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青杠老年护养中心邓庆:让更多老人能安享晚年

日期:2018-03-16

邓庆(右)亲切地询问老人身体状况


“邓婆婆,最近天气变化大,注意保暖别感冒。”3月7日,小雨淅淅沥沥,重医一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内,看着站在窗前远眺的老人,该中心副主任邓庆一边小声提醒,一边拾起衣服替老人披上。

  “邓院长很有责任心,也是个很温暖的人。”这是院中老人对邓庆的评价。

  今年49岁的邓庆老家在四川省富顺县,1990年律师专业毕业的她进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为工会专职调解员,从此与医护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2011年11月,她被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派驻重医一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重医一院护理院担任副主任、副院长,主持青杠老年护养中心的日常工作。

  “虽然平时在医院和老人们还是有比较深入的接触,但真正要把这事当成一个事业去做时,内心除了激动更多的还有一份担心,我能不能做好?我怎么去做好?”邓庆坦言,我国养老产业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医养结合”已逐渐被公认为当前康养产业的最佳发展路径,而且也得到了政策的鼓励推行。但是,目前“医养结合”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一种成熟的运营模式。

  “大家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这里面充满着挑战。”邓庆说,筹备小组、人员配备、培养团队等等,一系列挑战等待着邓庆与她的团队。“开始筹备的那段时间几乎没回过家,整天都待在医院,虽然很辛苦,但随着一个个可行方案出炉,大家也铆足了劲。”

  经过不断磨合,依托先进的医疗护理技术和仪器设备,为入住老人提供专业的医疗保障,实现“医疗、康复护理、养老”全程无缝对接的重医一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逐渐成型。

  但同时,另一个困扰邓庆的问题又出现了:养老行业的专业人才很是稀缺。“由于比较辛苦,从事这一行业的年轻人,往往干不到三年就离开了。专业人才的严重匮乏,也制约着‘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邓庆告诉记者,培养专业人才、组建专业化团队是发展养老产业的关键。

  如何才能留住人才?邓庆从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保障等方面着手,给予相应的优惠和倾斜政策。完善薪酬、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加大对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评价、选拔、使用力度……

  随后,邓庆牵头成立了重庆市医养结合研究会,为全市“医养结合”的研究和发展搭建了平台。同时,积极探索管理模式的输出,成立了“重庆市青杠养老管理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医养结合”品牌和管理的输出。

  如今,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养结合”运行体系和标准,培养出了一批老年照护的专业人才,打造出了一支有爱心、乐于奉献、有专业技能、团结向上的优秀老年长期照护团队,形成了“青杠品牌”,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

  “希望能将养护中心打造成全国医养结合的领军品牌,成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家园,让更多老人能安享晚年。”谈及未来,邓庆眼神笃定,充满了信心。(记者 孙茜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