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投我以桃 报之以李——六旬老太欲捐献遗体回馈社会

日期:2019-07-09

雍国容(中)填写自愿捐献表

“我自愿在身故后无偿捐献器官,以挽救他人生命,为社会做贡献……雍大娘,如果没有什么疑问,请在这签个字吧。” 近日,天气略显闷热,健龙镇画眉村一农家院落,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将《中国遗体捐献自愿书》递到67岁贫困户雍国容跟前。她拿起笔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终于了了一件心事。” 雍国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长期在病痛折磨下已黯淡无光的双眸,释放出那早就酝酿已久的闪闪曙光,望向远方。

愁闷·病痛缠身家徒四壁

“快坐,快坐。”听闻记者来,雍国容从两层楼高的砖房里走了出来。她左脚吃力地杵着地面移动,一只手撑起腰部以减少疼痛。从房门走到院坝不足2米的距离,雍国容已是气喘吁吁。

77岁的丈夫潘汝均跟在她身后,由于脊柱弯曲,身躯弯如弓。

“全身都是病,我的、他的。”雍国容拿出老两口历年来的病例单给记者看。脑梗阻、高血压、冠心病、骨质增生……泛黄的病单上密密麻麻地写满病情。

雪上加霜的是,6年前,儿子被查出患有肺纤维化。“肺就跟干了的丝瓜一样,全身使不上力。”雍国容说。

3年前,唯一身体健康的小儿子抛弃了全家,离家出走,至今音讯全无。

“哪里有什么钱哟,全家都生了病,仅有的一点钱全用在了治病上,日子不好过。”谈及以往,雍国容泪水慢慢漫过眼眶落了下来。

家徒四壁,吃不饱穿不暖,是当时雍国容一家的真实写照。

暖心·精准帮扶暖心田

2017年,雍国容被列入建卡贫困户。也是这一年,雍国容一家的情况有所好转。

“刚被纳入时,经我们前期调研,发现雍国容一家存在因病致贫、房屋破损、劳动力缺乏等困难。”健龙镇扶贫办工作人员曾佑胜说,要脱贫,就得从这三项致贫原因入手。

从这年起,雍国容一家被纳入了健康扶贫保障范围。以前些天住院治疗为例,雍国容住院7天,产生费用3942元。因为她是建卡贫困户,享受国家扶贫的待遇报账90%,最终雍国容只付了394元。

这一年,雍国容的老旧房被纳入了C级危房改造。政府出钱为其进行了基础维修,装上了新的天花板,加固了墙体。

同时,结对帮扶工作人员三天两头往雍国容家里跑,送来米、油、衣服等生活用品,也捎来了鸡、猪等物资。

经过近三年的精准帮扶,通过低保兜底,不仅帮助雍国容落实了大病医疗救助、健康扶贫等政策,同时帮扶干部常年结对帮扶,保障其医疗费用及家庭基本生活,确保雍国容家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这是雍国容这几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感恩·将遗体捐给国家

政府所做的件件暖心事,都被雍国容记在心里。她说,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回报党和政府的恩情。

“有一次看电视,看到北京有一位大妈,也是将遗体捐给国家。” 雍国容突然意识到,也许这就是自己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

“您知道什么是遗体捐献吗?”记者问。

“知道,遗体捐献分两种,一种捐器官用于救人,一种捐遗体用于医学家做试验。两种我都可以!” 雍国容说得头头是道,她说这是让儿子在网上专门搜寻的。

就在作出此决定的第三天,区委第四巡察组恰巧来到雍国容家中,了解扶贫帮扶情况。雍国容将“死后捐出自己的遗体”这一想法告诉了巡察组,希望能帮她了却这一心愿。

随后,巡察组将此情况告知了区红十字会,引起该会高度重视,考虑到雍国容行动不便,立即安排工作人员提供上门服务。

雍国容说,“党和政府这么多人关心我,我也没什么能够回报帮助社会的。死后埋了是把碳,烧了变成灰,不如捐出来感恩社会。”(记者 孙茜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