敏。
区人民医院 叶生滢:
“我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工作”
疫情当前,我该做点什么?区人民医院护士叶生滢的答案是“去往一线,与家国共患难”。
叶生滢是一名“80后”,从成都军医学院毕业以后,在护理岗位上默默奉献了16年,现在俨然是护理战线上的一名“老兵”。
“作为一名‘老兵’,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当然要去前线。”在区人民医院征集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时,叶生滢第一时间“请战”。2月25日,她随援鄂医疗队来到武汉中心医院,进驻到了“风暴中心”。
在武汉中心医院,叶生滢被安排在重症监护室。管理病员、调配护理人员、培训工作人员……所有的工作她都主动承担。“刚到的那几天连轴转,几乎没睡过安稳觉。”叶生滢告诉记者,在全封闭的重症监护室内,厚厚的防护服让步伐变得沉重,多层的手套也让手部触感降低,给他们的操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有一位老年患者血管极细,带着橡胶手套时的触感几乎为零,但是偏偏需要做血管穿刺检查,负责的护士没有把握,跑来寻求叶生滢的帮助。虽然操作不方便,但凭借着多年经验过硬的技术,叶生滢利用微弱的触感,慢慢做完了血管穿刺。“完成检查花费了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额头上还全是汗。”
“虽然我们被称为抗击疫情的‘英雄’,但我觉得只是换了个地方工作。”叶生滢表示。
区妇幼保健院 江漫漫:
“孩子们的微笑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呱呱坠地,新生儿用响亮的啼哭声宣告自己的到来,区妇幼保健院每天都在上演“生命交响曲”。“平时注意多给孩子做视听训练,就像这样,隔15-20厘米。”儿保科内,护士长江漫漫一边为高危新生儿做着听力筛查,一边对旁边的“新手爸爸”嘱咐道。神经行为筛查、儿童预防接种、疫苗温度检查……这是江漫漫每天必做的事情,像今天这样的嘱咐,她一天要重复上百次。
自疫情发生后,江漫漫主动取消休假,回到工作岗位上,在得知交通防疫卡点需要医护人员的时候,她又毅然投入到交通卡点的执勤工作中。2月3日,江漫漫因为身体原因从交通卡点撤下来后,总是担忧在疫情期间部分新生儿疫苗接种快到期了,得想办法按时接上。休息几天后,江漫漫又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要求重返预防接种岗位,及时恢复预防接种工作,为广大婴幼儿的预防接种提供保障。
除此之外,在疾控中心接种门诊关停后,江漫漫接过宫颈癌疫苗后续剂次接种的重担,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开设成人门诊。为满足更多孩子和群众的接种需求,她积极申请,建成了璧山区首个数字化智慧门诊,以提高工作效率。
“儿保科的护理工作繁杂而艰辛,但当看到孩子们康复出院,展现笑颜时,我们会感到无比欣慰,从而忘掉自己的辛苦。”江漫漫表示。
区第二人民医院 何霖:
带着勇敢与爱,微笑前行
“抓小偷,抓小偷……”多年前,原丁家中心卫生院(现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四楼,一阵急促的求助声传到了护士何霖的耳中。
循着声音望去,何霖发现一名病患正追赶着前面身穿白色衣服的女子。“听说抓小偷,我也没有多想,也跟着跑了上去。”何霖告诉记者,在她和病患家属的共同努力下,在医院门口最终抓住了那个小偷,并交给公安机关处理。从此,在同事眼中,“勇敢”这个名词,逐渐成为了何霖的一个标签。
2020年年初,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日趋严重,何霖主动请缨,前往轨道交通璧山站,负责来往市民的体温检测。每次值守,家住来凤街道安乐村的她凌晨4点半便要起床,简单梳洗后,便告别家中嗷嗷待哺的两个孩子,赶往最近的璧青路路口搭车。
从村子到璧青路是一条约2公里的村路,道路两旁的路灯较为昏暗,有时还会遇到野狗,而这一切都没有阻挡何霖前进的步伐。“我每次都会带上一根棍子防身壮胆。”何霖笑着对记者说道。
从业13年,安抚病患、打针、输水、为患儿取出鼻中的异物……何霖都得心应手,凭借着优异的工作成绩,贴心的护理服务,去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更不能退缩,要勇敢地站出来,守卫患者的健康。”何霖说。
来凤街道中心卫生院 邹繁梅:
无论在哪里,我都是一名护士
“邹姐,这个病人的静脉血管不好找,你来看看。”5月10日,来凤街道中心卫生院妇外科内,一名护士正呼喊着邹姐。这位邹姐叫邹繁梅,是该科室的护士长。
邹繁梅告诉记者,她平日的工作涉及外科、产科以及妇科,工作较为琐碎,小到病房房门的修理,大到产妇急救手术,都要经由她一手负责。虽然琐事很多,但只要空闲下来,邹繁梅总会走遍病房,了解患者所需。
这其中有一位住院近6年的截瘫患者。由于长期住院治疗,再加上单调的住院生活,病患曾产生了悲观厌世的情绪。为此,邹繁梅一有空就积极为他进行心理疏导,精心护理,增强他战胜病魔的信心。如今,这位患者病情逐渐稳定,人也开朗了很多。
除了工作,在日常生活中,邹繁梅也不忘一个护士的担当与责任。去年8月19日,恰逢医师节,邹繁梅正坐在从青海返回重庆的火车上。当听到广播急寻医护人员的通知后,她第一时间赶往病患所在车厢。“那名乘客患有肾结石,突然发作,疼痛难忍。”邹繁梅说,她在另一名赶来的中医指导下,一边安慰患者,一边按压患者的足三里、三阴交、肾俞穴,缓解他的症状,直到病人在下一站被送上救护车。
“不管在哪里,只要病人有需要,作为一名护士,一名党员,我都应该‘亮牌’施救。”邹繁梅表示,医务工作是平凡的,但她愿意继续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青春与热血。
众爱医院 何莲:
率先垂范 当好护士的带头人
5月11日早上8点,众爱医院综合科护士长何莲,像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该院三楼的护士站。换上护士服,何莲立即有条不紊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分配各护士白天工作内容、了解夜间护士工作情况……
“护士长是医院最基层的护理管理者,我的职能之一就是要凝聚护士团队的力量,带头承担、完成对应的护理任务。”何莲说。
进入护士行业以来,何莲希望能把最好的团队形象展现给患者,把最好的服务提供给每一位患者。为此,她结合该院的实际情况,辅以其他医院的先进经验,制定了该科室的管理制度,让护士的行为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使护理工作更标准化、制度化。
“例如,每个季度,我们会进行一次测验,涉及护理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何莲告诉记者,通过这种考试的形式,既检验了护士的护理水平,也巩固了护士护理的理论基础。
除了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技能,在工作上,她还特别热心肠,积极帮助护士解决工作或者生活上的困难。当遇到不熟悉的业务难题,她会亲自示范指导,给予鼓励;当遇到病人刁难时,她会挺身维护,化解矛盾……
何莲说,作为一名护士长,她将继续做好表率,事事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努力打造最好的护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