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重大政策转载

建设制度创新高地 打造改革开放试验田 ——看璧山如何发挥“迎客厅”示范功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日期:2020-07-06


车辆奔驰在九永高速上。我区着力提速对外通道建设,助推璧山对外开放。    



行政服务中心员工耐心地向市民解释业务办理事项。

今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强调,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遵照中央的顶层设计,市委立即作出了决策部署。市委书记陈敏尔在5月11日召开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十次会议上强调,要把防风险、打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改革有机统一起来,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坚定不移把党中央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好,推动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中央和市委为何对改革如此高度重视?

  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历程雄辩地证明了党中央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伟大与正确,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能够为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提供根本保障。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艰、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

  正是如此,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对标对表中央顶层设计和市委决策部署,提出要充分发挥“迎客厅”的示范功能,打造改革开放试验田。要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聚焦重点精准发力 持续推进深化改革

  自去年4月8日,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来,我区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密集施工期。国企国资、财税金融、农村土地、公立医院……一项项议论多年、阻力重重、牵涉深层次利益调整的改革接续启动,以前不敢想、不敢碰、不敢啃的“硬骨头”被逐一砸开。

  全面深化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改革部署的根本要求,是推动璧山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顺应全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

  增强发展后劲根本靠改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对此,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强化改革定力,更好发挥区委深改委议事协调功能,坚持改革创新“背书”制度,旗帜鲜明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注重分类指导、点上突破,深化璧山高新区、服务业发展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体制改革,推进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有序下放区级管理权限。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抓好改革试点任务,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高水平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依法依规开展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实践农村土地、宅基地等资源符号化、抽象化路径,建立西部(重庆)花卉苗木市场、农村要素交易市场,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城乡间良性循环。

  加快对外通道建设 助推璧山对外开放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开放通道能有效改变经济格局。

  2015年12月26日,成渝高铁建成通车,从时空距离上拉近了璧山与重庆主城以及成都之间的距离,也让璧山彻底告别了没有轨道交通的历史。

  2019年12月30日下午,随着一辆从小什字发出的列车穿过缙云山隧道平稳驶入璧山站,地铁1号线尖璧段正式宣告通车,璧山率先进入重庆主城地铁网,璧山人民期盼已久的地铁梦圆。

  从高速到高铁、从隧道到地铁……回首过去,成渝、渝遂、渝蓉、九永等高速公路和璧山隧道,让大山背后的璧山,与重庆主城、四川成都“走得更近”;再看今朝,已建或规划中的“1机场4高铁3城际4快线3轨道7高速”,将构建起多式多向互联互通网络,成为主城都市区快进快出的最佳选择。

  今年5月9日,市委书记陈敏尔在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在互联互通上下功夫。大力推进主城都市区内部各区的互联互通,打造“一日生活圈”“一小时通勤圈”。大力推进主城都市区与“两群”间的互联互通,加强高铁、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连接通道建设。

  当前的璧山,正围绕主城都市区“迎客厅”定位,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努力优化交通组织,着力在“外联”和“内畅”上双管齐下,积极构建东融西进、北连南合的现代交通体系,努力以交通优势提升区位优势、彰显战略优势。

  具体而言,区委提出了要加快完善进出重庆第二国际机场的综合交通服务体系,建成以国内客运和国际货运为主的航空门户枢纽。畅通外联通道,加快金凤隧道建设,推动凉亭关隧道、曾家隧道、轨道交通15号线、27号线早日开工,进一步缩短同城化时空距离;做好成渝中线高铁、兰渝高铁、渝昆高铁和渝毕城际铁路、渝自城际铁路、合永城际铁路建设,实施渝遂高速扩能、成渝高速拓宽、渝蓉高速内环连接线、璧永高速、渝安高速等重大项目,谋划建设璧大(足)快线、璧永快线,推进璧山至北碚、璧山至潼南、七塘至合川草街等高速公路建设和璧铜快轨建设,全面提升通道开放能力。畅通内部循环,加快建设双星大道西延至大兴段、正兴互通至金凤隧道连接线,实施黛山大道北延至八塘段、南延至来凤段项目,提速合璧津高速建设,共同形成横贯东西、纵穿南北的大通道;投用连接高铁站与地铁站的云巴线,并逐步向南北延伸,衔接地铁线等城市轨道,跨越茅莱山构建“日字型”轨道网,打造“轨道上的璧山”。主动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统筹规划建设铁路枢纽西环线,连通渝新欧班列和长江货运港口,引进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集团,增强物流集散功能。

  打造高质量开放平台 激发振兴经济活力

  突出高质量发展,是目前璧山的首要任务。而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打造高质量开放平台,激发振兴经济活力,更是重中之重。

  璧山开放发展具有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是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多个国家战略的综合受益者。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对外开放作为重要战略,积极推进璧山的对外开放,积极构筑高质量开放平台,不断提升开放平台水平,开放平台建设日趋完善。

  当前,璧山开放平台建设仍然存在不少瓶颈,比如,经济的外向度偏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层次与水平还不高,区域经济体的创新能力与动能还不够强劲等等。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面对多重战略机遇,我们亟待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在战略和行动上积极谋划与突破,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积极开拓开放新格局,积极融入国家大战略,努力推进更高水平的开放建设。

  对此,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提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全方位开放平台支撑。要以璧山高新区为重点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建设“专业园”“国别园”,做实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国家智能化示范园区,全面提质重庆台商工业园,切实提升开放能级。以中意(中欧)创新产业园、中新合作智慧区为纽带,在对外贸易通道节点城市建立境外商会、境外商务代表处、招商代理平台,增强与欧洲、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和跨境合作。建立健全区域协作新机制,扩大成渝地区“朋友圈”,加强与成都东部新区等区域的合作交流,推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交流联动协作。用好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平台,成立专门机构对接服务中新项目,加快建设一批教育、医疗、商贸、金融等领域重点项目。

  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开放的核心竞争力。去年12月6日,“2019新时代中国繁荣城市论坛”发布了《2019新时代中国城市繁荣指数报告》和“中国繁荣城市”榜单,璧山“企业之家”获“中国繁荣城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范例”。

  营商环境既是竞争力也是软实力,营商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重庆被纳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国样板城市,明年正式测评,将从11个专项指标对服务实体经济进行评价。

  对此,区委提出要对标世界银行11项评价指标体系,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打造“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实现“最多跑一次”“尽量不跑”。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秉持审慎包容监管原则,一视同仁任何所有制、任何规模、任何类型的企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互动机制,办好“企业之家”,推行“审批代办专员”制度,提高涉企服务质量和效率。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做大企业帮扶“资金池”规模,推动减税降费各项政策落地,探索建立中小微企业大数据增信机制。借鉴运用REITs理念,建设标准化厂房、写字楼、人才公寓等,采取平价租赁方式进行供给,发展房地产租赁市场,打造一流的高品质低成本发展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